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超级表格的创始人,现在为这个产品设计架构和产品定位。
我的本科专业是教育学,硕士专业是市场营销。
在大学时没有上过计算机课程。毕业后开始自学计算机,做程序员,直到现在创业。说说我的10年编程之路吧。
其实我骨子里是理科生,在小学时晚上跟着我妈去邻居家串门时,她背着我弟弟,我拿着《自然》(小学发的书),自己在一边看书。
初中时,我对物理学无比兴趣,甚至在家里弄了一间“物理实验室”,做电力试验和天平什么的。我们家很大,有足够多的房间任我处置,父母不管。
我的初中学习成绩刚入初一排在班上二、三十名,半期考后变成第一,直到初三都没有丢过。可惜,报考志愿时,我的人生第一个拐口出现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报考师范类学校,而不是普高。我也不例外。为此,我花十年时间去纠正这个方向。后来我回想,如果我进入县一中,我一定可以在毕业时进入前5名,而我们县一中每年考上北大和清华都有十来个之多。当然最后我转了很多弯考了北大研究生。
上了师范,我没有像大部分学生那样已经放弃了进取(因为毕业工作已经有保障)。三年时间我依然保持全班第一名。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全校毕业生1-2名的大学报送名额。毕业时我和另一个学生如愿被保送上大学。但没有任何理科专业让我选择(其实我当时还想报考音乐系,还差点选择了体育系。这是另外的故事),只有几个文科专业供选择。我不得已选择了一个文科专业。
四年大学,我基本不学专业课程,时间花在了学英语学日语、看相对论,退学休学跳级,在校外做生意(钟点旅社,服装贸易等,还被辅导员勒令写3000字的检讨书)。
大学毕业,有国家分配的工作。按当时人们对铁饭碗的依赖和当下对公务员的向往,我当时的决定不可思议。也是班上唯一一个放弃公职自谋职业的毕业生。直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放弃时依稀有对未来的不安感。我的户籍也因此在掉在空中(调离了大学,却没去分配单位报道),身份证过期都无法办理。5、6年后才落地。
至此,没有接触任何计算机相关。
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国际学校,为去美国的当地人(大都偷渡出国)教授英美概况、美国历史。期间,开始了我的原始兴趣: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学习编程。三个月后,学校财务室知道后让我帮他们写几个程序管理学生信息、交费信息。特别欣慰,我离开这个学校后,在北京三五年了他们依然在用我当时学的程序,还让后续维护者咨询我。这让我想起京东的刘强东提到,他以前为单位写的程序,直到他创办京东后依然在运行中。
我学的第一个编程语言是foxbase,后来是Visual Foxpro。其实虽然我大学学的是文科,但学编程对我并不难。我在中学时甚至给大概是叫《物理通讯》的杂志投稿,阐述我发现的“左手定则”与什么本质上的原理一致性(名词记不清了)。更无须说我在大学期间看相对论的书。相对论中那个时间与运动速度的公式,我当时能默写。现在记不到了,只记得另一个相关公式E=MC2(对吗?我就不查了)。
2年业余编程后,我应聘上了一家专业软件公司,开始了我的程序员生涯。先后在两个软件公司工作,先学习使用Delphi、MSSQL Server,后来学习c#.net、XML。尽管身份从程序员、项目经理到产品经理,但写程序很少完全中断。中断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全球最大saas供应商(ZOHO)的中国区运营中心负责产品运营。利用我的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为中印双方提供工作协调、产品策略、市场营销工作。
直到2011年,我的创业欲望不可抑制,开始IT外包业务创业。
2013年,我决定离开外包业务,开始第二次创业。我要做自己的产品。为此,重新拿起那支写程序的笔…
超级表格…诞生了。她还是1岁的小孩。这次做产品,面对垄断全球二三十年的Excel和势不可挡的Google docs,我是超级表哥。当然我们不会傻傻与他们硬碰硬,找到他们的软肋…Excel已经麻木了。
期间,我学习了php、mysql、javascipt、jquery。直到这次创业,我才独立设计程序架构、MVC(更早以前没有这个概念)、各种类和接口。以前在软件公司时,有更牛的人负责架构。那时虽然不是自己负责架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如何设计一个开发平台已经有很深的印象。这些都为自己创业时设计架构打下了基础。
如今我虽然是公司的CEO(世界上最小的官好不?),但依然保持程序员的好奇之心。用软件编程保持思维训练,用设计程序创造用户产品。当然作为创业者,我明白我要做的是一家企业。除了做产品,要研究产品定位、商业模式、盈利途径、融资策略。也许幸运的是,我是一名“非典型程序员”。大学时做生意的经历、我的台湾导师(她叫黎怡兰,台湾“第一女CEO”)给我的营销理念、运营ZOHO产品的经验都给了必要的帮助。
程序员,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