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可以报告带宽,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Iperf在linux和windows平台均有二进制版本供自由使用。
Iperf was developed by NLANRDAST as a modern alternative for measuring maximum TCP and UDP bandwidth performance. Iperf allows the tuning of various parameters and UDP characteristics. Iperf reports bandwidth, delay jitter, datagram loss.
Iperf使用方法与参数说明
参数说明
-s 以server模式启动,eg:iperf -s
-c host以client模式启动,host是server端地址,eg:iperf -c 222.35.11.23
通用参数
-f [kmKM] 分别表示以Kbits, Mbits, KBytes, MBytes显示报告,默认以Mbits为单位,eg:iperf -c 222.35.11.23 -f K
-i sec 以秒为单位显示报告间隔,eg:iperf -c 222.35.11.23 -i 2
-l 缓冲区大小,默认是8KB,eg:iperf -c 222.35.11.23 -l 16
-m 显示tcp最大mtu值
-o 将报告和错误信息输出到文件eg:iperf -c 222.35.11.23 -o ciperflog.txt
-p 指定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或客户端所连接的端口eg:iperf -s -p 9999;iperf -c 222.35.11.23 -p 9999
-u 使用udp协议
-w 指定TCP窗口大小,默认是8KB
-B 绑定一个主机地址或接口(当主机有多个地址或接口时使用该参数)
-C 兼容旧版本(当server端和client端版本不一样时使用)
-M 设定TCP数据包的最大mtu值
-N 设定TCP不延时
-V 传输ipv6数据包
server专用参数
-D 以服务方式运行ipserf,eg:iperf -s -D
-R 停止iperf服务,针对-D,eg:iperf -s -R
client端专用参数
-d 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测试
-n 指定传输的字节数,eg:iperf -c 222.35.11.23 -n 100000
-r 单独进行双向传输测试
-t 测试时间,默认10秒,eg:iperf -c 222.35.11.23 -t 5
-F 指定需要传输的文件
-T 指定ttl值
应用实例
使用 iperf -s 命令将 Iperf 启动为 server 模式,在客户机上使用 iperf -c启动client模式。
iperf –s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00 KByte (default)
------------------------------------------------------------
iperf -c 59.128.103.56
上面使用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默认设置进行测试
iperf -s -w 300K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300 KByte
------------------------------------------------------------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设定报告间隔为2秒,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TCP窗口都开到300KB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n 1000000
测试传输约1MB数据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t 36
测试持续36秒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n 10400000 –d
测试双向的传输
iperf -c 59.128.103.56 -f K -i 2 -w 300K –u
UDP测试
其中 -i 参数的含义是周期性报告的时间间隔(interval),单位为秒;在上面的例子中,表示每隔2秒报告一次带宽等信息。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izzywu/archive/2009/04/15/40756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