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mhole

     因为学的是网络专业,今年我的毕业设计选了关于路由选择的算法问题,主要做的就是wormhole--虫洞路由.
    这种路由算法其实现在还主要用于多处理机系统中,像我们系的几位教授带领的科研组就在做这种将多网卡,CPU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的项目.这个研究的发展方向就是达到比尔.盖茨所理想的用手中的一个遥控器能够控制周围的所有触目可及的电子或内至智能芯片的设备的目标.好象说的有点远了,不好意思,继续.
    我的题目是从刚才那块芯片中抽离出来又扩大化的,主要是从大型网络中,尤其是二维或三维网络中的虫洞路由应用进行研究.说到路由算法,很多人会想到Dijksta,但wormhole更适用于大型网络.我之前对这种算法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该算法的 思想来源于蚯蚓在泥土中爬行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即一边用头部开辟通路一边向前蠕动,同时放弃尾后爬过的路径。借助这一思想,将通信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个由头片(Header)、数据片(Data)及尾片(Tailor)组成的信息包(Packet),其中头片表示一个包的开始,包含了该包的寻址信息,尾片表示一个包的结束,数据片即为需要传送的数据。蛀洞路由通过包头直接从输入链路到输出链路开辟一条路径的方法进行通信。当一个信息包的头片到达某个路由器后,路由器根据头片的寻址信息立即做出选择:如果本链路空闲,则该信息包可立即继续向前“蠕动”,并将其尾片后的链路放弃;如果本链路正被其它信息包占用,则头片及其后的数据片、尾片必须在缓冲区中等待,直到该链路空闲为止。另外,蛀洞路由技术有如下几个独特的优点:
1)较低的网络延迟,其延迟时间仅与包的长度成正比,而与传输的距离无关。而存储转发的延迟时间正比于网络中传输的距离,通信效率低。
2)对路由器缓冲区的需求量小,信息包大小无限制,一个头片可带多个数据片,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而存储转发对缓冲区需求量大,且包的大小
受到缓冲区大小的限制。
  刚刚开始就知道这么多,随着毕业设计的进行我会把更多的资料和心得写上来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出自 “相嘱金荷” 博客,谢绝转载!

3)链路共享性好,吞吐率高,尾片经过后立即释放所用过的链路以供其它包使用。而在电路切换中,在包传送之前一次性预约所有将用到的链路,直到包传送完后才全部释放,链路利用率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路由算法,wormhole,虫洞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