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导论 9.1-1 求第二小元素

一、题目描述

证明:在最坏情况下,利用n+ceil(lgn)-2次比较,即可得到n个元素中的第2小元素。(提示:同时找最小元素)

二、常规方法

使用两次for循环,分别将数组从前往后扫描。
第一扫次扫描过程中,不断记录和更新当前情况下的最小元素。
第二次和扫描过程中,不断记录和更新当前情况下的第二小元素。
伪代码如下:

Int min = array[0], minId = 0;
FOR i in [1, n), i++
DO
    IF (array[i] < min)
    DO
        Min = array[i];
        minId = i;
    DONE 
DONE
Int secId = ( minId = 0 ? 1 : 0 ), sec = array[secId];
FOR i in [secId+1, n), i++
DO
    IF (i = minId) CONTINUE
    IF ( array[i] < sec )
    DO
        Sec = array[i];
        secId = i;
    DONE
DONE

三、常规方法的比较次数

第一个循环过程中,每次循环内部的比较次数为1次,循环次数即扫描的元素个数为n-1,因此比较第一次循环过程的次数是n-1。
第二个循环过程中,每次循环内部的比较次数也中1次,循环次数即扫描的元素个数为n-2(去去掉了最小元素),因此比较第二次循环过程的次数是n-2。
常规方法的比较次数为(n-1)+(n-2),即2n-3次。

四、方法改进一

在第一次循环求最小元素的过程时,对元素内容一无所知,因此n-1次的比较是必要的,难有优化空间。
在第二次循环求第二小元素的过程时,对元素的内容不再是一无所知。如果充分利用第一次循环所得到的信息,也许可以省掉第二次循环中不必要的比较。
本次优化的重点在第二次循环。

五、第一次循环的可用信息

原理:
如果 a > b 且 b > c,那么不需要经过a和c的比较就可以知道 a > c。
信息1:
假设数组中的元素为a, b, c, d, e, f, g … 。
当扫描到元素d时,最小元素为c,可知 a > c, b > c, d > c。
当扫描到元素e时,最小元素变为了e,可知 e > c。
那么 a > c > e, b > c > e, d > c > e,
a,b,d不可能是第二小元素或最小元素
c是第二小元素,e是最小元素
信息2:
接着上文继续扫描,当扫描到元素e时,最小元素为e,结论如上。
当扫描到元素g时,最小元素仍为e,可知f > e, g > e。
那么a > c > e, b > c > e, d > c > e, f > e, g > e
a, b, d不可能是第二小元素或最小元素
c, f, g有可能是第二小元素,e是最小元素

六、根据第一遍的可用信息作第二次循环

假设已经作过第一次扫描,找到了最小元素,为e,现在要充分利用第一次扫描的信息作第二次扫描。
这一次,我们并不是对除了e以外的所有元素扫描,而是只选择其中一部分。选择的依据来自于上一节的内容。
我们大胆猜测,第二小元素的候选值是那些在第一次扫描过程中与e做过直接比较的元素。
证明如下:
1. 在第一次循环的过程中,第二小元素一定与最后元素e直接比较过。
证明:
第一种情况,在数组顺序中,第二小元素在e之前出现
在出现之前,第二小元素一直都是被当作当前状态的最小元素,遇到e之后,因为与e比较失败,最小元素才变成了e。
第二种情况,在数组顺序中,第二小元素在e之后出现
e会与后面的每一个元素直接比较。
2. 没有与最小元素e直接比较过的元素一定不会是第二小元素
证明过程与1相反,略。

七、方法改进一的伪代码

第一次扫描的比较没有改变,只是每次比较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第二次扫描的时候知道某个元素曾经和谁做过比较。

Int min = array[0], minId = 0;
FOR i in [1, n), i++
DO
    IF (array[i] < min)
    DO
        Min = array[i];
        minId = i;
        QUEUE[i].PUSH(min);
    ELSE
        QUEUE[minId].push(array[i]);
    DONE 
DONE

第二次扫描时,仅取出最小元素所对应的队列元素做比较

Int secId = QUEUE[minId].ELEMET(0)
FOR i in [1, QUEUE[minId].size), i++
DO
    IF (QUEUE[minId].ELEMET(i) < sec )
    DO
        Sec = QUEUE[minId].ELEMET(i);
    DONE
DONE

八、方法改进一的比较次数

第一次扫描的次数仍然为n-1,主要差别在于第二次扫描。
第二次扫描也是FOR循环,每次循环内部的比较次数是1次,总的比较次数取决于 队列中元素的个数。假设个数为m,那么比较次数为m-1。
为了计算m,我画了这样一个图。叶子结点为数组中的元素。没有标字母的节点表示其它两个孩子结点的比较结果。画出这样的图,任假设一个结点为最小元素,都能很清晰地看出其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算法导论 9.1-1 求第二小元素_第1张图片
我们取两种最极端的情况:
假如最小元素为A,那么其队列中的元素为B, C, D,3个元素
假如最小元素为D,那么其队列中的元素为A, B, C中的最小值,1个元素。
结论,方法改进一的比较次数最多为2n-3,最少为n-1,取决于最小元素所在位置。

九、方法改进二

虽然方法改进一相比于常规方法是有了改善,但最多比较次数仍然需要2n-3次,未达到题目所要求。这次我们方找最小元素的过程入手。
上文已经说过,求最元素的过程到少要经过n-1次比较,这一点是难以改变的。但我们仍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次遍历方式,使留给第二次遍历更多有用的信息。尽量让每个元素与其它元素的比较次数平均化,这样,当任意一个元素成为最小元素时,它的队列的元素个数都不会太多。仍然以上文的图为例:
算法导论 9.1-1 求第二小元素_第2张图片
方法改进一的第一次遍历可以画成这一样的图,数组中的每一元素是这个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假如某一个元素是最小元素,那么它的队列的元素即该叶子结点的高度。只要将树平均化,如下图所示,保证每一个叶子的高度都不会太高,那么每个元素对应的队列都就不会太大。
算法导论 9.1-1 求第二小元素_第3张图片

十、方法改进二的比较次数

方法改进二的伪代码比较复杂,请大家直接阅读源代码。
对于第一次遍历,比较次数仍为n-1。
对于第二次遍历,比较次数取决于第一次遍历转化生成的二叉树的高度h。
将二叉树平均化以后,树的高度为h= ceil[lgn]。
结论,方法改进二的比较次数最多为n+ ceil[lgn]-2。

十一、代码

产品代码
https://code.csdn.net/mishifangxiangdefeng/exerciseforalgorithmsecond/tree/master/src/chapter9/Exercise9_1_1.cpp
测试代码
https://code.csdn.net/mishifangxiangdefeng/exerciseforalgorithmsecond/tree/master/tst/chapter9/Exercise9_1_1Test.c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导论,9-1-1,求第二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