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淡淡的失望——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作为一个河南人,《一九四二》成了今年必须去看的电影。可是看过之后,我却有一丝淡淡的失望。

 

        电影的开头是一段河南话旁白:“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家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天灾,人祸,战争,造成了三百万河南人的死亡。作为一个河南人,看到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被搬上了大荧幕,我真的很欣慰。

        不知道是不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期望过高,总之我觉得这部片子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

        首先,电影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以致于搞的线索凌乱。举个例子,我觉得张涵予和那个美国神父就是多余的。把他们两个人的戏份完全删除,不影响电影的整体情节。如果我是导演,我会聚焦东家老范一家的先逃灾后逃荒的经历当成唯一的主线。通过他们这样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来表现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河南人所遭受的苦难。同样是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就是通过谷子地一个人的经历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以及一个人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为了给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的生死兄弟正名的无力坚持。《唐山大地震》也是通过一家人的经历来表现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渺小与无助,以及灾后生活的顽强。可是,不知道是剧本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一九四二》却是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其次,《一九四二》的题材是可以在片子中深度挖掘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因为在那样的情况想,人的生存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在这个时候,人的真正本性会暴露无遗。可是电影却没有在这方面有太多建树。其实片中有很多情节都可以拍的更深入,进而成为电影的“泪点”。比如,瞎鹿卖孩子,花枝与两个孩子的生死离别等等。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星星的转变。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进过学堂。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副进步青年的模样,要上前线或者去护校;到后来为了给刚生了孩子的嫂子补营养而让人杀了自己带了一路的心爱的猫咪,并冷冷的说了句:我也要喝猫肉汤;再到后来为了一块饼干而亲家里的长工栓柱;最后为了自己有条活路,也为了给父亲和小侄子换点儿粮食而愿意卖身为妓。她的每次转变都是苍白无力的!就像一部运行精确的机器,到了该转变的时候就直接转变了。电影对于她内心的挣扎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现。虽然在当时的极端条件下,生存已经超越了一切而成为了首要问题。可是作为一个读过书的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做出上述那些决定的时候,肯定是会有一些思想斗争的。可是在电影里,这些完全被忽视掉了。还有,就是东家老范在到达潼关发现自己无意中把孙子给闷死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他的悲伤。他只是大喊了一声:到了陕西了,我却把你给闷死了!在他的眼中甚至没有眼泪。虽然一路上他已经看惯了死人,也许他已经麻木了。可是那个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了啊。而且那也是他家唯一的香火了。在中国这个如此重视香火的国家,老范在失去了他家唯一的男性后代后,竟然只是大喊了一声,这太说不过去了。这里应该是电影放置催泪弹的地方,可是很遗憾,我并没有被感动。

        在看《一九四二》的时候,电影院里竟然时不时的传出笑声。我觉得,如此沉重的题材,里面没有泪点却有笑点,这是电影失败的地方。

 

        不管怎样《一九四二》都是冯小刚到目前为止拍的最好的电影,至少不像《唐山大地震》那样充斥着生硬的植入广告,也不像《集结号》那样有情节上的硬伤。在我看来,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这次冯小刚给大家讲了一个好故事,但是他想讲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泛泛而谈,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冯小刚是国内最成功的导演。但是他的特长是拍商业片。他曾经放出狂言:拍什么都赚钱,他是独孤求败。确实,他的每部片子的票房都很好,他也有狂妄的资本。而这正是他的局限性所在:拍电影必须要赚钱。于是乎,《一九四二》里就有了两个奥斯卡影帝来打酱油。他们两个是我在国产电影里里看到的最大牌的绿叶。很明显,他们两个出现在《一九四二》里就是为了电影的国际发行,也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冯小刚不像张艺谋和陈凯歌那样是科班出身,他也从来没有在国际上得过什么奖项。但是这不影响他有巨大的野心。他想自己拍的电影既能赚大钱又能兼顾艺术性。这从他拍《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这样的电影就能看出来。可是,他似乎并没有把自己所有的精力与心思都放在拍好电影上。在我看来,他在拍电影的时候,有不少的心思都放在怎么让电影更赚钱上面去了。所以说,他拍的片子总会给观众留下一些遗憾。

 

        总之,《一九四二》算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它仅仅是让我了解了我的家乡河南当年所遭受的巨大不幸而已,而没有带给我感动和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丝淡淡的失望——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