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ECMALL VS (TAOBAO/天猫)的商业模式
这里用一个开源系统和淘宝/天猫比较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他们的业务架构的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电商业务模式。
1、多用户商城这个业务模式是当前B2B2C整个行业的一种常态。ECMALL和淘宝都算是这方面系统的代表,但是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一种是担保交易的业务模式,一种非担保的业务模式。
2、非担保的这种模式是ebey这个电商老大的阶段性运营模式,淘宝当年也就是通过担保交易模式在交易量上彻底的打败了ebey,当然也有人说淘宝是通过免费策略打败了ebey,这里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两种模式的核心区别“担保!”
3、在国内担保模式的多用户商城和非担保模式的多用户商城应用场景较多,很多公司可以通过一些线下签合同的操作手法达到相同的商业目的。不过人力成本不可同日而语
二、共性
1、都是为卖家提供了一个销售渠道
2、都是以收取卖家费用为核心的盈利手段。手法不同,大部分都是按照效果付费
3、都提供了在线交易的能力(有的B2B公司到现在也没提供这类功能,更像是一个分类信息汇总站点)
4、都可以开发一些针对卖家提升曝光度以及排名的方式的服务作为核心的赢利点
5、都是靠广告和搜索引擎营销等手段提升整个站点的知名度,进而提升整个站点的卖家销售份额的提升
三、特色
(一)、担保模式
1、买家购买产品不直接付费给卖家,而是付费给平台。等待交易正常结束后,卖家才可以申请提款
2、提供了仲裁服务,当交易出现争执的时候,平台作为仲裁方进行仲裁处理
3、平台除了提供常规的产品服务外,可以对交易进行按照效果扣费(典型如敦煌网和中国制造商)。但是也有针对交易不收费的:例如淘宝(但是如果你现在在淘宝开店,不购买淘宝的任何服务,那么你的销量可能不够支撑你的资源投入。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你调用支付宝接口是要被扣掉手续费的)
(二)、非担保模式
1、买家购买商品直接付费给卖家、平台只是记录整个交易的记录
2、当买家和卖家出现争执的时候,平台很难作为仲裁方强制进行仲裁(不掌握现金流就没有话语权)
3、如果想对交易的效果进行扣费,只能通过市场团队和卖家签订的协议进行结算。人力成本投入较大。(在团队初期订单量不是特别大的时候,这样做成本较低。但是订单量较大的时候,就很难维持了)
四、总结
1、总的来说不同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交易产生后现金流向以及监管。
2、对于电商运营团队来说业务系统的设计还是取决于商业模式
3、担保模式需要在程序上以及电商运营团队上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需要在程序的电子化上做更加深入的控制。整个平台的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
4、对于ecmall这套开源系统所能承载的业务压力,个人没有较详细的数据进行支持。而且它是PHP开发的,从人力成本和将来转型成大型电商上都有较大的瓶颈。毕竟国内大型电商的人才储备都在java这方面,从成本以及解决策略上有很多现成的可以借鉴--又踩PHP的开源系统一脚,我自己感觉不是很厚道。因为在国内我真没找到JAVA对应的开源系统...
5、登高一呼:有想自己做开源的电商系统的朋友,可以一起沟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