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1年 人生第二次跳槽的感悟

工作11年 人生第二次跳槽的感悟

一:喷一下外包行业

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苏州,第一家公司是日资外包企业,当时是我的一个朋友帮我介绍进去的,做外包,用Cobol语言开发,做了半年多,苦于天天要学日语感觉不是太适合自己,跑路了,那个时候我才正是工作了8个多月,于是跑到第二家公司,还是外资外包企业好处是不用再学日语了,于是2005年5月份就我到了第二家公司,一干就是十年,自己也从当初的菜鸟变成资深码农,做了不少项目、改了不少BUG、见过了职场中的人来人往、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深深的感到做为程序员真的是外包穷三代,码农毁一生

明天自己就要去新公司报道了,还是外资,还在苏州,这次是一家创业型的外资企业,还是去做码农非外包。你问我工作11年了,干过那些项目,我可以说上一堆,用过那些技术,我也能讲上几天,问我负责过那些模块,我也是一清二楚,但是问我主导设计过什么平台架构与系统,我说没有,也没机会。上周辞职离开公司,在家里这几天自己也思考过,无论哪个行业,在顶层的公司与团队总是主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IT行业这点特别明显,一些顶层的公司制定行业标准与语言规范,产生出各种开发框架与第三方库,而大多数的程序员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这些语言规范与框架,只要那些顶层的公司与行业制定者想改变游戏规则,多数程序员又不得不再一次埋头苦学,这点在软件外包行业尤其明显。如果不早点明白这点,注定要当一辈子的码农,而外包就是就要让程序员当一辈子的码农,死在一堆应用框架与API上。因为外包的东西多数对客户公司来说是非盈利、非核心、不提供想高级岗位发展的业务,他们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直白点说外包无非就是看中了我们是廉价劳动力,白菜价!所以在外包行业,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与客户沟通,会客户讲的语言(日语/英语),具备这一点完全可以在外包行业混到高级职位。而且软件外包行业不容易形成技术优势,原因在于

1. 项目行业不固定,前一个项目是教育行业,下个项目可能是交通行业,在下个项目可能是商场的。所谓精通业务知识不过是骗人的鬼话。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程序员因为精通业务知识跳槽拿到高薪的。精通技术的例子倒是很多

2. 加班太多,重复劳动,基本上是完成功能为主,没时间思考怎么做。

3. 不稳定,项目依赖于客户,有项目才做,没项目老板就会想办法赶人走,老板重视人才是有项目做的时候,没项目他真的没必要重视你

二:说说自己走的路

这些都是我在最近几年慢慢意识的问题,当时自己就想给自己找条出路,想起了我毕业时候做过毕业设计是关于图像处理的,于是自己就一头扎了进去,几年下来,写了不少关于图像处理的博客水文,也接过几个图像处理算法方面的单子,其实我不懂OpenCV,手上有本OpenCV的书刚看完,最近看的书是机器视觉方面的,因为OpenCV是更多的时候图像处理的API库,我已经不想再被它奴役了,看了这几年研究图像处理实现的代码,我有一种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纯JAVA的图像处理库的冲动,因为我真的没想到我自己会一个一个的把这些算法全都实现。有些时候人一旦被逼到绝境,就会散发出让自己都感觉到惊讶的能力。
工作11年 人生第二次跳槽的感悟_第1张图片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接了一个人脸皮肤检测的活,做完了发了篇博客水文总结了一下这几年学的知识,发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如今我已经做了一个更好版本的皮肤检测算法,基于手机摄像头可以检测皮肤敏感度、水分、油份、肤色、毛孔五项指标,最近正在申请算法专利。也算是对自己工作11年的一个交代与总结

三:关于未来

说实话,我已经爱上IT行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想一直做码农,社会需求和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永远是驱动科技进步的最大推动力,IT行业很多顶层的公司一直致力于生态圈子的建立,多数的程序员不可避免的要被那些圈子的大公司绑架,成为他们产品的免费宣传员,一辈子学习他们发布的框架与技术,与其如此,不如跳出来,从商业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将技术与商业结合,用技术来推动商业发展与行业发展,为自己谋利益。很多时候做技术的人不明白这点-“不是技术没有用,而是掌握技术的人没有用”。未来我想做SOHU一族,但是明天我还要先去新公司上班,就是这么现实! 我哭!!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工作,程序员,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