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鸟:本土软件狂打品牌重拳 产业联盟将出现

北大青鸟:本土软件狂打品牌重拳 产业联盟将出现
来源: [url]http://www.accp-teem.com.cn/ArticleView/2007-7-6/Article_View_1164.Htm[/url]
 如火的六月,软博会、软交会两个国内软件业最大的盛会相继在北京、大连召开。作为国内影响最大、参与者最多的两大国家级软件“峰会”,软博会、软交会对于国内软件产业的国际化交流、发展趋势以及软件企业的形象展示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刊记者专门分赴北京、大连两地,亲临两大展会现场,力求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报道和思考。
    中国软件企业的品牌之路已经开始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我们福建省对软件企业有优惠政策,省里的软件企业参加所有的展会都是免费的。”福建省软件协会的余立威所说的这项优惠政策在福建省已经执行了好几年。今年6月中旬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期间,福建省软件协会就再次率15家当地的软件企业参展。企业不用负担任何费用不说,还拿到了相当好的展位。
    事实上,由政府推动、以区域为单位的软件品牌的打造已经开始。在十一届软博会上,福建、广东、陕西、天津等省市都以省为单位组团集体参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整体参展、整体亮相成为区域软件品牌之路的一道风景。
    本土软件已具区域规模
    其实,往年的软博会也有不少地区整体参展,但今年的区域参展的规模格外盛大。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不说,区域展位也替代以往国外软件厂商的位置,更突出醒目。
    比如,在最引人注目的2号馆,几乎就是区域展区的天下,而在展位的设计和现场宣介方面区域展区也不遗余力,济南展区更是以别出心裁的设计和热烈的宣介节目吸引了不少观众。相反,在前几年软博会上所见到的最吸引人的那几家著名国外软件厂商的展区今年却相显冷清。
    “这说明,本土软件企业已经形成了区域规模优势,特别是在品牌形象的打造和树立上,他们已经不输于那些国际性大厂商了。我们的企业也学聪明了,不再单打独斗去鸡蛋碰石头,而是攥成拳头出击。”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
    “企业单独参加展会有成本,每年展会那么多,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企业自己参展,还未必拿得到展位,特别是一些好的位置。由政府出面效果往往更好。”余立威觉得企业会算这样一笔帐,而政府也出于整体区域经济策略的考虑愿意为企业提供支持。
    “区域软件的规模是由区域经济的概念带动起来的,最终形成了区域软件的品牌优势。”一家参展商这样认为。的确,以独特的资源优势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重要经济策略,而软件产业无疑是对区域经济的一个带动。地方政府的重视正是区域软件产业得以形成规模的重要推动力。
    事实上,这次很多城市都是由市长亲自带队参加的,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介绍说,广州市提出了“要像抓汽车业那样抓软件业”的口号,在未来五年,由财政每年拨出1.5亿元,重点支持软件与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鼓励创新,扶持企业向规模化、国际化迈进,使软件产业成为广州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去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特意成立了“广州软件(动漫)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10月份,广州市政府又出台了《广州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软件与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广州市加块软件与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两项政策。
    目前,通过政府推动和独特定位,区域软件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比如东莞软件园就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将盛世联合公司从广州“拉”到了东莞,围绕“数字贸易”打造主题园区。而其他区域的软件产业定位也逐渐清晰,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如大连的对日软件出口、天津的商业流程外包、武汉的动漫等等。可以看到,区域软件品牌优势来源于自己的特点和专长,而这个特点和专长不是某个企业的,而是属于一个地区。因此,很多区域参展都是以推介当地的软件园为主,介绍企业产品成果的同时,更注重介绍当地软件园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企业入园,而主题也往往围绕着引人注目的区域经济发展热点。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认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思路之一就是加快基地建设,推动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形成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打造基地整体品牌形象。
    为软件企业提供服务的“后勤组织”也在迅速跟上。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的刘玺认为,软件协会就正在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比如组织企业集体参展,做好后勤服务。
    在十一届软博会上,“软件产业联合服务平台”也第一次亮相,他们打出的宣传语很吸引人―“有困难找软联”。据了解,软联为软件企业提供的服务包含了从人力资源储备、产品质量保障,到融资理财的一系列服务。
    在区域软件品牌风生水起的同时,产业联盟的品牌效应也正在放大。十一届软博会上,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携42家加盟软件企业整体参展就成为大会的亮点之一。
    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于2005年4月14日正式成立,首批22家成员单位自愿加盟,截止2007年6月,联盟成员已迅速增至42家,同时伴有越来越多京外企业加入。
    作为中国本土创新型核心骨干软件企业的代表,长风联盟将基础平台软件厂商、应用平台软件厂商、第三方中介机构、用户联合起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利用联盟方式扩大市场影响,规范产品标准,打造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市场渠道。
    这样的合作不同于以往以协会等为组织形式的松散合作,而是真正意义的产业链上的合作,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树立国产平台软件的整体品牌形象,从而促进产业发展。中国软件企业的品牌之路开始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据了解,这次软博会,长风联盟获108平米的大面积展区整体参展,展示了42家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在SOA等领域的先行探索实践。联盟中的部分企业如东方通、清华同方等还有自己单独的展位。
    期间,长风联盟还举办了“现代服务业应用与示范研讨会”,邀请政府机构、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围绕“基于SOA框架与国产平台软件下的SaaS应用与示范”这一主题,重点探讨现代服务业与软件产业发展、SaaS与软件企业运营模式创新、SaaS在企业的应用与实践等热点议题。
    其实,这样的产业联盟还有很多,比如由联想集团与国内外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合作的闪联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共同推行闪联标准,研制闪联标准的产品,在国内形成比较完整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链条。
    这种以标准为纽带的新型企业联盟的特点是,有明确的技术路线,有统一的标准战略,有基于标准的产品配套关系,有市场化商务合作关系。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荣彬认为,政府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对企业和产业的深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的机制和模式,比如新型企业联盟,以产业联盟为纽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不同类型的软件企业形成专注化核心门类,企业间建立产业链和技术链,同质化竞争关系变成竞合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培训,休闲,广州北大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