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的中国人可能购买智能手表
谷歌用Android Wear给出了它认可的智能手表的样子,并给出当你一天掏125次手机时就会想要这样一个设备的结论时,你是否考虑买上一个试试看?
如果你在今年买了一块,恭喜你有可能引领潮流。分析机构NPD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有1200万块智能手表将由中国消费者购买,接近中国总人口的1%。不过,与你手上的时尚腕表相比,它也许只是一块缩小尺寸的手机,串上了一条不怎么名贵的链子。
生产它的厂商可能来自深圳某个不知名的加工厂,而产品设计可能被很多厂商共用。在卖给你之前,有人给它起了个洋气的名字,或在众筹网站露下脸,或者了个知名投资者给产品做背书。
这就是智能硬件市场的现状:一个先锋的想法,不太成熟的市场需求,被高估的市值,和一群怀揣梦想或盲目跟风的创业者。好在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入场,行业重塑或将开始。
一市场格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虽然2012年谷歌眼镜着实火了一把,但是2013年才是消费者能够看到可穿戴进入市场的一年。今年,可穿戴设备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主要仍集中在健康和通信领域。
此外,汽车可以被看做是放大了的或者是把人包起来的“可穿戴”设备。2007年国家开始政策扶持,无奈受制于与技术水平和网络的问题,车联网在2014年才有了新的发展,在“端、管、云”三大系统上得到了质的飞跃。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分析机构或从业者可以准确地给出当前的市场规模判断。其原因是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极大地泛化,一些联网设备或是改变了形态的终端产品,也以“智能硬件”的名义重新包装宣传。
因此,只能综合多方分析机构的预计得出如下结论:2014年使用中的可穿戴设备数量将达到1.83亿部,同比增长100%。到2018年,全球使用中的可穿戴设备将达到5.61亿部。
值得警惕的是,这一市场短期内或出现泡沫爆发。与此前的DVD、LCD电视、智能手机等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类似,因为巨头的入场,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泡沫释放的空间被锁定在2016年,市场会急剧降温,但2018年后市场会再度回到增长,爆发期却不会再出现。
二泡沫成因:需求不准确,摸石头过河
虽然十多年前一些产业先锋曾把MP3做成了眼镜的样式,但目前这一批智能硬件风潮兴起于苹果将出智能手表iWatch的传言之后。与此前不同的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对于其他设备的“智能化”普遍热衷。但是这个产业概念先行也将导致泡沫的存在。
以下是智能硬件市场泡沫形成的几种可能的原因:
1.对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不够精准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甚至是智能钢琴,几乎能想到的产品都逐渐被冠以“智能”。与智能手机因其计算能力提升带来的智能化不同,这些产品智能化往往与消费者需求脱节,其中一些是工业设计师“头脑风暴”出来的产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智能手环,因为其基本的记步功能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实现,所以被替代已成必然。
2.缺少可以复制的成功案例
以智能手表为例,虽然早就有管苹果iWatch的传言,但是苹果到目前还没有公布产品的任何细节,跟风者却如过江之鲫。同样的案例也出现在智能家居的一些产品上。他们的特点是,因为缺少成功的案例,国内硬件制造产业链的优势就没有办法发挥,所以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智能硬件产品大多功能生硬,对用户体验是很大的伤害。
3.创业者素质准备不足
目前,智能硬件的从业者主要有两部分人组成。其中,从传统硬件制造出身的人,他们大多愿意打磨产品,但对于互联网软件应用以及用户体验上准备不足,产品特点也更加机械化;另一批则是互联网出身,他们往往能够更好找到用户的需求,并擅长互联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对硬件以及供应链掌握不足,使得他们的想法无法落地,进而延误上市时机。
4.周边产业作用没有发挥
与智能硬件创业同步兴起的是周边产业,如孵化器、众筹平台,以及垂直媒体。不过,这些周边产业亦如智能硬件创业者,他们并没有看清产业的未来,而盲目进入。以众筹平台为例,他们大多沦为智能硬件的广告营销平台。主要原因是产品过多但质量不足,创业者又不断跳票,使得敢于尝试的用户逐渐失望。在一些众筹平台上,个别智能硬件项目甚至仅有个位数的参与者。设置的金额也从个位数到上万,难以吸引普通用户。
5.资本盲目占位无益发展
目前对智能硬件投资仍有一定的弊端,原因是前期投入大、收效慢,从理念到落地商业化时间周期也更长。目前在这一领域活跃的投资者相信只要前期广撒网就能有所收获,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众多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仅涉及天使轮或者Pre-A轮,但是B轮却很少。
三前景挑战:产品与责任心都太粗糙
细心就会发现,目前很多智能硬件产品从概念提出,到产品落地,进而上市销售,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十不存一。创业者或因为低估生产难度,或因为资金难以为继,他们的创业并不如互联网那般容易。事实上,泡沫危险眼下已经有所体现:
1.市场没有做起来就被毁坏
一个良性的行业应该小幅起步,加入者贡献新的思考,并将产业做大。但在智能硬件行业,这个逻辑并不存在。取而代之,不断有新的产品出来,沿用老产品的生产解决方案,而创新产品刚刚崭露头角,就有跟随者推出相类似的产品。
这在深圳硬件制造业颇为普遍,其原因与其历史背景相关。这些企业往往经历了过去MP3到山寨手机的生产历程,当中低端智能手机价格不断降低时,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转型生产智能硬件就是一个好方式,因为可以利用其原有的产能。但他们缺乏对产品和行业未来的思考,使得整个行业尚未发展,就遭遇血腥的价格和规模之争。
2.体验差,损伤用户
价格和规模之争带来的最大的伤害就是产品的粗制滥造,进而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尽管产品初期的确需要不断打磨,以更加贴近用户需求,但用户不应该成为产品体验差的受害者。不成熟就推向市场,本身就是对用户不够负责的表现。此外,一些硬件创业者对研发周期的控制不足,导致产品跳票、推迟上市成为这一行业的普遍现象。
3.概念先行,产业链难以凝聚
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目前来看仍有一定的使用场景,但智能家居却仍处于概念阶段,原因是产业链难以打通,各方仍在为自身利益争取话语权。
结语巨头团结小伙伴
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用户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巨头进入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已成必然。谷歌发布Android Wear后,智能手表的发展路线逐渐清晰,其所应该配备的功能也成为产业共识。如果10月苹果如期发布iWatch,那么对智能手表的定义将更加明确。虽然巨头的动作会影响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但也有助于市场催熟,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
与此同时,巨头基本上不会垄断全部产业链各个环节,开放平台将是创业者的机会。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提出的方案来看,其将开放自身的平台能力给开发者,这有助于小型创业团队在前期的发展,尤其是有着硬件背景的团队。
从组件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来看,电池模组、生物感应识别、无线充电未来市场将会因智能硬件发展而受益。举例来说,生物识别凭借其安全性好、简单方便成为智能穿戴最佳的身份认证方式。
整体而言,智能硬件产业正处于发展孕育期,所以应当期望产业链上下游能够通力合作,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产品。
(本期分析师: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