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第一站---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指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我对这个的理解就是:这个工厂类就像是工厂一样,加工你提供的材料生产出你想要的产品:实现代码中的实例功能。这样一来,代码的实例和抽象都逻辑清晰,需要修改时根据其中的逻辑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实现了代码的简练、易维护、易扩展和复用的特点。

       简单工厂模式的UML图:

设计模式第一站---简单工厂模式_第1张图片

设计模式第一站---简单工厂模式_第2张图片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该模式中主要包含下面3种角色:

           1.工厂(Creator)角色

                它是工厂模式的核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势力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的对象。

           2.抽象(Product)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3.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是该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一般来讲是抽象产品类的子类,实现了抽象产品类中定义的所有接口方法。

简单工厂模式分析: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有一个专门的类来负责创建实例的过程,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实例化一个恰当的对象。也就是说,把产品看成是一系列类的集合,工厂类就用来产生一个合适的对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如果简单工厂模式所涉及到的具体产品之间没有共同的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接口来扮演抽象产品的角色;而如果具体产品之间有共同的逻辑,那么我们就必须吧这些共同的东西提取出来,放在一个抽象类中,然后让具体的产品继承抽象类。为实现更好的复用目的,共同的东西总是要抽象出来的。

简单工厂模式的使用场景:

   制作一个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计算器,那么按照简单工厂模式来设计的话,就有计算器客户端、简单工厂类和运算类三个,如下图:

  设计模式第一站---简单工厂模式_第3张图片

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工厂类是整个模式的关键所在。它包含必要的判断逻辑,能够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根据工厂类去创建所需的实例,而无需了解这些对象是如何创建以及如何组织的。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缺点: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这就直接导致一旦这个工厂出了问题,所有的客户端都会受到牵连;而且由于简单工厂模式的产品室基于一个共同的抽象类或者接口,这样一来,但产品的种类增加的时候,即有不同的产品接口或者抽象类的时候,工厂类就需要判断何时创建何种种类的产品,这就和创建何种种类产品的产品相互混淆在了一起,违背了单一职责,导致系统丧失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简单工厂模式违背了“开放封闭原则”,就是违背了“系统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的原则,因为当我新增加一个产品的时候必须修改工厂类,相应的工厂类就需要重新编译一遍。
        总结一下:简单工厂模式分离产品的创建者和消费者,有利于软件系统结构的优化;但是由于一切逻辑都集中在一个工厂类中,导致了没有很高的内聚性,同时也违背了“开放封闭原则”。另外,简单工厂模式的方法一般都是静态的,而静态工厂方法是无法让子类继承的,因此,简单工厂模式无法形成基于基类的继承树结构。

   以上就是我对简单工厂模式的一个理解,如有不对欢迎大家帮我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