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模式”带来的管理启示
Jack zhai
反模式一词来源于软件开发管理。软件开发是管理“聪明”人的工作,其最终产品
---
软件也似乎很神秘,人的思维是动态的,背景也千差万别,很难有两个人的思维是很接近的,更不用说一致了。在经历了无数失败、重来的经历后,人们逐渐发现把一些成功案例的管理经验介绍给大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
人类的成功就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
。
“我这么做是成功的,你做同样事情的时候起码是个参考”。有人把这些成功的案例进一步抽象,使之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意义,这就是软件开发领域中的“模式”,在管理学中也称作“样板”。由于模式不是模型,毕竟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但善意的人们认为:成功人士走过的路,就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在
IT
管理领域,它有个很新颖的名字
---
“最佳实践”,很多
IT
管理的标准称为最佳实践,因为这些管理标准往往就是成功的案例与经验。
模式也好,最佳实践也好,是经验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借鉴经验是正确的,然而有些人把它理解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与标准,就有些问题了。由于环境的改变,条件的不同,人经历的不同,过去可以成功的事情,现在有可能就有偏差,甚至结果是相反的。
软件开发领域的组织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1994
年举行的软件设计模式行业大会,一个新的名词开始流行
---
“反模式”。反模式是指那些开发中被重复采用、却发现总起反作用的模式,或者是大家曾经认为是
“最佳实践”的经典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思维的改变,成为了目前开发中的反面引导。
反模式的危害很大,有人给了一些
07
年大公司的统计数据:软件开发项目中大约
1/3
中途被取消,
6
个软件中有
5
个被认为是不成功的,未被取消的项目通常超出预算和计划时间的
2
倍以上。当然,这样的结果也不能都算是反模式惹的祸,但随着软件开发项目规模的扩大,开发管理上的问题已经成为软件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反模式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人自身的懒惰与过度自信,默认了很多“正确”的东西,而忽视了结合具体的实际环境。人有懒惰的天性,尤其对自己过去“顺利操作”的事情就更加懒得去怀疑了。还有就是借鉴的问题,“最佳实践”不是数学定律,也不可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经典;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对同样的管理规则会有不同的理解,加上项目时间紧、人自身的懒惰等因素,计划与预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对反模式的描述与模式描述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有一个重构方案,也就是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同样这也是“最佳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与自己的环境相结合。
我这里摘取了几个常见的反模式,是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主要理解这种反模式的症状,对项目管理工作也许有借鉴意义。
1、
金锤子(Gold Hammer)
反模式:
一些软件开发团队使惯了某些开发工具,或习惯了采用一种开发思路,或采用某种特定供应商的产品方面有了很高的能力,足够的经验,就不愿意尝试其他新的工具、新的思路、新的解决方案。所谓金锤子就是“一招鲜,吃遍天”,人都有懒惰心理,在轻车熟路的模式下,很多工作要轻松的多,创新总是很辛苦的。
这样的企业很常见,自己认为在一个领域很优秀,可以高枕无忧,却发现一夜春梦,自己已经落伍,没有忧患意识,不思创新,过去开创基业的热情也随着“成功”的到来烟消云散。一个团队没有尝试新途径的思维活力,就趋于老化,失去青春;一个企业没有挑战自我的斗志,等待他的就是逐渐衰落。这一点在软件领域非常明显,是因为软件发展的速度是传统行业的几倍、几十倍。
在目前企业经营职业化
(
经营与所有权分离
)
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层为保持自己的高收入,明为降低企业风险,实际是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企业创新的意识已经大大减弱。当下世界蔓延的金融危机,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高管不仅没有为企业的困境忧虑,反而保持一贯的奢华享受,即使企业倒闭了,换个地方还是可以做高管,而真正付出惨痛代价的,是那些中、下层的员工,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家在为那些“企业金锤子”买单。
2、
“病态管理”反模式:
学名叫委员会设计
(Design by Committee)
。复杂的软件设计常常是复杂决策过程的产物,最终表现为过多的功能与变化,而又缺乏规范、相互约束太多,以致最终无法实现。其典型的特征是:负责项目各种决策的委员会,虽然天天文山会海,却如同闲谈家常,很少接触实质性问题,每个委员都“充分”表达“个人”的意见,考虑这个、影响那个,最后失去了项目的目标,尤其是失去了宝贵的时间。该模式最大特点是:每次会议,大家顺序发言,“单线程”讨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空闲等待状态。他们的工作就是开会,而不是会议需要的结论。
之所以叫它“病态管理”,是因为项目管理团队没有主次,好象是为了研究讨论,而不是为了实现用户的需求,没有人对项目的目标负责,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领域的利益,没有全局的考虑。充分讨论是避免失误,最后还需当机立断推进项目进展,“民主还要集中”,否则真成了“原始公社”。集体决策是企业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低效的管理团队大部分时间是“原地踏步”。
“病态管理”反模式中的会议问题是很多企业中最见的,会议效率低下也常常是一个企业走向没落的开始,因为创业期的“大刀阔斧”、“众志成城”条件下是不看到这种会议记录的。
3、
成功恐惧症 (Fear of Success)
反模式:
当成功已经触手可及的时候,人常会强迫性地担心各种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对专业能力的不安全感常常出现;在一些会议或交流中,担忧和不安会占据某些人的思维,常常导致采取一些非理智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顾虑,“保证”成功的到来。
企业中成功恐惧证与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体制有关:
Ø
很多项目组是各部门抽调的,临时组织的团队,在经历了磨合、了解、信任的“共同生活”后,人自然产生了感情,可能比自己原来集体的感觉还好,并从心里希望“留住”这种经过努力得来的和谐,担心项目成功后,大家分散而失去这个集体,再重新进入新团队去磨合,人在潜意识中不希望这种组织“分手”,甚至想一切办法延长项目,让团队继续存在。
Ø
很多企业对个人绩效考核,是项目业绩考核,你所在的项目越重要,你对公司的“贡献”也是最大的,资源、待遇都是最好的;项目结束了,你也可能没有下一个项目可以马上进入,成了“空白”状态,旧日的“荣耀”成了过去,员工对未来有种莫名的恐惧,影响项目的最后冲刺。
在一些考核机制不明确,老板又喜欢发散思维,喜欢“突击解决问题”的企业,员工的成功恐惧证都很突出,严重的会导致项目最终功亏一篑。
很多国外的管理者很注重员工的身心状态,“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与我们所说的“解除员工的一切后顾之忧”都可以有效解决这种恐惧,但在市场竞争压力大、重业绩结果考核、轻管理过程的现实条件下,想要快乐工作常常成为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