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你的灯亮着吗》(1/2)

经典摘抄

《你的灯亮着吗》作者介绍

唐纳德·高斯是纽约州立大学托马斯·沃森工程学院的系统科学教授。他主要从事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大型公司的改革。
杰拉尔德·温伯格是软件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美国计算机名人堂代表人物,他是Weinberg & Weinberg顾问公司的负责人。温伯格精力旺盛、思想活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总共撰写了30多本书籍和数以百计的论文。在西方国家乃至全球,温伯格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群,这些“追星族”阅读了温伯格的每本重要著作,他们甚至建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网站,讨论和交流大师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温伯格近年来的每本新书都是在万众瞩目中推出的。

序篇 走出问题的乌托邦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无法跳出作为个人的境地,还停留在不断地接受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的怪圈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正在干些什么”。

2、而这,正是本书首先提出的主题:

1)动手去解决问题之前,好好想想问题的来源;

2)如何站在各个角度来看待面临的问题,以能够知道其真正所在;如何去尝试那个最能解决真正问题的方法,并且时刻保持警惕心;

3)为什么不要把人们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更不要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特别是这个解决方法是你自己所使用的;

4)永远都不要肯定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即使是在问题好像已经解决之后。

5)每一种解决方法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6)问题最难以处理的部分恰恰是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7)在理解问题之前,至少要做好准备接受三种可能的出错情况;

8)或许还可以改变问题的表述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

9)当你沉迷于寻找问题定义和解决方法时,不要忘记随时都回头看看,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迷路了..

10)当别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11)如果某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本人却并不会遇到这一问题时,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也感受到这一问题;

12)不管看上去如何,人们很少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13)甚至,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希望他们的问题被解决。

第一篇:问题是什么?

1、当一个人努力让别人接受他赞成的解决方法的时候,总是指责别人太顽固,而不是说对方的观点其实是可以替代的。

2、问题其实就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

3、我们可以把冷热的问题看作一个幻觉中的问题? 一个主要是由于感觉造成的不舒服。但是,请不要被误导了,事实是:幻觉中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

4、我们可以把冷热的问题看作一个幻觉中的问题? 一个主要是由于感觉造成的不舒服。但是,请不要被误导了,事实是: 幻觉中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

5、对于那些没有幽默感的人,帮他们解决问题简直就是自寻烦恼。

第二篇:这个问题是什么?

1、比利在问题定义方面学到了重要的两条:不要把他们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第二条是:如果你太轻易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永远都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2、不要把问题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特别是在你使用自己的解决方法时。

3、你永远都不能肯定你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即使在问题已经解决之后。

4、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但是也不要忽略你的第一印象。

5、处理问题的时候真正重要的是知道永远都不会找到答案,但是这没关系,只要你不停的问。只有当你骗自己去相信你有了最终的问题定义――最后的,真正的答案――的时候,你才会被欺骗得去相信你有了最后的解决方法。并且如果这么想,你总是错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一种东西叫‘最终解决方法’。

6、你永远也不能肯定你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求它的努力。

第三篇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1、既然所有的问题都是人们体验到的状态和期望的状态之间的差距,那么当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改变了一个状态的时候,我们通常产生了一个或多个别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每种解决方法都会带来新的问题我们永远都不能消灭问题。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新的问题交织成一条无穷无尽的锁链。我们能期望的最好结果就是新的问题没有我们“解决了”的那个那么棘手。 
2、、有时候,我们使问题变得不那么棘手,其实只是把问题放在“别人家的后院儿里”。这种技巧叫做转嫁问题,这种方法通常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你有意识地这么做并做得很细心谨慎的时候。但是新的问题常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缺乏意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3、如果在你对问题的理解中,你想不出至少3 样可能出错的东西,那么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问题。在任何一次问题定义中,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的东西被忽视了。如果你连3 个都想不出来,只能说你根本不能或者不愿意思考。

4、学习一些技巧来减少对顾问服务的依赖。首先,要获得新鲜的看法,我们可以使几乎每个人都成为我们的“顾问”。尽量避免那些顾问“专家”,因为他对现状的适应能力也许比我们还强。试试问那些大街上遇到的男男女女,征求他们对一个特定的设计或者问题定义的看法。当我们把我们的设计或定义介绍给一个对它并不熟悉的人的时候,我们会强迫自己用一种全新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然后就会发现新的不相称

5、如果这样连书本这样古老而成熟的解决方法都有这么多的不相称,还怎么指望那些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构思是完美的呢?几乎没有!于是,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每一种新的观点都会带来新的不相称。在继续实现这些“解决方法”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好好考虑一下上面这句话,而不是让问题遗留下来,让它成为一个你需要时刻小心去适应的麻烦。

6、当你在寻找问题定义的道路上疲倦地游荡时,不要忘记随时都回头看看,看看你是不是已经迷路了。

7、文字游戏黄金列表:

  1. 改变重读的方式(就像上面那个例子里那样)。
  2. 把positives(正的)变成negatives(负的),反之亦然。
  3. 把MAY(可能)变成MUST(必须),把MUST 变成MAY。
  4. 把OR(或者)变成EITHER OR(不是...而是...),反之亦然。
  5. 把AND(和)变成OR(或),反之亦然。
  6. 选择一个有明确定义的术语,然后在该术语出现的每一个地方用它明确的定义替换它。
  7. 遇到每个ETC.,AND SO FORTH,AND SO ON 等等的时候,为这个列表加入再添上一个明确的例子。
  8. 找出那些说服性的词和短语,例如OBVIOUSLY(显然地),THEREFORE(因此),CLEARLY(无疑地),或者CERTAINLY(当然)。把这些词或者短语替换成它本来指代的那个观点。
  9. 将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内容画成一副画。
  10. 将文字用公式来表达。
  11. 将公式用文字来表达。
  12. 试试将一幅画的内容用文字表示出来。
  13. 将YOU(你,你们)替换成WE(咱们,我们)。
  14. 将WE 替换成YOU。
  15. 将WE 和YOU 替换成BOTH PARTIES(双方)。
  16. 将A(一个)替换成THE(这个)并将THE 替换成A。
  17. 将SOME(一些,某些,某个)替换成EVERY(每一个)。
  18. 将EVERY 替换成SOME。
  19. 将ALWAYS(总是)替换成SOMETIMES(有时候)。
  20. 将SOMETIMES 替换成NEVER(从不)。

我的收获

  我是一个不怎么看指导类书的人。首先,我总觉得这些书里的内容又不一定符合你所遇到的问题,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又不一定了解需要解决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其次,就算书中的方法是正确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但是读者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有不同,又怎么能保证,读者恰到好处的理解了作者思想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呢。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完全没有头绪去解决它,又不得不病急乱投医,随便翻看一两本这样的指导书,若恰好看到了一个切合问题的解决办法,从此以后就会把这种求助于指导书的方法奉为圭臬。
  可以说,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也可能是自己的阅历太浅,也可能是自己本身没什么思考的能力,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我目前的能力。也可能是我的视角有理解的偏差,看完了一般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1)别把问题当问题,无视它,这样就不会接着有其他别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我非常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就是,不管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永远都没有解决的一天,因为总会因为这个问题产生新的问题。有一些无关紧要,可以无视的问题,就尽量不要把它拿到台面上研究,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造成个赔了夫人又折了兵的下场。可能我的观点有点消极,也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懒又怕麻烦的人吧! 
(2)“你永远也不能肯定你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求它的努力。”  
  我们虽然永远也不能处于一个没有问题的状态,但是我们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毕竟让自己得到了短暂的安宁和自以为解决了问题的成就感。就像生活一样,永远也不会有用一直幸福下去的一天,生活总是不易,这一点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每个人各有各的不易,就像每个人各有各的问题,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事实,但可以欺骗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与其达到一种完美的生活状态,不如让自己感觉很好来的真实可靠。总感觉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我以为的世界”,而且,只要他们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就可以一直好好的生活下去,管他什么问题不问题,解决不解决的,我舒服就好。 
  可能我的观点有点消极,也可能和我目前的心态有关,希望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在生活中尝试着使用书中提到的方法,我会有一些新的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你的灯亮着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