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历程

老狗懂事的时候就遇到了那“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年代,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就开始了在精神上承受压抑,在人格上承受欺侮。刚7岁对世事并不懂,正是心理和身体成长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时期,他确是在同龄人和比他大的人的“富农家伙”、“剥削阶级狗崽子”的呵斥声中及那些贫下中农的严厉“教育”下,慢慢长大。父亲是个教师,还是校长,故小时候也很受人恭维,所以他又有几分傲气和聪明。
他从上小学一年级起,也就是1966年,一方面受人欺负,一方面目睹着父亲被批斗。批斗父亲的人一些是父亲有恩于他,一些是父亲坚持原则批评过的或处分过的,一些是父亲根本不认识的。他聪明,傲气,又胆大,所以就和欺负他的人经常骂架,打架。虽然他年龄小,同情他的同学和朋友也不敢帮他,但欺负他的人每次纠集一伙打他的时候,他还是把那伙人打的没占什么便宜,他当然也是身上的伤不断,旧伤未好又填新伤。也许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缘故吧,他也没吃多少亏,那伙人也没占上什么便宜,后来那几个欺负他的贫下中农子弟也不敢和他打架了。这几个贫下中农子弟都是家里的大人在“文革”中整他父亲的,所以就唆使孩子欺负他,在生产队里这几个大人也想整整他,可他总是把那些人说的很没理,让他们欺负不成,由于他“整天惹事”,父亲又被关在“牛棚”里劳动改造不在家,所以家里的奶奶和母亲也整天替他提心吊胆。
不打架了,但那几个贫下中农子弟就变着法欺负他。 他从舅舅家逮了个小狗崽,一天跑出去了,再也找不到。十几天之后,有一个经常和他打架的贫下中农子弟假惺惺地告诉他,你家的小狗死在我家的枯井里了。他立刻明白了,是他们给踢到井里去的-----狗是很伶俐的不会掉进去的。没几天,那个人家的小猪崽就不见了,四下里找,最终还是没找到。哈哈,不用说就知道这事是谁干的了。以后这种使坏和反使坏(报复)就经常发生,他们家里的人也心知肚明是这个“剥削阶级狗崽子”干的,但也不好说出来,因为他们使坏总是在先,又没证据,惟独他的家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很聪明, 喜爱读书,家里书也多,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书的人很少。他最早看的是《红岩》、《矿山儿女》、《鱼岛怒潮》、《高玉宝》等书籍,《红岩》是他学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他的几本书都是写小孩子和坏人及日本鬼子斗争的,他从那里学到机智和报仇。由于家境的遭遇和受到的启蒙书籍感染,他勇敢、机智、疾恶如仇,扶弱歧强,热情开放。他是A型血,又是他争强好胜。在学习上,他刻苦好学,加上老师大多是他父亲的部下和学生,对他也很是照顾,所以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前5名。另外他聪明调皮,热情开放,乐与助人,时不时又好搞点小“动静”,他人缘很好,“知名度”也很高。
他的聪明和好强,是他凡事都在别人前面。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他考上了大中专-----本来是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因为当时左的政策还存在,他出身不好。因为好强他也容易招致嫉妒和暗算。他能力强工作上很受器重,但说话随便,不注意小节
,容易得罪人。他办事认真,做人也认真,就容易认死理。他热情乐与助人,就非常看不惯耍心计自私的人。 他直率,性急,办事就容易歉思考,感情用事。他知识渊博,思想超前,坦荡无私,但太苛求公平,这点尤其表现在他处理爱人、亲戚之间的问题和对现在的母亲的感情上。他太追求“我是对的你也应该对,我的感情是真的你也必须是真”,在行动上他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了,但在感情上语言上他还是要认那个理,结果是力也出了,忙也帮了,钱也花了,把人也得罪了。唯一的是他对儿子总是那么的爱,从不和儿子讲什么公平,求什么回报。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但也改不了拉,所以他总是 苛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修养的人。除了学习上不满意外,其他方面提起儿子他很是自豪。。。。。。。
二00五年七月十七日
 
后记这篇文章是让儿子了解我的性格为什么这样古怪,表白我也是一个很有良知和教养的人,虽然我的做事和感情是矛盾的,但在做事上我是有良知的,即使思想上我不情愿,但在处理问题上我绝不会缺失道德,也是让儿子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奶的。

本文出自 “紫砂狐” 博客,谢绝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感,职场,休闲,摘自老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