智能家居:互联网变革的前夕

互联网摧枯拉朽,这一次轮到了智能家居。它真能改变这个行业吗?

第三次浪潮
谁都不知道这场变革何时落地,但能感觉到浪潮袭人。

局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进入智能家居行业,试图改变这个行业。在小米发布App的主页上,煽情地写着:“回家前,让电饭锅煮饭、热水器烧水、空调调至适宜温度;回家后,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洗上舒适的热水澡、享受舒适的家居环境。”这款应用直接叫“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互联网变革的前夕


按照小米副总裁洪锋的说法,之前发布的小米盒子只是生活拓展第一步,小米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衣食住行的全覆盖,小米将涉足客厅生活等众多领域。未来盒子将作为家庭的网关,连接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

还有微软。据报道,微软的研究人员已经发布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使家居更易于监控、更自动、更容易控制的软件。它能让不同设备通过应用程序相互连接,发挥设备的更多用途。

除了这些IT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传统的家电厂商更是不遗余力推广智能家居。想想2003年成立的“闪联”联盟吧,最大的作用就是建立各类标准。核心厂商有联想、TCL、康佳、海信、创维、长虹、长城和中和威八家,据悉现有会员单位200家。官方主页上资料显示,闪联会员厂商覆盖国内电视机市场84.3%、白色家电市场50%、计算机市场43%和手机市场41%的份额。

这些会员大多是传统的白家电,它们也在发布各自概念性的产品。如海尔的物联网冰箱和空调、长虹的“家庭互联网”概念,近年来,创维、康佳等智能电视也算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可以说,这些家电厂商以产品为切入口,一直努力在整合产品之间的信息互联和通信问题,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第二次浪潮以各类传感器厂商为主,继续“贩卖”智能家居概念。这两次浪潮已经持续了将近10年,没有太多进展。

如今到了第三次浪潮。这次以IT公司、互联网公司,甚至是传统的行业用户,它们又能改变什么?

概念炒作
“过去家电厂商都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推销产品。”柏斯维――物联网资深人士,沉浸在该行业10多年,对物联网颇有研究。“还记得在2006年的时候,一款物联网概念冰箱卖10万元,这个价格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能够承受的。”

按照他的观察,智能家居一直没有兴起的原因有3点。1.价格偏贵。如最早比尔盖茨的智能家居,那可是用真金白银堆起来的,据说要一亿美元构建而成,这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不菲。普通的智能家居一般也要几万元,昂贵的可能要十几万元。2.销售模式有问题。由于价格昂贵,不可能采用互联网式的销售方式(即面向普通大众),而是以圈子、熟人相互介绍的渠道销售,销售范围有限。3.即便用户有需求,也不一定购买。这一点是基于购买者的心理诉求而言的。对于富豪而言,智能家居能在他们潜意识中的炫富心理上增加筹码吗?

其实,家电厂商仍旧以“家电产品”为出发点构建智能家居的。对于这一点,已有不少的批评意见。其中最中肯的意见是,产品上所有附加的功能都是累加性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或者说就是“噱头”,并没有真正实现机器和机器的互动、机器和人的互动,并没有考虑到用户实际使用的习惯。

物联网自媒体人士周培良认为,智能家电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基于现在的,一个是基于未来的。基于现在的,应该先从安全、健康、方便做起;从技术方面来看,先从单体的产品智能化开始,如家电智能化。

他梳理了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家电产品后发现,这些概念看起来很高科技,很能忽悠人,实际上没有创新突破。例如电视的概念有云电视、安卓电视、3D电视、超级电视、LED电视、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本质上还是一款“电视”,附加功能华而不实。

“物联网是手段,智能化是目标。”周培良对家居的憧憬是,家中的各种物体都是智能的,物物相联并且相互配合。例如,出差前对着微信说,2天后回来。家中的各类“智能家居”设备开始行动,洗衣机开始洗衬衣,机器人从衣柜中取出袜子、领带并把洗好的衬衫交给熨烫机熨烫,一切洗漱用品和旅游用品准备好放到旅游箱中...

不过,他的这番话后面还有一个注解:“喂,醒醒,那是2050年”。由此可见,智能家居距离现实生活真有一段距离。

用互联网思维改变
用互联网思路怎么做智能家居?其实已经有真实案例了。

澳大利亚的Cleanpoint是一家集成公司,面向电力市场。这些年,该公司一直以清洁能源、环保能源的概念切入企业市场,最近又在切入智能家居的终端市场。

具体做法是,开发一个家庭的智能盒子,电力线从这个盒子通过,可连接所有的家电,包括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这些家电产品内置接收和发送信息的芯片,也许是出厂时内置的,也许是后来加上的,具体要看应用情况。假如是新的家电产品,一般都是出厂前内置芯片,与该厂商达成了一定的协议。

有了这么一款“智能盒子”之后,所有家电的用电量一目了然。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的是“阶梯电价”,这也就意味着家庭主妇更愿意在“波谷”――价格便宜时开动机器,至少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开启洗衣机,或者面包机、料理机等。

对这个公司最大的改变是,用户可直接用App购买电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互联网的关系:知道用户在哪里,知道用户消耗了多少电量,知道哪些家电消耗电量大,一切均用数据说话。

同样,这对发电企业而言,资源不会浪费。输出电量可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算出来一个范围,而不是像现在只输出电量,而不知道哪一部分被浪费了。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进入智能家居行业。据报道,澳大利亚一家名叫 LIFX 的创业公司已经发明出由Wifi控制的LED电灯泡,均是由智能手机应用控制。这些电灯泡可组成一个小小的局域网。国内也有相关的产品出现。

“过去的智能家居概念都是不同的群体站着不同的纬度在推广,而现在的浪潮则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广。”柏斯维评论说,从Google、苹果发布机顶盒、乐视、小米发布硬件产品就能看出来,这些IT厂商做产品的思路与家电厂商完全不同,核心不是卖产品,而是抢占入口。也许这个入口就是互联网网关。

这个理由是,所有的智能家居都需要联网,而联网之后则需要一个统一的出口,就如上面所说的“盒子”那样,内置了数据库(数据库是SAP的,并非是典型的大型数据库,而是基于HANA的产品)。

“物联网技术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不过在智能家电的品牌、销售、服务、推广等方面还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需要政府、媒体的多种引导。用互联网思维做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不靠产品赚钱,而是靠人群,或者是服务。”柏斯维坦然说,自己也没看清楚这种发展会变成怎么样。但互联网上的一切盈利方法都可以借鉴到智能家居领域,如果一条道路走不通,这些企业自然会换另外一种思路做智能家居。从这个角度看,他特别看好创业企业。但如何挖掘刚性需求还值得讨论。因为“在家里,可以不要智能化,但离不开洗衣做饭。”

周培良说的更为彻底:“家电企业不具有互联网基因,这就决定了它们无法真正开发智能家电或者物联网家电,无法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营销市场。它们往往会更加坚决的选择旧有的销售模式,或者装聋作哑,继续包装概念欺骗自己,欺骗公司。借用马云的一句话,如果家电厂商不愿意改变,那么我们来改变家电行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Google,物联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