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安全卫士争端:是安全还是控制?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只字未改。
 
有近一半(49.3%)的网民无法清楚区分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和清除流氓插件等安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需求,让一款名为360安全卫士的软件,在功能上越滚越大。从“流氓软件”卸载,到修补系统漏洞;从木马、病毒查杀,到安全浏览器……高举免费服务大旗的360软件,市场版图快速扩张着。
  对大多数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免费享受的网上安全服务,使他们暂时忽略了对软件安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他们更加不会思考,当一款软件凭借免费策略而锁定数亿计算机用户时,原本正常的行业竞争逻辑是否会遭遇扭曲?
  6月10日,金山、 百度、搜狗、腾讯、傲游、可牛等10家公司针对近期互联网客户端软件行业“恶意竞争”、“无视用户选择权”等行为,联合发起“互联网软件自律联盟”。
  在此之前的5月21日,金山公司称360安全卫士恶意卸载金山网盾。4天后,360安全卫士的开发公司――奇虎360(以下简称奇虎)董事长周鸿�t在微博上大爆金山公司的各种安全问题,金山安全CEO王欣随后在微博上回应,同时亦有数家公司加入论战。5月31日,奇虎与金山分别向对方发起诉讼,目前双方案件均已立案。
  走出争议的漩涡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争议的起源则需要拨回4年之前。
   出身公益
  360安全卫士原本是一款“公益、中立的第三方软件”。
  2006年7月,奇虎公司正式推出360安全卫士产品时,对这款互联网安全软件有着清楚的定位,即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恶意软件查杀、系统诊断及修复、病毒查杀等功能,“净化互联网空间”。
  当时的360安全卫士在奇虎公司内部只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小项目。奇虎公司一份早期通讯录显示,360安全卫士整个团队只有不到10人。360这个名字也是项目负责人傅盛根据自己生日和身份证号码起的,带有很浓厚的个人色彩。
  为体现其公益性质,奇虎公司甚至宣布,“将在适当的时机把360安全卫士的所有权转交到第三方机构。”
彼时正值“恶意软件”肆虐互联网,网友对强制安装和运行、干扰其他应用程序、自动弹出广告等种种恶意软件的“流氓”行径深恶痛绝。而传统杀毒厂商们对此并未推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因而360安全卫士在产品功能上对用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安天实验室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认为,在360安全卫士问世之前,传统杀毒厂商在流氓软件这个问题上没有解决好。
  “一些厂商认为流氓软件没技术含量,还有一些则担心法律诉讼和人情问题。”肖新光表示,“360很好地应用了‘二八定律’――与几十万种病毒相比,360面临的对手只有几百种流氓软件。”
  “打击流氓软件让360一战成名。”一位前奇虎员工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360在产品功能设计上非常贴近用户需求,通过口碑的力量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同时,奇虎在2006年8月承诺:360安全卫士作为一款公益软件,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保证自己不变为恶意软件。同时成立了由知名博客、业内观察人士和媒体人士组成的督导委员会,监督360安全卫士履行承诺。
  随后,360安全卫士又在漏洞补丁修复、软件管理、木马查杀等关键点上抓住了机会。“此前的杀毒体系都是在非互联网环境下的开发模式,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病毒制造与传播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因此360给杀毒领域带来了新的定义。”傅盛在一次活动上表示。
  这一时间,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360安全卫士用户覆盖数从2006年7月的272万增长到2007年6月的3157万。2007年10月,奇虎宣布360安全卫士用户量超过瑞星、金山,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转身盈利
  2008年8月,5名成员宣布退出360安全卫士督导委员会,称当初对督导委员会的所有承诺已经有所改变,委员会“事实上早已结束”。
  督导委员会中的一位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360开始是一个公益项目,后来走的免费路线则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不可能与商业化绝缘。”
  奇虎随后发表声明,称“流氓软件产业链已基本消灭,360安全卫士的主要任务转向查杀木马,感谢督导委员的工作。”同时,“奇虎360商业化有助于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免费服务”,“欢迎督导委员会和1.4亿用户、2.3亿网民共同监督。”
  与此同时,奇虎的其他业务一直没有起色,反而是之前不被看好的360安全卫士成为最重要的业务。
  2008年3月,奇虎宣布360安全卫士正式从公司剥离出来,由奇虎股东共同出资3.6亿元成立新公司运作。4个月后,奇虎正式发布采用Bitdefender引擎的360免费杀毒产品。至此,奇虎正式进军杀毒领域。
  2 2 傅盛缺席了那次360杀毒产品的发布会。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傅盛表示当时“已经开始休假”。8月,傅盛正式从奇虎辞职。
  傅盛的离开,亦被业内人士视为360安全卫士的重要转折点。在占据一定规模的用户装机量后,360安全卫士更为主动地寻求免费背后的盈利模式。此时的360安全卫士已经拥有包括安全卫士、木马查杀、免费杀毒、软件管家、浏览器等在内的多个产品系列,可在“安全辅助软件”的定位上探索商业利益。
  奇虎总裁齐向东在通过邮件回应《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问时说,360安全卫士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代销NOD32杀毒软件、搜索分成、游戏联合运营、网址导航广告等。“将来与安全相关增值服务收入会快速增长,譬如安全备份存储、一对一人工电脑远程维修服务等。”齐向东说。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软件管家、联合运营等都不能作为支撑360安全卫士的终极商业模式。
   颠覆者
  在当初讨论是否推出免费杀毒时,奇虎公司内部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除董事长周鸿�t外,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其他人都表示坚决反对。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360安全卫士在代销收费杀毒软件上收获颇丰。
  “已经达到一年有几亿元。”齐向东说,“这一收入的成长性毋庸置疑,推出免费杀毒会使这一收入来源基本归零。”
  最终周鸿�t力排众议,认定免费杀毒是大势所趋。
  免费模式极大拓展了360安全卫士的市场份额。按奇虎的官方口径,360安全卫士目前已拥有3亿用户;360杀毒的月覆盖人数比例达50%,拥有2亿用户。
  一位安全软件领域资深人士表示,“360一路走来,恶意软件查杀、漏洞补丁修复和软件管家前三步精彩绝伦,非常符合用户体验和互联网原则。但在免费杀毒上,360并没有合理描绘出收入模型,破坏了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基础。”
  “在中国通用软件领域里,桌面反病毒是最大的一块蛋糕。”该资深人士说,“360通过打击一个年销售额10亿元的反病毒产业,造就了一家年营业额不足2亿元的公司。但由于产出能力低,只能通过破坏式的竞争维持生产力,不惜毁灭产业为代价。”
  对此,齐向东反驳说,杀毒行业规模在最近10年仅增长一倍左右,远低于互联网和IT行业的增长率,这是极其不健康的。“我们预计未来五年,互联网将把杀毒行业的收入规模扩大10倍,即从1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
  3
  3 前述360安全卫士督导委员认为,传统杀毒软件公司过于软件化,必然被互联网公司冲击,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开放与用户体验。“但免费不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在安全这个特殊市场里,我更赞同付费模式。”他说,“其实免费和付费不是最核心的问题,关键是要用市场化手段合理合法地去做事情。”
  “互联网是产品下 载通道、用户付费通道、销售通路、推广渠道,我们是通过互联网来做安全,解决互联网上的问题。”金山安全CEO王欣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而某些公司是通过安全来做互联网,以安全的名义做浏览器、下载站等。商业模式还是不一样。但商业竞争必须遵守行业规则,首先尊重用户选择权利。”
  可牛是一家刚刚进入的免费杀毒软件公司,该公司CEO正是从前出走于奇虎的傅盛。他在谈到互联网对传统杀毒软件行业冲击时表示,“免费模式无可厚非,但免费的另一含义是自由,不能因为提供免费服务就控制用户。”
   安全还是控制?
  傅盛所说的“控制用户”,是指可牛杀毒被360安全卫士拦截的事件。
  5月25日,可牛杀毒软件发布还不到5分钟,就有网友反馈,下载后打开可牛杀毒安装文件即遭到360安全卫士的拦截。提示框显示“正在安装的软件会破坏360为您提供的安全防护”,同时只有一个“停止该软件安装”的默认选项和“确定”按钮。
  可牛对360安全卫士5月23日和5月24日的升级包进行分析,发现“360赶在可牛杀毒发布前,就制作好了拦截数据库,以方便在可牛杀毒发布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拦截。”
  分析还发现,拦截指令是由360安全卫士的云服务器来发出。因为都是云端控制,“这样就很难取证。”傅盛说。
  “反病毒软件从来都在相互卸载,因为会在系统底层发生冲突。”上述安全领域资深人士针对此事说,“后装的能卸载已经安装的,这个机制是合理的,用户有选择权和后悔权,这次的拦截把‘后卸前’的约定规则打破了。”
  “360没有拦截可牛杀毒软件。”齐向东说,“我们注意到网上的消息,对于可牛方面提供的截图,我们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只有经过公证的页面才是可信的。”
  如果说360安全卫士拦截可牛还给出选择的话,对傲游浏览器的拦截,则是直接将其认定为“危险木马”,用户只能选择“立即清除”或“暂不处理”。
  傲游CEO陈明杰说,傲游从前是360软件管家里的推荐软件,但在奇虎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产品后,傲游浏览器就变成了360安全卫士的拦截目标。
  4
  4 此外,一款名为“恶意软件清理助手2010”的软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该软件制作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开发清理助手,目前每天的在线用户量约为10万人。最近突然被360安全卫士报告‘正在攻击360安全卫士’,还给出了‘恶意软件清理助手会导致安全保护失效,并对电脑和个人资料造成危险’的提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一半(49.3%)的网民无法清楚区分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和清除流氓插件等安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
  上述安全领域资深人士表示:“现在很多厂商站出来,背后并非是免费和收费之争的问题。以前软件行业约定俗成地保持互相兼容,都在一个平台上才能给用户选择。不能因为你的用户量大,口碑好,就根据某些软件的某些缺点作为屏蔽它的理由。应该是由用户来决定,而不是某一个软件来决定。这才是核心问题。”
  对于这种说法,奇虎总裁齐向东表示,作为安全厂商,360安全卫士有义务向用户告知其电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并由用户选择将做什么操作以符合用户自己的利益。“这是360认为自己所应该负有的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争端,360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