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P是用来下载远程文件的最简单网络协议,它基于 UDP协议而实现。
嵌入式linux的tftp开发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嵌入式linux宿主机的 tftp-server支持,
二是嵌入式linux目标机的tftp-client支持。因为u-boot本身内置支持tftp-client,所以嵌入式目标机就不用配置了。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linux宿主机tftp-server的安装配置。
在FC6光盘的ISO镜像中,有tftp-server的rpm安装包。
(1)安装
#mount -o loop <FC6光盘ISO镜像.iso> /mnt/CD //挂载光盘
#rpm -ivh tftp-0.42-3.1.i386.rpm //安装tftp-client
#rpm -ivh tftp-server-0.42-3.1.i386.rpm //安装tftp-server
#umount /mnt/CD //卸载光盘
或yum install tftp-server
(2)修改文件
在linux 下,不管使用的是哪一种super-server,inetd或者xinetd,默认情况下TFTP服务是禁用的,所以要修改文件来开启服务。根据(1)的安装方法,可以修改文件/etc/xinetd.d/tftp。主要是设置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开启服务。修改后的文件如下:
service tftp
{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说明:修改项server_args= -s <path> -c,其中<path>处可以改为你的tftp-server的根目录,参数-s指定chroot。
(3)创建tftp根目录,启动tftp-server
#mkdir /tftpboot
#chmod o+w /tftpboot
#service xinetd restart
这样,tftp-server就启动了。
(4)配置防火墙
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中译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或小型文件传输协议. 大家一定记得在2003年8月12日全球爆发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这种病毒会监听端口69,模拟出一个TFTP服务器,并启动一个攻击传播线程,不断地随机生成攻击地址,进行入侵。另外tftp被认为是一种不安全的协议而将其关闭,同时也是防火墙打击的对象,这也是有道理的。tftp 在嵌入式linux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打开防火墙,允许tftp访问网络。
[root@localhost /]# setup
Firewall configuration--> Customize--other port 处:69:udp,保存就可以了。
你可以登陆本机测试以下,命令如下:
#tftp your-ip-address
tftp>get <download file>
tftp>put <upload file>
tftp>q
#
================整理====================
########################################################
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现象一:
tftp> get test.log
Transfer timed out.
原因:
tftpd服务没有启动
现象二:
tftp> get test.log
Error code 2: Only absolute filenames allowed
原因:
在/etc/xinetd.d/tftpd中设置的server_args为/etc/default/tftpd-hpa
cat /etc/default/tftpd-hpa
#Defaults for tftpd-hpa
RUN_DAEMON="no"
OPTIONS="-s /home/tftpd -c -p -U 077 -u tftpd"
ps:实际根本就不用/etc/default/tftpd-hpa文件,它应该是用在standalone模式下的
现象三:
tftp> put ex070416.log
Error code 1: File not found
原因:
指定的文件不存在;或tftpd启动参数中没有指定-c选项,允许上传文件
########################################################
其它常用选项如下:
-l 使用standalone模式运行,此模式下,将会忽略-t选项
-a address:port 在standalone模式下服务所在的IP与端口,如果不指定,则在本机所有IP,/etc/service中指定的port上侦听连接
-c 允许在服务器上新建文件,否则只允许更新现有的文件。如果未指定-U或-p选项,则允许任何人上传文件
-s directory 服务器端默认的目录,默认为/var/lib/tftpdboot
-u username tftpd服务以什么身份运行,默认是nobody,一般可以新建一个tftpd的账号来运行
-U umask 上传的文件的掩码,如果未指定-p则为000,如果指定了-p,则采用指定的umask
-p 对于通过-u指定的用户执行的动作,不做额外的权限检查
更多权限请见man tftpd。
===================================================================================================================================================
前言:买来了S3C44B0X板后,开始学习基于ucLinux的开发,在这方面以前从未接触,身边也没有前辈指导,所以在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但大部分还是基于Windows开发平台,用一个图形GUI和TFTP作为image文件的文件服务器,非常方便,也在Windows下安装了模拟Unix C的Cywin。个人非常喜欢Linux,希望基于ARM的ucLinux开发全部发生在我心爱的Linux身上(啊,好肉麻啊:)),这方面的资料大部分就是国外的了。好了,切入正题:
一、Linux下设置tftp服务
遇到问题:
在Windows上有一个 tftp绿色软件,那在Linux上肯定也有类似的软件了,于是进入Linux输入tftp命令,嘿,还真进入了tftp console,大喜,这么简单???再输入help一看命令,才发现没有像普通vsFTP一样的ls命令,而且我不知道怎样设置image文件放置的根目录,......N个问题出现了,嘿这个tftp还真有点特殊。
解决问题:
在网上查找与Linux下配置tftp相关的文档,太难了,国外的网站都很难找,在上班的时候通过MSN问了一位高手,他立刻帮我在国外一个域名很cool的网站:http://www.die.net/doc/linux/man/man8/tftpd.8.html 上找到了tftp的man,真是感激,一看参数挺多的,有着落了,又是大喜。于是在命令行输入类似如下的命令:#tftp -s 等,错误!怎么会呢?man都说明了tftp命令的参数啊。郁闷中!又在网上找了N久,发现国外一个论坛上讲到了tftp用在Cisco路由器的 image升级方面,嘿,这和ARM从宿主机下载image文件不是一样吗? 哦,原来tftp是包含在xinetd服务中的,它的配置文件是/etc/xinetd.d/tftp,只要修改这个配置文件就可以了,至于man中提到的众多参数就在这个配置文件中设置,配置文件如下:
service tftp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usr/local/src/arm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然后重启xinetd服务:
#service xinetd restart
这时把image文件“Linux_rom.bin”copy到/usr/local/src/arm文件夹中就完成了tftp的配置。 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我怎么在/etc/xinetd.d/下找不到tftp文件呢?难道没有安装?但是我输入#rpm -q tftp说我已经安装了tftp-0.32-4.i386.rpm,后面在网上看到文章说tftp服务默认是没有装的,但是刚才不是明明看到装了吗?算了,不要乱找了,去Redhat Network搜索rpm,才清楚原来tftp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唉,我机上装的是客户端,服务器端tftp-server- 0.32-4.i386.rpm还要下载安装。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1.安装tftp-server-0.32-4.i386.rpm
2.配置/etc/xinetd.d/tftp
3.service xinetd restart
4.把image文件放入tftp根目录
5.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打开开发板开关,加载电脑上的image文件
二、Linux下配置双网卡
开发板和Linux台式机通过网线连接根本不是问题,都连到一个HUB上就可以互相ping通了,但可怜我们这里穷,四个人用一个便宜的宽带 Router,居然只有四个口,我的那个板子可没有权利占用别人的电脑端口啊,还好,我的电脑有两个网卡,在Windows下就已经和ARM连接过,没有问题,Linux下也应该是小菜了,好说干就干。
在“网络设置控制”里面设置好两个网卡的IP:eth0 192.168.10.55(用于上网),eth1 192.168.0.10(用于和ARM板连接),结果ping不通开发板,奇怪了。网络不通,tftp配置有屁用啊!!!(实在气愤,说粗话了)。
接下来就不停Enable、Disable各个网卡,试了N次,结果弄得一团糟,居然eth1没有了,eth0有了两个IP:eth0:0和 eth0:1,气死了。算了,全部删了再添加。结果后来eth0,eth1没有了,变成了eth2,eth3。唉,真惨啊。后来想到其它网卡的配置是存储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中的,我把它们分别改正确了,然后运行
#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
#ifconfig eth1 down
#ifconfig eth1 up
不能激活,两个网卡像死了一样。完了,明天去找个路由器级连算了,都接在路由器上就好了。不过一想,既然有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呢?
偶然在仔细地查看network-scripts的时候看到ifup和ifdown的命令,试试吧:
#ifdown eth0
#ifup eth0
#ifdown eth1
#ifup eth1
再确认一下:
#ifconfig
哈哈哈哈哈,仰声长叹啊,eth0,eth1,lo全部激活,兴奋地ping开发板,通了:)。接下来通过minicom连接开发板,reset,就成功地从Linux台式机上下载了Linux_rom.bin文件,变成了一台具备基本Linux功能的板了,并用其上的ping命令也ping通了台式机,太兴奋了。
初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往往是一些基本,简单的东西挡住了去路,只要多查多问多想,问题总会解决的,以后再回头看看这些记录了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最细小的问题,也觉得很有帮助,很有满足感。万丈高楼平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