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从行业云到行业云服务

ciscodk分享一篇文章――


主流的传统IT企业都看到了以服务为交付模式的公有云市场,行业云服务可以说是浪潮进入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一条特色路径。


云计算市场中,私有云、公有云已经成为通用概念。针对企业级客户来讲,他们核心的数据和应用采用私有云构建,外围数据和应用通过公有云以服务方式进行购买,这种混合云模式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前者依旧以传统自建为交付模式,而后者则以服务为交付模式。


于是,代表不同阵营的厂商开始从各自领域突围混合云,传统IT基础架构厂商在私有云上占据优势,通过收购或转型布局私有云和公有云两个支点,从而突围企业混合云市场;大型互联网厂商则从公有云服务开始向企业市场渗透,从而发展了一批具备互联网特性的企业客户。浪潮则另辟蹊径,于5月28日在国内首推行业级云服务,迈向以服务为交付模式的公有云市场。


行业客户云服务之惑


行业云,其实就是浪潮于2010年提出的。浪潮认为,从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看,增加应用和数据两个维度,公有云就可以继续细分为公众云和行业云。虽然同为以服务为主要交付模式,但两者有着明显区别,据浪潮云服务总监颜亮介绍,公众云是可为公众所使用的云平台,一般为一个专门出售云服务的机构所拥有,例如亚马逊AWS、阿里云,其特点是数据来源是公开途径,并通过独有的应用来利用公开数据为客户提供服务,算法、业务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行业云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的核心组织,也有一部分会来自行业内部的其他成员,绝大部分是私有数据。在行业云服务中,数据是其核心竞争力,虽然不可能提供给第三方,却能满足对外服务的需求。


综观整个公有云市场会发现,目前国内采用公有云服务的企业级客户都具备雷同的互联网特征,他们或具备波峰波谷的访问量,或是对外提供互联网服务,或是属于初创型企业,但如金融行业、交通行业、能源行业等传统企业却对公有云持观望态度,显然公有云高标准化与高开放性,无法满足行业客户的安全性、定制化、合规性的需求,而只有符合这些客户需求的新型云服务模式才能帮助他们接纳和应用云服务。 浪潮首推行业云服务:突围公有云另辟蹊径


从行业云到行业云服务


从行业云概念到真正推出行业云服务,浪潮用了四年时间。据颜亮回忆,行业云真正落地的时候,前期也是以私有云的形式落地。这种“我花钱建我的,你花钱建你的”的私有云构建模式走了重复建设的路子,且不利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而行业用户采用公有云服务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行业云很多需要内外网隔离,而公有云不开放统一的平台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定制化需求,公有云的高标准、高统一性,以及相关PaaS和SaaS方面软件和应用的缺乏也很难响应。此外最关键的,还有行业合规性问题。而要满足以上需求就必须建设符合行业要求的行业云服务。  


但行业云服务不再是行业私有云建设时期“看得见、摸得着”的软硬件搭配,这就需要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服务采购条目、服务模式规范和服务协议,还需要企业具备运营服务能力。以政务云为例,2012年5月,财政部国库司发布《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开始增加了对应云服务的采购项C0207“运营服务”,2013年7月,国务院会议再次明确要求“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商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这些都为政务云的顺利推广创造了业内大环境。


据悉,针对行业云的安全标准、采购标准、评估标准都将接踵而至,比如可信云服务标准就在积极推动中,并有望在近期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数据中心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何宝宏就表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可信云标准化体系,浪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自下而上、从实践经验入手的模式为行业云日后的规范化采购和交付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从帮助行业实现传统私有云构建,到推出行业云服务,从修炼内功来看,前者需要浪潮具备产品能力、解决方案能力,后者则还需要浪潮具备运营服务能力。这被颜亮称为“铁三角”,也是浪潮在行业云市场当中独特的优势。在他看来,浪潮软硬件产品较为完备,具备安全可信的产品提供能力;获得首批国家特一级资质则证明浪潮过硬的解决方案能力;今年4月浪潮还获批了工业和信息化部IDC/ISP跨区域牌照,显示了浪潮的运营服务能力。


据颜亮透露,浪潮还在行业云的对外公开数据应用服务上广泛发展应用软件服务商,重点发展300家“云智联盟”合作伙伴,提升面向客户的本地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以构建行业云特色的生态系统和API经济。


行业云服务是指通过服务交付的模式为行业内各组织单元提供云计算资源,共享行业内数据,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横向如为省市级政府建设的政务云,纵向如为金融行业组织建设的金融企业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云计算,云平台,文章,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