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之路——回忆总结

    从8月29日到11月7日从考场走出的那一刻起标志着历时两个月的软考落下帷幕,对于这次软考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我从备考回忆、知识经验总结、考后总结三个方面来叙说这一过程。

备考回忆篇


    从8月29日动员大会开始,我们的软考正式开始,那次的会议真的感触挺深的,还在自己的笔记上记录了很多,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软考从看J2SE的视频开始,看视频的阶段感觉是整个软考过程中最紧张的阶段,每天就怕完不成小组的计划,在这个阶段感觉时间真的好紧张。还记得第一天没有完成,而后为了不影响后面的计划,晚上抱电脑回家把最重要的面向对象熬夜看完,但是效果可想而知。那段时间看完视频有好多不懂的东西,晚上少然和李平会告诉我很多,小组交流解决了我好多的疑惑,同时也经常会想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不懂,别人就可以,自主学习才是王道。

    看书阶段穿插着设计模式的学习,小组每天的计划也很详细,中间还停了一次课,停课的那段时间小组的计划进行着,头脑风暴进行着,我们小组的会议也进行着,虽然我每天依然会抽出时间看书,还找了一个环境挺好的地方(师傅家)学习,但是那几天的学习效果着实不太好。回到机房后真的更加珍惜,珍惜这个学习环境,以后的教程学习以及一本通的学习都在按计划进行着。

    做真题阶段开始很惨烈,每次选择题都不过,大题也不乐观,算法不会,设计模式每次也会错好多。后来做的题多了,也发现很多常考的知识点,开始进行总结,对于选择题进行汇总,对真题错题数进行分块汇总,看自己是哪块的知识薄弱,哪块的知识错的多一些,开始进行着重的复习。重新回归到课本,这期间自己也尝试过结队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自己也明白真正靠的是自己,个人自主学习才是真谛。这个阶段也体会到学习效率是需要提高的。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尽量完成规定的任务。

    考试前两周开始进行模拟,第一次模拟选择题惨败,大题飘过,开始反思,怎么差那么多,开始有些低落,但是想想还有时间啊,还是好好的看书吧,做一个正能量的人,这个时候错的越多越能暴露自己的问题,有一种思考角度应该是:当错了很多题之后告诉自己太好了,又发现了自己遗漏的东西。这才是我应该做的。第二次考试选择题也飘过,大题过,但是这次的大题的设计模式很差劲,一向不会算法的我,这次算法竟然得了8分,兴奋的同时开始着手复习设计模式。发现原来自己java面向对象的知识很欠缺,所以开始把每一套的设计模式重新做一遍,重新复习设计模式,发现设计模式是那么的有意思,我开始喜欢做设计模式的题。想着如果不出意外,设计模式的分就是必拿的。考前的一个星期是复习效率最高的一段时间,对选择题、大题都进行了复习。

    11月6日踏上去往北京的征程,路上大家一起很开心,周围的人看着我们也很欢乐,真的体会到我们年轻,潮气蓬勃,哈哈~在旅馆虽然晚上的电有些昏暗,是那种温馨的光很不适合学习,但是我和玉还是过了一下每一章的常考点,不会的不考,会的拿分没有问题,就这样鼓励着。

经验总结篇


    选择题


   首先说选择题,选择题的顺序都是有规律的,比如1-6是第一章,7-9是安全方面的知识,10-11是知识产权,按照这样的顺序对自己的错题进行统计,开始着重复习,有的知识是自考中接触过的,有的是原来计算机中学习过的,有的是只要总结就可以拿分的,有些题型每次考试都会考,所以把这种类型的一道题弄懂了,以后无论怎么考都会做了 。重要的是进行专题总结和复习。

    大题


     1.数据流图


       (1)做题的时候用笔做标记,文件实体分别用不同的标记
       (2)要认真读题,每一句话在图中去对应。
       (3)思考数据流图的原则:比如父图的子图的输入输出对应,也就是父图和子图要平衡。父图中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与它的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数量和名字上对应。
       (4)每个加工有输入数据流也有输出数据流。
       (5)流向文件的数据流和从文件流出的数据流可以不必命名,但是其他的数据流必须要有名字。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点体会,还不全面,大家还有可以补充。

     2.数据库


    这个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做题时同样需要标记,做题时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植入主键和外键,联系的类型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主键是多个,两三个是很正常的,当我们找好之后可以检查一下是否可以唯一确定,比如做手术的手术时间也是一个主键。外键很好找就是在一个表中找是否存在其他表的主键。

    对于联系,需要的注意是哪种联系,如果是多对多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张表。此外还有三元联系,一般三元联系在题目中会连续介绍三个实体,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UML图


     这个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几种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多重复(联系实际),注意区分include和extends,include箭头指向外面,include的功能是必须有的,extends箭头指向里,表示此功能是扩展的可有可无的,没有这个功能也是可以的。

    这个题常考的是用例图和类图,要注意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关系确定用例或者类,同时用笔标记能够确定多重性的句子。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进行做题就容易很多,注意做完之后检查自己填的是否合乎情理。

     4.算法题


    这个题没有多少发言权,如果让我填代码我可能懵能懵对点,但是这个题一般会问属于哪种算法,时间复杂度是多少,这样的题一定要做对,了解了每种算法的思想是没问题的。还有的时候有第三问是给出一个例子让我们用这种算法求结果,如果我们读懂了题这个题也可以拿到分。

    代码部分懵的时候可以考虑初始化或者判定条件,即使不会, 读一下题,联系一下上下文,有的时候通过模仿还可以蒙对一两个空。这样算来算法题我们也可以拿到几分呢~

    5.设计模式


    首先说做题技巧,有的时候对这个设计模式不熟悉我们也能做对题。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必须掌握关系在代码中的体现,比如继承和实现;明白面向兑现的思想,根据父类和子类进行推测,方法和参数。这个做两三套题就会有体会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每一个设计模式的,其实每个设计模式都有几个关键点,比如单例的私有变量,状态之间状态之间的连接语句,职责链各级之间的传递等等。每个设计模式都是需要总结对比的。
       
       

考后反思总结篇


    上午题感觉比较简单,比平时做的要简单很多,考察的知识都是很基础的,感觉自己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从上午题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牢固,所以还是体会到课本的重要性,课本的基础知识必须要掌握。一切的题都是源于课本。下午题先不说前三道,和上午题一样,属于简单型的,算法题和平时一样我能保证我做对的是第2小题,只能保证拿4分。最让我痛心的是设计模式,策略模式——多么简单的一个模式,当时考前复习觉得这个也挺简单的 ,压模式也没有压它,但是却考了它,很好理解的一个模式,但是就是不确定怎么写,考前我是多么的喜欢做设计模式的题,但是考试看着这个模式有种要哭的感觉(夸张了,但是真的很纠结),为什么考前不好好的看,多么痛的领悟~

    通过这次考试我体会到总结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题都是需要总结的,每一章,总体总结,对比总结,编织知识网,图像故事记忆法,把一些知识通过故事想象图像来串起来。学习的效率,同样的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这是我需要提高的,设计模式败在了一个最熟悉的一个模式上,所以复习的时候每一个模式都应该认真总结,每个模式可能考的地方都要细心的看看,参数是什么样的,要不要加引号……
        

写在后面的话


    开始总觉得进京赶考是一个有些严肃的事情,还要专门去北京考试,当去北京路上,在宾馆,在考场,在回家路上看到全部都是提高班的同胞们,觉得是一个超级轻松的事情,回家路上即使做着绿皮车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也没有感到漫长~整个考试从备考到结束归来都让我感受到提高班是一个大家庭,而我幸运的身在其中。

    考试之前就想软考结束之后怎样怎样,软考结束之后要先放松一下,但是考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考后因为设计模式不能保证自己可以通过,把它交给上天来抉择啦,考后给自己放松了一下,考完的那天晚上回来就抱着电脑回宿舍看电影放松。放松一下第二天开始新的征程~

    软考也是一个让我们复习原来旧知识的过程,查漏补缺。并且每次考后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考试结束然后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软考结束,英语,计算机一切都要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