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cGIS10.1版本之前,如果你的数据是存储在ArcSDE里面,而且已经进行了版本注册,如果你想再对 已经建立好的拓扑对象进行修改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先将你的数据反注册,然后再修改拓扑属性,然后再注册,可见这样做是非常麻烦的,特别是当用户必须要使用版本数据进行记录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现在有了ArcGIS10.1这个问题好办了,前面所有的问题都显得很简单,不需要反注册就可以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ArcToolbox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将拓扑错误和拓扑例外导出为普通要素类的工具,
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对这些拓扑错误进行记录分析了。
在使用同步复制过程中,用户最大的担忧就是我的数据如果在同步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作为技术支持人员我们也感到这块出现问题太不好处理了,如果出错只能重新来了,并没有什么途径来查询错误的原因。在ArcGIS10.1这块有所改进,系统添加了对同步复制的日志文档,这个文档可以分不同的记录精细度来记录相关的信息。
在桌面加载Distributed Geodatabase 工具-Options
大家可以看到我可以设置日志的级别,然后大家看看日志情况,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CheckOut操作,查看这些日志如下:
<ReplicaMsgtime='2011/8/11 16:48:58' type='LOG_MESSAGE_TYPE_INFO1' code=''elapsed='0.000217 mins' method='CheckOutMessage' objectClassName=''replicaName='MyCheckOut'></ReplicaMsg> <ReplicaMsgtime='2011/8/11 16:49:02' type='LOG_MESSAGE_TYPE_INFO2' code=''elapsed='0.070650 mins' method='ExtractSchemaAndData' objectClassName=''replicaName=''>ExtractSchemaAndData</ReplicaMsg> <ReplicaMsgtime='2011/8/11 16:49:03' type='LOG_MESSAGE_TYPE_INFO2' code=''elapsed='0.006983 mins' method='CreateFeatureClass' objectClassName='SDE.ZD'replicaName=''></ReplicaMsg> <ReplicaMsgtime='2011/8/11 16:49:03' type='LOG_MESSAGE_TYPE_INFO2' code=''elapsed='0.000283 mins' method='CopyData' objectClassName='ZD'replicaName=''>ZD - 3 loaded</ReplicaMsg> <ReplicaMsgtime='2011/8/11 16:49:03' type='LOG_MESSAGE_TYPE_INFO1' code=''elapsed='0.002717 mins' method='Register CheckOut' objectClassName=''replicaName='MyCheckOut'></ReplicaMsg>
其实从这些日志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Checkout的操作步骤:
根据这些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神秘的同步复制(one way、two way)一步步的操作过程
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哪一步出现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几何网络方面在Data Mangement Tools上面添加了一组几何网络的GP工具。
提供了一下这些新的函数,不解释了,从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