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系统启动进程
- 1.BIOS自检
- 2.启动GRUB/LILO
- 3.运行LINUX内核并检查硬件
- 4.运行系统的第一个进程init
- 5.init读取系统的配置文件/etc/inittab中的信息进行初始化
- 6./etc/rc.d/rc.sysinit 系统初始化脚本
- 7./etc/rc.d/rcx.d/[ks]* 根据运行级别配置服务
- 终止以k开头的文件,启动以s开头的文件
- 8./etc/rc.d/rc.local 执行本地的特殊配置
- 9.其他特殊服务
- 常用命令
- ifconfig 查看ip地址
- netconfig 显示图形界面修改ip地址
- clear 清屏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 ping 测试网络是否联通
- ls -al 以长格式的形式显示所有的文件
- ls -F 显示文件类型
- 此命令显示的格式如下:
- 档案属性 档案数 拥有者 所有者组 文件大小 创建日期 档案名
- drwxr-xrw- 2 root root 4098 2009-10-12 aaa
- 其中档案属性的第一个字母代表文件类型:d:代表目录;-:代表普通文件;B:代表块设备
- L:代表链接文件;C:代表字符设备
- touch 生成空文件
- vi 文件名 也可以创建文件
- cat ??? > 文件名 通过重定向也可以生成文件
- pwd 显示当前目录
- 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复制文件
- cp -r 元目录 目标目录 拷贝目录
- cp -pf 源 目标 拷贝文件或目录,但保留源文件的日期
- cd 或 cd ~ 回到用户主目录
- cd .. 回到上一级
- cd / 回到根目录
- cd !$ 直接回到上次访问过的目录
- cd - 回到上一次的目录
- mv 源 目标(存在) 移动源文件或目录到目标
- mv 源 目标(不存在) 重命名并移动文件
- more 分页显示,不可上翻,F或空格显示下一页,回车显示下一行
- less 分页显示,可下翻,也可上翻,可使用home,end,pageup,pagedown
- head -n 显示文件头n行,默认显示10行
- tail -n 显示文件最后n行,默认10行
- find 搜索路径 搜索关键字 文件或目录 查找文件
- 例子:find /etc/ -name f* 在/etc/目录下查找以f开头的文件或目录
- find /home -amin -10 查找10分钟内的文件或目录
- find /home -atime -10 查找10小时内的文件或目录
- find /home -cmin -10 10分钟内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 find /home -size +10K 查找大小为10K的文件或目录
- locate 文件名 查找文件
- grep 内容 文件名 查找内容是否在某个文件中
- grep -v # 排除查看以#开头的文件内容
- man 命令名 获取某条命令的帮助信息
- 命令 --help 获取某条命令的帮助信息
- whoami 显示当前登陆用户
- whereis 命令名 显示系统命令所在的目录
- wall 向所有的用户发送消息
- mesg n 管理员屏蔽其他用户的消息
- mesg y 管理员重新接受其他用户的消息
- write 用户名 内容 向特定用户发送消息
- service sendmail start 开启发送邮件服务
- shutdown -h now 关机
- init 0 关机
- init 6 重启
- reboot 重启
- startx 切换到图形用户界面
- init 5 切换到图形用户界面
- init 3 切换到命令行窗口
- setup 图形界面下修改配置信息
- env 查看当前系统的环境变量
- alias ll ='ls -l /home' 为一个命令起别名
- cat 把档案串连接后传到基本输出(萤幕或加 > fileName 到另一个档案)
- cat -n 1.txt > 2.txt 把1.txt的内容加上行号加入2.txt
- cat -n 1.txt 显示加上行号的文件内容
- chattr 改变文件属性
- bc 计算
- netstat -tnl 查看使用端口
- find . -name *filename* 搜索
- free 显示内存状态
- exit 退出登录 ctrl+D
- history 历史命令
- ln aa bb 为aa创建一个硬链接
- ln -s aa bb 为aa创建一个软链接
- 硬连接是给文件一个副本,同时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 修改其中一个,与其连接的文件同时被修改。
- 如果删除其中任意一个其余的文件将不受影响。
- 软连接也叫符号连接,他只是对源文件在新的位置建立一个“快捷(借用一下wondows常用词)”,
- 所以,当源文件删除时,符号连接的文件将成为无源之水->仅仅剩下个文件名了,
- 当然删除这个连接,也不会影响到源文件,但对连接文件的使用、引用都是直接调用源文件的。
- 硬连接必须在同一文件系统中,而软连接可以跨文件系统
- 目录不能够有硬连接
- sync 把内存数据同步到硬盘,关机、重启之前的操作
- whereis mysql 查询和mysql有关的文件
- cal 3 2002 查看2002年3月份的月历
- cal 2008 查看2008年的年历
- netstat -an 用来显示整个系统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
- netstat -anp 同时显示进程号
- traceroute 域名 显示数据包经过的历程
- route 查看本地的路由情况
- 文件/目录操作
- file 辨识文件类型
- ls -al 以长格式的形式显示所有的文件
- ls -F 显示文件类型
- 此命令显示的格式如下:
- 档案属性 档案数 拥有者 所有者组 文件大小 创建日期 档案名
- drwxr-xrw- 2 root root 4098 2009-10-12 aaa
- 其中档案属性的第一个字母代表文件类型:d:代表目录;-:代表普通文件;B:代表块设备
- L:代表链接文件;C:代表字符设备
- 文件权限 r 4 w 2 x 1
- 例:d(1)rwx(2)rwx(3)rwx(4)
- 1:此文件属性
- d:目录,-:文件,l:连接文件,b:设备文件,c:串行端口
- 2:文件拥有者的属性
- 3:文件所属用户组的属性
- 4:其他人对此文件的属性
- rmdir 删除空目录
- rm -rf dirname 删除非空目录
- rm -f filename 删除文件
- mkdir 创建目录
- mkdir -p 级联目录 创建级联目录
- rename 复命名文件
- chmod 777 file 改变文件权限
- chgrp users install.log 改变install.log的组为users
- chown root:root install.log 更改文件拥有者
- ln -sf 源文件 目标文件 s:不加s是硬连接,加s就是符号连接,f:有f则目标文件存在,删除后重建
- touch 生成空文件
- vi 文件名 也可以创建文件
- cat ??? > 文件名 通过重定向也可以生成文件
- pwd 显示当前目录
- 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复制文件
- cp -r 元目录 目标目录 拷贝目录
- cp -pf 源 目标 拷贝文件或目录,但保留源文件的日期
- cd 或 cd ~ 回到用户主目录
- cd .. 回到上一级
- cd / 回到根目录
- cd !$ 直接回到上衣访问过的目录
- cd - 回到上一次的目录
- mv 源 目标(存在) 移动源文件或目录到目标
- mv 源 目标(不存在) 重命名并移动文件
- more 分页显示,不可上翻,F或空格显示下一页,回车显示下一行
- less 分也显示,刻下翻,也可上翻,可使用home,end,pageup,pagedown
- head -n 显示文件头n行,默认显示10行
- tail -n 显示文件最后n行,默认10行
- find 搜索路径 搜索关键字 文件或目录 查找文件
- 例子:find /etc/ -name f* 在/etc/目录下查找以f开头的文件或mulu
- locate 文件名 查找文件
- grep 内容 文件名 查找内容是否在某个文件中
- grep -v # 排除查看以#开头的文件内容
- od 以二进制方式读取文件内容
- touch 改变文件或目录时间
- 绝对更改法
- chmod +r/w/x 文件名或目录 增加权限
- chmod -r/w/x 文件名或目录 删除权限
- chmod u+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增加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mod g+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增加同组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mod o+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增加其他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mod u-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删除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mod g-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删除同组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mod o-r/w/x 文件名或目录 为该文件或目录删除其他用户的操作权限
- 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或目录 更该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 chmod 777 文件名或目录 更该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 相对更改法:
- 4:r 读权限;2: w 写权限 1: x 执行权限
- 用户和组
- 超级用户(root):具有操作系统的一切权限 UID为0
- 普通用户:具有操作系统的有限权限 UID值 500-65535
- 伪用户:为了方便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文件属主的要求,不能登陆系统,UID值 1-499
- /ect/passwd 该文件只定义帐号不定义口令,该文件一行定义一个用户,有七个部分
-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 账户名称 密码 用户标识 组ID 用户相关信息 用户家目录 用户环境
- root: x: 0: 0: root: /root: /bin/bash
- bin: x: 1: 1: bin: /bin: /sbin/nologin
- daemon: x: 2: 2: daemon: /sbin: /sbin/nologin
- /etc/shadow 只有root用户可读,有九个部分
-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 用户名 口令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最大时间间隔 最小时间间隔 警告时间 不活动时间 失效时间
- root: $1$g7A9gndN$WDq6sjVsLPHcFqO/owqqu0: 14945: 0: 99999: 7: : :
- bin: *: 14945: 0: 99999: 7: : :
- 私有组:当创建一个用户时,如果没有指定它属于那个组,LINUX建立一个和改用户同名的组
- 标准组:可容纳多个用户,在建立一个用户时,就制定该用户所属的组
- /etc/group
-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 组名 组口令 组ID 族中包含的内容
- root: x: 0: root
- bin: x: 1: root,bin,daemon
- daemon: x: 2: root,bin,daemon
- useradd username 注: 添加用户
- adduser 注: 添加用户
- useradd -g 组名/组Id 用户名 添加用户到指定组
- usermod 注:修改用户命令,可以通过usermod 来修改登录名、用户的家目录等等;
- usermod -g group user 改变用户所属组
- usermod -G group user 为用户增加所属组
- usermod -l 新用户名 旧用户名 重命名用户名
- usermod -L 用户名 锁定用户
-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改变用户所在的组
-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 userdel -r 用户名 删除用户及用户家目录
- groupadd 注:添加用户组;
- groupdel 注:删除用户组;
- groupmod -n 新组名 源组名 重命名组名
- groupmod 注:修改用户组信息
- gpassword -a 用户名 组名 将指定用户添加到指定组
- gpassword -d 用户名 组名 将指定用户从指定组中移出
- passwd -S 用户名 查看用户的口令
- passwd -l 用户名 锁定用户的口令
- passwd -u 用户名 解锁用户的口令
- groups 注:显示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passwd 注:为用户设置密码
- finger 注:查看用户信息工具
- id 注:查看用户的UID、GID及所归属的用户组
- su 注:用户切换工具
- sudo 注:sudo 是通过另一个用户来执行命令(execute a command as another user),su 是用来切换用户,然后通过切换到的用户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但sudo 能后面直接执行命令,比如sudo 不需要root 密码就可以执行root 赋与的执行只有root才能执行相应的命令;但得通过visudo 来编辑/etc/sudoers来实现;
- visudo 注:visodo 是编辑 /etc/sudoers 的命令;也可以不用这个命令,直接用vi 来编辑 /etc/sudoers 的效果是一样的;
- sudoedit 注:和sudo 功能差不多;
- //下面的了解就可以了,我也不太熟悉
- pwcov 注:同步用户从/etc/passwd 到/etc/shadow
- pwck 注:pwck是校验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 和/etc/shadow 文件内容是否合法或完整;
- pwunconv 注:是pwcov 的立逆向操作,是从/etc/shadow和 /etc/passwd 创建/etc/passwd ,然后会删除 /etc/shadow 文件;
- chfn 注:更改用户信息工具
- grpck
- grpconv 注:通过/etc/group和/etc/gshadow 的文件内容来同步或创建/etc/gshadow ,如果/etc/gshadow 不存在则创建;
- grpunconv 注:通过/etc/group 和/etc/gshadow 文件内容来同步或创建/etc/group ,然后删除gshadow文件;
- newgrp 切换用户组
- 存放用户密码文件
- /etc/passwd /etc/shadow
- 磁盘管理
- 磁盘分区:主分区(只能有四个),扩展分区(将一个主分区拿出来做扩展),逻辑分区
- (实在扩展分区中再分的分区),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分区表,它位于MBR(主引导目录,位于0柱面,0扇区,0磁道),大小为446字节,也就是在一个磁盘刚开始的地方,位于64字节的地方,而记录一个分区需要16字节
- 系统自动挂载分区配置 /etc/fstab
- /dev/hda5 /mnt/hda5 ext3 defaults 1 1
- fdisk -l 查看分区的详细情况
- df 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 df 目录全路径 查看某个目录在那个分区
- df -T 查看分区的类型
- fdisk /dev/hda 修改磁盘的分区/然后按M键获取帮助,按提示走即可进行分区
- mke2fs -j -L "logical" /dev/hda5 格式化磁盘
- mkfs -t 磁盘类型 /dev/had1/ 格式化分区
- mkfs.磁盘类型 /dev/had1/ 格式化分区
- 挂载磁盘 mount /dev/hda5 /mnt/hda5
- 卸载 umount 装置代号或挂载点
- 显示谁在使用当前挂载点 fuser -m /media/share
- 杀死当前挂载点使用进程 kill -9 25023 # ps aux | grep 25023 ���就��看到它
- fuser -m -v -i -k /media/share # ����你是不是要把 25023 �@�� kill 掉, �x y 就�� kill 掉
- 硬盘设备有两种:IDE和SCII
- IDE硬盘用hd表示
- SCII硬盘用sd表示
- hda/hdb/hdc/ 分别表示IDE下的第一/二/三块硬盘
- sda/sdb/sdc 分别表示SCII下的第一/二/三块设备
- hda1/hda5/ 分别表是IDE下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主分区和第五逻辑分区
- sda1/sda4/ 分别表是SCII下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主分区和第四主分区
- vi/vim
- 命令模式:
- 插入命令:
- i 再光标前插入
- I 在光标所在行的最前端插入文本
- a 在光标后插入
- A 在光标所在行的做末端插入文本
- O 在光标上插入新行
- o 在光标下插入新行
- 移动命令:
- h 左移一个字符(相当于方向左键)
- j 下移一个字符(相当于方向下键)
- k 上移一个字符(相当于方向上键)
- l 右移一个字符(相当于方向右键)
- $ 直接移到行首
- 0 移到行尾
- enter 移到下行行首
- G 移到文件最后一行
- nG 移到文件第n行
- ) :光标移至句尾
- ( :光标移至句首
-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 按Ctrl+B 屏幕往后移动一页。[常用]
- 按Ctrl+F 屏幕往前移动一页。[常用]
- 按 w 光标跳到下个word的开头。[常用]
- 6空格 移动到当前行从当前字符后的第6个字符
- 6删除键 移动到当前行从当前字符前的第6字字符
- 删除命令:
- X 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 x 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
- D 删除光标所在处到结尾的字符
-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 d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结尾的内容
- 复制、粘贴命令:
- yy|Y 复制当前行
- nyy|nY 复制当前一下n行
- p 粘贴
- 替换和取消命令:
- r 取代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R 从光标所在处开始替换,按esc结束
- s 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并进入到文本输入模式
- S 替换光标所在的全行,按esc结束
- u 取消上一步操作
- U 取消当前行的所有操作
- ctrl+r 重做上次操作,和u相反操作
- 编辑模式:
- :n1,n2 co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 :n1,n2 m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移至到第n3行下
- :n1,n2 d :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删除
- :w 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常用)
- :w! 若档案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
- :q 离开 vi (常用)
- :q! 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
- :wq 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常用)
- :e! 将档案还原到最原始的状态!
- ZZ 若档案没有更动,则不储存离开,若档案已经经过更动,则储存后离开!
- :w [filename] 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
- :r [filename]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这 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 :x 保存退出
- 显示行号:进入vi后,按esc,然后输入":",然后输入"set nu"或"set number"回车
- 取消显示行号:set nonu
- :! command 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列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 ]
- 搜索和替换
- /要搜索的内容 从光标位置向下查找aa(n查找下一个,N向上查找)
- ?内容 从光标位置向上查找aa(n查找下一个,N向上查找)
- e1.txt 多个文件操作时,切换不同的编辑文件,保存当前文件之后再使用
- %s/原内容/新内容/g 替换
- %s/原内容//g 删除
- 寄存器操作
- "?nyy: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 "?nyw: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 "?nyl:将当前行及其下n个字符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 "?p:取出寄存器?中的内容并将其放到光标位置处。这里?可以是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数字
- ndd:将当前行及其下共n行文本删除,并将所删内容放到1号删除寄存器中。
- vimdiff
- vimdiff 多个窗口对比编辑多个文件
- 启动vimdiff
- 方法一:# vimdiff FILE_LEFT FILE_RIGHT
- 方法二:# vim -d FILE_LEFT FILE_RIGHT
- 方法三:# vim FILE_LEFT 之后打开vim后输入:vertical diffsplit FILE_RIGHT
- 窗口布局切换
- Ctrl-w K(把当前窗口移到最上边)
- Ctrl-w H(把当前窗口移到最左边)
- Ctrl-w J(把当前窗口移到最下边)
- Ctrl-w L(把当前窗口移到最右边)
- 窗口焦点切换,即切换当前窗口
- CTRL-w h 跳转到左边的窗口
- CTRL-w j 跳转到下面的窗口
- CTRL-w k 跳转到上面的窗口
- CTRL-w l 跳转到右边的窗口
- CTRL-w t 跳转到最顶上的窗口
- CTRL-w b 跳转到最底下的窗口
- CTRL-w w 跳转到另一个窗口
- CTRL-w CTRL-w 跳转到另一个窗口,同CTRL-w w
- 光标移动
- 移动光标,切分窗口会同步移动,使用:set noscrollbind命令可取消同步
- 文件合并
- dp 将当前窗口光标位置处的内容复制到另一窗口
- do 将另一窗口光标位置处的内容复制到当前窗口
- diffupdate 重新比较两个文件,如果手动修改文件的话有时不会自动同步
- 文件操作
- yy 复制当前行
- nyy 复制当前行开始的n行
- dd 删除当前行
- ndd 删除当前行开始的n行
- p 粘贴
- u 撤销
- CTRL-r 重复(即取消撤销)
- wa 全部保存
- wqa 全部保存后退出
- qa 全部退出
- qa! 全部强制退出,不保存文件修改
- 系统目录
- /bin/ — 用来贮存用户命令。目录 /usr/bin 也被用来贮存用户命令。
- /sbin/ — 许多系统命令(例如 shutdown)的贮存位置。目录 /usr/sbin 中也包括了许多系统命令。
- /root/ — 根用户(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 /mnt/ — 该目录中通常包括系统引导后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挂载点。譬如,默认的光盘挂载点是 /mnt/cdrom/ .
- /boot/ — 包括内核和其它系统启动期间使用的文件。
- /lost+found/ — 被 fsck 用来放置零散文件(没有名称的文件)。
- /lib/ — 包含许多被 /bin/ 和 /sbin/ 中的程序使用的库文件。目录 /usr/lib/ 中含有更多用于用户程序的库文件。
- /dev/ — 贮存设备文件。
- /etc/ — 包含许多配置文件和目录。
- /var/ — 用于贮存 variable (或不断改变的)文件,例如日志文件和打印机假脱机文件。
- /usr/ — 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有关的文件和目录,例如应用程序及支持它们的库文件。
- /proc/ — 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不是实际贮存在磁盘上的),它包括被某些程序使用的系统信息。
- /initrd/ — 用来在计算机启动时挂载 initrd.img 映像文件的目录以及载入所需设备模块的目录。
- 警告:不要 删除 /initrd/ 目录。如果你删除了该目录后再重新引导 Red Hat Linux 时,你将无法引导你的计算机。
- /tmp/ — 用户和程序的临时目录。 /tmp 给予所有系统用户读写权。
- /home/ — 用户主目录的默认位置。
- /opt/ — 可选文件和程序的贮存目录。该目录主要被第三方开发者用来简易地安装和卸装他们的软件包。
- 进程管理
- 进程:正在执行的程序
- 线程:轻量级的进程
- 区别:1.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线程没有,当运行一个进程时,操作系统
- 会给当前程序分配一个空间,共当前进程使用
- 2.线程不能独立存在,它有进程创建
- 3.线程耗费的cpu和内存小于进程
- 进程的存在方式:
- 1.前台:用户在目前的屏幕上可以进行的操作
- 2.后台:实际再操作,一般进程都以后台进程的方式运行,常驻在内存中,知道关机才结束
- 进程管理中几个要了解的标识符:
- PID:进程号
- PPID:该进程的父进程的进程号
- TTY:进程启动的终端
- STAR:各种状态:s.休眠;D.不可中断的休眠;R:运行;Z:僵死;T:停止
- NI:进程优先级
- TIME:进程启动所用的时间
- COMMAND:启动该进程所用的命令
- 查看进程:
- ps -aux 或 ps -el 查看进程
- -a 显示所有的用户进程
-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 -u 显示用户名和启动时间
- -e 显示所有的进程,包括没有终端的进程
- -l 以长格式显示
- w 用户名 查看个别用户的进程
- 杀死进程:
- kill 进程号 或 kill -s 信号 进程号 杀死进程
- kill -l 查看进程信号
- killall 进程名 杀死所有进程
- kill -9 进程号 强制杀死某进程
- 挂起进程:
- ctrl+z 或 & 挂起进程
- jobs 查看所有被挂起的进程
- fg 标号 把进程拿到前台
- bg 标号 把进程回复到后台
- 改变进程的优先级:
- nice -n(数字) 命令名 指定进程的优先级
- renice n PID 改变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
- 进程的动态监控:
- top 查看进程,每个5秒刷新一次进程
- 下面是top命令查看进程的详细信息
- 22:05:50 up 1:07, 2 users, load average: 0.51, 0.20, 0.07
- 启动时间 启动了多久 当前有几个用户登陆 负载情况
- 39 processes: 37 sleeping, 2 running, 0 zombie, 0 stopped
- 共启动了多少个进程 休眠几个 运行的几个 僵尸进程 停止进程有几个
- CPU states: 0.0% user 0.0% system 0.0% nice 0.0% iowait 100.0% idle
- CPU的使用情况
- Mem: 513848k av, 403720k used, 110128k free, 0k shrd, 65656k buff
- 120244k actv, 137504k in_d, 54480k in_c
- 内存 总内存大小 使用内存大小 剩余内存大小
- Swap: 1044216k av, 0k used, 1044216k free 230180k cached
- 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总共大小 使用大小 空闲大小 因为内存还有剩余,所以没有用到交换分区
- 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CPU %MEM TIME CPU COMMAND
- 进程号 那个用户启动的进程 大小 状态 启动命令
- 1 root 15 0 468 468 420 S(休眠) 0.0 0.0 0:03 0 init
- 2 root 15 0 0 0 0 SW 0.0 0.0 0:00 0 keventd
- 在这个里面可以使用u查看用户进程;输入k后回车,在输入进程号,可以终止进程;h ?帮助;r 指定优先级
- top -d 10 每隔10秒更新一次
- top -c 显示命令的路径
- top -q 立刻更新
- shell
- /bin/bash bash
- /bin/csh C shell
- /bin/sh Bourne shell
- 第一个shell 1.sh
- #!/bin/bash #声明哪个命令解释器用于运行脚本
- echo 'fffffffffffffff'
- pwd
- 运行第一个shell
- /bin/bash 1.sh
- ./1.sh
- source 1.sh
- 配置文件目录
- /etc/inittab 修改启动项
- 0:关机 3:full multiuser mode 5:x11 6:reboot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p配置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 DEVICE=eth0
- BOOTPROTO=none
- HWADDR=00:0C:29:8D:78:11
- ONBOOT=yes
- DHCP_HOSTNAME=elite.linux
- IPADDR=192.168.0.113
- NETMASK=255.255.255.0
- GATEWAY=192.168.0.100
- TYPE=Ethernet
- USERCTL=no
- IPV6INIT=no
- PEERDNS=yes
- /etc/resolv.conf dns配置
- nameserver 192.168.0.100
- /etc/profile 设置PATH
- PATH="$PATH:/home/jdk1.5/bin"
- export PATH
- crontab定时任务调度
-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启动服务
- /sbin/service crond stop //关闭服务
- /sbin/service crond restart //重启服务
- /etc/rc.d/init.d/crond restart //重启服务
- /sbin/service crond reload //重新载入配置
- 你也可以将这个服务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启动:
- 在/etc/rc.d/rc.local这个脚本的末尾加上:
-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 可用crontab -e命令来编辑,编辑的是/var/spool/cron下对应用户的cron文件,也可以直接修改/etc/crontab文件
- 具体格式如下:
- Minute Hour Day Month Dayofweek command
- 分钟 小时 天 月 天每星期 命令
- 31 16 * * * root touch /opt/111111
- crontab -r 终止任务调度
- crontab -l 列出当前有那些任务调度
- 多任务调度:
- 1.直接在crontab -e 中写多个任务
- 2.将所有的任务写入到一个可执行的文件中(也就是shell编程)
- at安排进程任务
- at 安排作业在某一时刻执行一次(首先开启at进程,service atd start)
- batch 安排作业在系统负载不重时执行一次
- 安排任务:
- at 时间 然后回车
- 命令全路径 执行的动作 按ctrl+d退出
- (whereis 命令名) 查看命令的全路径
- 例子:在某一时刻将/root/目录下的所有内容拷贝到/home/下
- at 时间
- >/bin/cp -r /root/* /home/ 按ctrl+d退出
- at -l 或 atq 查看任务
- at -d 或 atrm 任务号 删除任务
- 时间:1.绝对计时法
- midnight noon
- HH:MM HH:MM tomorrow HH:MM 星期
- HH:MM mm/dd/yyyy
- 相对计时法
- now +n 分钟
- now +n days
- now +n hours
- at配置文件
- /etc/at.allow 限制那些用户使用这个命令
- 如果该文件存在,那么之列在此文件中的用户才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如果不存在,则检查/etc/at.deny,如果该文件存在,在此文件中列出的用户不能使用at命令,如果都不存在。只有root用户可以使用。如果这两个文件都不存在且为空,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 setup配置
- 防火墙开放多个端口设置
- 在other ports输入框中输入: svn 3306
- 启动桌面
- init 5
- startx
- 显示帮助
- date --help|more|less
- man date
- 时间
- date +%F 按格式输出时间 2010-10-10,等同于 date +%Y-%m-%d
- date +%T 12:10:10 等同于date +%H:%M:%S
- cal
- date -s 12/30/2009|22:29 设置时间
- 语言设置
- LANG=en
- LANGUAGE=en
- 防火墙
- 修改文件配置防火墙
- /etc/sysconfig/iptables
- iptables -F 终断
- iptables -X 清除
- service iptables stop --停止
-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启动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重新启动
- rpm 安装卸载
- rpm -qa|grep jdk 查看安装jdk版本
- rpm -q jdk 查看安装jdk版本
- rpm -e jdk-1.5.0_07-fcs 卸载jdk
- rpm -e sendmail --nodeps 强行卸载
- make 安装卸载
- 安装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 make
- make install
- 卸载
- make uninstall
- bin安装卸载
- 安装
- 给文件加上可执行属性:chmod +x ******.bin(中间是字母x,小写)
- 执行命令:./******.bin(realplayer for linux就是这样的安装包)
- 卸载
- 如何卸载:把安装时中选择的安装目录删除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