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bbix-agent端配置文件解析

版本2.0.*


大概为agentd.conf里面的一些个人觉得需要注意到的选项。

zabbix有一点有趣的是你的配置文件中如果全部都没定义,他照样能够启动起来。但是他的配置文件中的强制性(是否必须设置Mandatory)都为no。但是一些你重复设置也不会有事(如主动模式被动模式都填了。注:启用的关键我觉得在于StartActive为不为0)。



参数 默认设置 建议(√为建议) 可选定范围 解释
PidFile


进程文件
LogFile

日志文件
LogFileSize 1
0-1024 日志文件的大小,设置为0取消自动“切割”,单位MB
DebugLevel 3 0-4 记录日志的级别:0-不记录;1-危险信息;2-错误信息;3-警告信息;4-详细信息(适用于调试)
SourceIP


通过哪个地址对外通信(如:两个网卡的服务器)
EnableRemoteCommands 0 × 0-1 如在非server用zabbix_get对其获取数据,0为拒绝;1为允许。
LogRemoteCommands 0 0-1 使用zabbix执行shell命令,在日志里面记录为警告
被动检查相关↓↓↓↓



Server


server or proxy 的ip,支持多ip,逗号分隔,ipv6地址需要加上[]
ListenPort 10050

监听端口,
ListenIP


agent监听的地址。
StartAgents 3
0-100 0为tcp不开启监听端口且禁止检查,适用于主动模式。





主动检查相关↓↓↓↓



ServerActive
视情况而定
可以使用主机“列表”多个,逗号分隔符。未指定端口为默认,ipv6地址需加在[]内。例子:Example: ServerActive=127.0.0.1:20051,zabbix.domain,[::1]:30051,::1,[12fc::1]
Hostname


唯一且区分大小写并且必须和server端配置的主机名一致,如果未在此添加,默认选取下面hostnameitem值。
HostnameItem


和上边想对应,HostnameItem=system.hostname
RefreshActiveChecks 120
60-3600 多久到server端刷新一次监控列表,以秒为单位。
BufferSend 5

定义数据在发送(到server或proxy)缓冲区的时间,秒为单位。
BufferSize 100
2-65535 定义在缓冲区中的最大数量,如果缓冲区满了,将发送数据到server或proxy。
MaxLinesPerSecond 100
1-1000 这一点待定。大概是agented用来处理log或logrt中关键字的进程数。
AllowRoot 0 × 0-1 允许zabbix使用root权限,首先zabbix会先试着用root去采集数据,如果没通过就用zabbix用户





高级参数↓↓↓↓



Alias

快捷(便捷命令),可替代长期且经常使用的较长的参数。
Timeout 3
.1-30 大概意思就是传送监控数据的进程的超时时间,有些压力较大的机器可适当调整该值。
Include
zabbix安装的时候会在相应etc下生成一个目录,建议放在哪里,配套下面的userparameter





用户定义监控参数↓↓↓↓



UnsafeUserParameters 0 × 0-1 允许传递的参数中出现任意字符。不安全;0-不允许,1-允许。
UserParameter ×
不建议放在这里,配套include,放在相应的目录下,创建新的文件方便查看等。。


我所使用的zabbix版本现在还是2.0.5,虽然zabbix已经更新到2.2的版本。但是相对于稳定还是选择了2.0.5毕竟使用了很久。

上边的配置为今天下午所整理的,每一条都是重新审度过的,MaxLinesPerSecond为不太确定。同时也参考了linux大师之路的博客,但是他的还是英文,且应该是1.8版本的配置文件。

有错误的欢迎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配置文件,agent,zabb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