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Fuel band部门不再受宠 国内创业团队需小心

耐克Fuel band部门不再受宠 国内创业团队需小心 - 康斯坦丁 - 科幻星系

笔者按:虽然现在国内科技创业团队看似风风火火,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国外形势为风向标。追逐着国外大热的浪潮而起起伏伏,却没有自己的灵魂所在。而这也说明国内创业团队依然只是处于模仿阶段,真正有原创概念的极少,而这也决定了其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机会极低。

据爆料,耐克已于近日将负责Fuel band的团队解散。更有消息称,耐克原计划最早在今年秋天发布新款Fuel Band智能腕带,但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取消,而且数字体育部门下属的所有硬件产品项目似乎都已经被搁置起来。随后,耐克对此事进行了澄清,表示仅是对数字体育部门进行了少量裁员,不会放弃Fuel Band硬件――但看起来更像是推托之辞。

但不管如何,耐克对可穿戴设备已经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而一旦耐克着手撤离可穿戴设备市场,这对于国内还在运动手环、手表等行业折腾的创业者无疑是一记重锤。当然,此举也给国内可穿戴设备创业团队注射了一针清醒剂,让它们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并不再盲目和激进。

耐克撒手,可穿戴设备前景蒙尘

自谷歌眼镜发布以来,可穿戴设备就逐渐走进大众消费者的视线。而自2013年以来,花样繁多的可穿戴设备一股脑地涌进了市场。眼镜、手环、手表等多种智能可穿戴设备轮番上阵,大大丰富了可穿戴设备的种类。但与业界的喧嚣与浮华不同,消费者始终对可穿戴设备视若不见,认为这些设备尚不成熟。可以说,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看起来很热闹,其实真正的销量却较低。于是,终于有企业扛不住了。

而首先打退堂鼓的就是一直在可穿戴设备发力的巨头耐克,虽然耐克是以运动服饰、鞋帽、装备等为主打产品的企业,但其可穿戴设备也在消费者群体中享有一定声誉。耐克是体育用品企业中最早涉足可穿戴设备的企业,将运动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并将其数字平台取名为Nike+。自2006年推出Nike+ Running至今,已经推出了多款iOS平台应用;2011年,耐克还与Tom Tom合作,推出Nike+ Sport Watch GPS2012年,耐克第一代Nike+ Fuel Band问世;2013年,第二代Nike+ Fuel Band问世……

但就目前耐克的举动来看,耐克有可能不再发布下一代Fuel Band。虽然这其中有耐克从自身考虑的因素――作为一个体育用品公司,耐克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并不是其主业。再加上此业务开支高昂,本身还是亏损性业务,因此对于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自然会“砍之而后快”。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可穿戴设备真的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耐克都退缩了,国内那些以此为目标的创业团队还能过得好吗?

国产创业团队焦虑,跟进OR后退都为难

耐克的退出,对于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创业团队来说不是个好消息。相对来说,国内创业团队在资源、人力、资金、营销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耐克这样的国际巨头,用户对其可穿戴产品的认知程度都非常低。可以说,耐克的推出让原本想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大展拳脚的国内创业团队进退维谷。

跟进,则意味着要继续加大投入。但在耐克都退出的前景下,跟进或许就意味着继续做无用功。而且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非常混乱,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泡沫四起,虽然大量产品现身,但不少产品没有形成用户黏性。不少产品没被用户使用多长时间就被束之高阁,甚至还有大量依然在仓库中“发霉”。可穿戴生态链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推广和商业模式都存在问题。跟进,极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当然,如果能够坚持下来,或许还能在这股浪潮中取得一席之地――前提是有足够坚持的资本。

后退,则意味着创业团队以往的努力几乎将全部化为乌有。创意、技术、产品、渠道、用户群等都积累的资源都将成为过往。甚至如果被打上“逃离”的标签,创业团队在整个业界都将成为笑柄。

可以说,在耐克基本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之后,国内科技创业团队正位于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如何平衡跟进和后退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纷纷扰扰的市场浪潮中找准定位,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团队的生死存亡。(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并注明出处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费者,谷歌,创业团队,创业者,科技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