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飘飘白云的博文(http://www.cnblogs.com/kesalin/archive/2012/06/17/seven_habits.html )
转载由来
这周参加中国计算机协会(CCF)举办的“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7月6日-12日),明天就要结束了,需要写一篇总结作为结业报告。在回想这几天在课堂听讲、在餐厅与陈道蓄老师交流的方方面面,不断思考,逐步沉淀到“教育本质”上来。
陈老师的一些主要观点:“学生不学,主要是我们教得太多”(咀嚼好的米饭能够吃得香吗?),“课时太多占据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我们不应该思考怎样增加课程学时,而是换个角度,现有32学时的课程,是否能够使用16学时而不减少内容),“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重基础,轻技术”(如物联网专业,应该是重视学生对计算机与通信的思维培养,而非简单的拼凑出若干门计算机课程与通信课程,类似与翻译的角色,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和计算机与通信专业的人顺利沟通)……【注1】
除了课堂教学,优良的培训环境(北京怀柔区红螺园饭店,离市区坐公交车需要2个小时),让学员与老师能够专注交流。所以早中晚的餐桌交流成为了保留节目。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尽可能与陈老师同桌(即使自己开始已经做好,但陈老师在另外一桌的话,也主动搬过去;第一晚的聚餐也是如此,和陈老师、李晓明老师、马殿富老师、高小鹏老师等同桌)。罗斯福总统有“炉边谈话”,这次有“餐桌交流”,几乎每次交流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甚至长达一小时。
餐桌交流,非正式而轻松,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注2)。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陈老师的学者风范,同时对以前一些很疑惑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如上文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基础与技术之辩),也对如目前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有了一些了解(注3,注4)。其实在校大学生与教师,学生可以认真了解一下一个“合格的工科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哪些;而教师,则可以思考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使用什么方法。
从上图的“工程教育认证”中七项指标,联想到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出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八大目标:1.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2. 批判性思维能力;3. 道德推理能力;4. 公民意识; 5. 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 6. 全球化素养; 7. 宽广的兴趣与知识面;8. 就业能力。在目标较为清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思考应该使用怎样的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来达成目标。
再从本科教育联想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与博克提出的教育目标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唯有在年少时培养优良的习惯,才能够为以后的人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界定了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注5)
注1:部分观点非陈道蓄老师原话,由本人整理,不完全代表陈老师观点。
注2:或许高尔夫球运动也是同理,在大自然舒缓的节奏下,利用高尔夫运动的介质,开展轻松的交流,促成商业合作。而且这时候沟通的效果最佳,只要思考一下放松时自己接受他人观点,对比会议室接受他人观点中难易程度对比即知。
注3:有重复,但可以相互补充(1)陈道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方法与标准;(2)2-陈道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3)陈道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上海-20130825;(4)工程教育与华盛顿协议;
注4:其他陈道蓄老师的观点,(1)软件工程的软实力-陈道蓄;(2)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2004,比较老)
注5:侯定凯. 作为一种信仰的本科教育——评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 [J]. 复旦教育论坛, 2008(5):23-27.
————————————————————————————————————————————————————————————————
最近托张迪同学的福,重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请点击链接查看豆瓣介绍),2008年7月我曾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篇日志中推荐过此书,再次向大家推荐之。 这本售价不到12元的小书,绝对值得花一两包烟钱,一块面膜的钱买来阅读与收藏。 张迪同学曾经的公司给员工人手配备一本,让我很敬佩这家民营公司。如果用7个习惯的话来分析,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正是在运用习惯四:双赢的思维在管理员工,员工自身成长了,自然不愁公司不成长。
习惯 一:主动积极(BE PROACTIVE)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受害者角色,不怨恨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主动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N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处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创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用的使命、原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情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习惯四: 双赢思维(THINK 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筐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人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其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当我们舍弃回答问题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收到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已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综合综效(SYNERGIZE)
综合综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础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七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习惯提供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系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作者认为人的成长分三个阶段,并在这三个阶段中不断重复习惯七:不断更新成长。
依赖期:在生活,精神上依赖于他人。以“你”为中心,你为我的生活负责,你为我的得失成败买单,这个“你”可以扩大为外部环境;
独立期:生活自理,思想独立。以“我”为中心,我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我可以靠我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相互合作,形成1+1>2的效应)。以“我们”为中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共创伟业。
这七个习惯的前三个对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的转变非常重要,它们共同影响 个人领域的成功: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想不想的问题;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哪个方向目标的问题;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如何实施的问题;
真正独立的品德能够让我们行事主动,摆脱对环境与他人的依赖。我多么希望在毕业之前我们大多数个体能具备这样习惯思维,可惜的是咱们的教育系统(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实在有点问题。至少我在毕业时是没有达到独立的,反而在毕业之后花了数年的时间来褪去学校教育养成的很多不良依赖思维习惯。
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所以即便达到个人领域独立的水准,我们还需在融入社会之中,而后三个习惯正是针对这个话题的,它们对从独立期到互赖期的转变非常重要,它们共同影响公众领域的成功:
双赢思维:人际交往的指导原则,输赢才能利益最大化,信任持久化(老顾客就是这样的例子);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交流原则,有洗耳恭听,却无闭嘴请听这样的成语,古人也非常明白学会聆听的重要性;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如果我们具有双赢的思维,又能聆听各方的声音,那我们就能充分合作,开创创造性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