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路由协议配置及分析

RIPv1研究:
         -RFC 1508
 
  -RIP采用贝尔曼—福德(Bellman-Ford)算法
 
  -目前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
 
 
RIP有以下一些主要特性:
 
  -RIP属于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
 
  -RIP消息通过广播地址255.255.255.255进行发送,使用UDP 协议的520端口。
 
  -RIP以到目的网络的最小跳数作为路由选择度量标准,而不是在链路的带宽和延迟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RIP是为小型网络设计的。它的跳数计数限制为15跳,16跳为不可到达。
 
  -RIP-1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连续子网设计。RIP-2支持CIDR及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使其支持不连续子网设计。
 
  -RIP周期进行路由更新,将路由表广播给邻居路由器,广播周期缺省为30秒。
 
  -RIP的管理距离为120。
 
  RIP是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的缩写,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在默认情况下,RIP使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度量制度:距离就是通往目的站点所需经过的链路数,取值为1~15,数值16表示无穷大。RIP进程使用UDP的520端口来发送和接收RIP分组。RIP分组每隔30s以广播的形式发送一次,为了防止出现“广播风暴”,其后续的的分组将做随机延时后发送。在RIP中,如果一个路由在180s内未被刷,则相应的距离就被设定成无穷大,并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表项。RIP分组分为两种:请求分组和响应分组。
 
  RIP-1被提出较早,其中有许多缺陷。为了改善RIP-1的不足,在RFC1388中提出了改进的RIP-2,并在RFC 1723和RFC 2453中进行了修订。RIP-2定义了一套有效的改进方案,新的RIP-2支持子网路由选择,支持CIDR,支持组播,并提供了验证机制。
RIP的不足之处
 
  (1)过于简单,以跳数为依据计算度量值,经常得出非最优路由。例如:2跳64K专线,和3跳1000M光纤,显然多跳一下没什么不好。
 
  (2)度量值以16为限,不适合大的网络。解决路由环路问题,16跳在rip中被认为是无穷大,rip是一种域内路由算法自治路由算法,多用于园区网和企业网。
 
  (3)安全性差,接受来自任何设备的路由更新。无密码验证机制,默认接受任何地方任何设备的路由更行。不能防止恶意的rip欺骗。
 
  (4)不支持无类ip地址和VLAM<ripv1>。
 
  (5)收敛性差,时间经常大于5分钟。
 
  (6)消耗带宽很大。完整的复制路由表,把自己的路由表复制给所有邻居,尤其在低速广域网链路上更以显式的全量更新。
 
下面我们来配置并分析RIPv1及v2协议:
以上为路由拓扑,自己搜索下载工大瑞普的模拟器。
以上为配置的接口IP。
以上为配置RIPv1的步骤。
 
 
         更新定时器时间周期缺省为30秒,但下一次广播更新是在20秒后;收到更新后的路由条目在更新时间内没有得到更新,就启用失效定时器,时间为180秒;这个时间过后还无更新则认为是不可达路由,此时又将启用保持定时器,也是180秒;保留路由在路由信息里但不会使用它,过了这个时间还无更新则认为是无效路由,此时将启用清除定时器,时间为240秒,过了这个时间,这个路由条目将在路由表里被删除。
        仔细一较,是否发现,第一个180秒过后,某路由条目被认为是不可达路由了,那么还要花180+240=420秒,也就是7分钟才删去该条目。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环路、网络抖动及促进路由表稳定。
         上表信息还提供了管理距离:120。假如R1上配置了静态路由,那么管理距离就是1,这时路由信息要到下一跳时,将选择静态路由,原因是管理距离越小就越优先选择。至于为什么是120,这个以后再说。
         下来我们研究下路由表:
 
 
 
        结论:对比三张路由表,R1、R3学习到R2直连的/30网段,但是R2并没有学习到R1的/28网段和R3的/27网段。 前面红色字体“RIP-1是一种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连续子网设计。”简要解释就是说RIPv1面对连续网络的无类路由,只学习与本路由器直连网络掩码相匹配的子网信息。
    RIPv1完毕。
 
 
RIPv2研究:     
     RFC 1388 [Malkin 1993a]中对R I P定义进行了扩充,通常称其结果为RIP-2。这些扩充并不改变协议本身,而是利用RIPv1中的一些标注为“必须为0”的字段来传递一些额外的信息。如果RIP忽略这些必须为0的字段,那么,RIP和RIP-2可以互操作。
  选路域(routing domain)是一个选路守护程序的标识符,它指出了这个数据报的所有者。在一个Unix实现中,它可以是选路守护程序的进程号。该域允许管理者在单个路由器上运行多个RIP实例,每个实例在一个选路域内运行。
 
  选路标记(routing tag)是为了支持外部网关协议而存在的。它携带着一个EGP和BGP的自治系统号。
 
 
  每个表项的子网掩码应用于相应的I P地址上。下一站I P地址指明发往目的I P地址的报文该发往哪里。该字段为0意味着发往目的地址的报文应该发给发送RIP报文的系统。
 
 
  RIP-2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鉴别机制。可以指定RIP报文的前20字节表项地址系列为0xffff,路由标记为2。表项中的其余16字节包含一个明文口令。
 
 
  最后,RIP-2除了广播外,还支持多播。这可以减少不收听RIP-2报文的主机的负载。
 
下面我们来配置并分析 RIP v2 协议:
以上为路由拓扑,自己搜索下载工大瑞普的模拟器。
以上为配置的接口IP。
配置RIPv2:
结论 2 :对比三张路由表, R1 R2 R3 各自学习到 /27 /28 /30 的子网。这说明 RIPv2 面对连续网络的无类路由,可以学习到所有的子网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协议,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