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D设计原则之接口分隔原则(ISP)

  接口隔离原则( Interface Seg regation Principle )是 Robert C. Martin(!) 1996 年为《 C++ Reporter 》所写的专栏 Engineering Notebook 的第四篇( 原文 ) ,这个原则说的是如何处理接口“臃肿”带来的麻烦。这个原则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 Clients should not be forced to depend upon methods that they do not use. 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它们不用的方法。

现在广为流行的ISP的表述一般是这样的: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一的总接口要好;从一个客户类的角度来讲,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的。这都是一个意思。

我们下面这个图表示的关系:

【注】客户类只列出了它确实实现的方法。实际上,很多语言都要求继承关系中,子类要实现父类所有的虚方法,除非这个方法在父类中以及提供了默认实现方式。

接口BaseInterface定义了5个方法,有三个客户依赖于这个接口。其中,ConsumerA只依赖于BaseInterfaceA1()A2()方法;ConsumerB只依赖于BaseInterfaceB1()B2()方法;ConsumerC只依赖于BaseInterfaceC1()。这是一个典型的违背ISP原则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呢?假设A1()方法的定义需要改变,或者ConsumerA要求增加A3()方法,出现什么结果呢?很显然,因为这个改变需要修改BaseInterface,那么所有依赖于BaseInterface的客户(ConsumerA/B/C)都要受到影响(需要重新编译、部署、测试等等)!ConsmerBConsumerC岂不是很冤枉?

我们可以检讨一下:这样的接口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一种情况是设计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接口的功能或职责问题,一股脑的把所有可能的方法统统罗列;另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是: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客户ConsumerA,需要两个方法A1()A2()于是,根据面向抽象的要求,抽象出来一个接口BaseInferface,还有这两个方法。后来,又有新的客户ConsumerB,提出了新的方法要求B1()B2(),于是这两个也被加入BaseInferface中。这个过程持续下去,随着一步步积累,BaseInterface变得越来越臃肿。

正确的设计应该是把接口进行拆分。拆分的原则可以参照SRP的要求,按照职责和功能对方法进行分组。每一组方法抽象成一个接口,每一个客户都只依赖于特定的接口,如下图:

这时候,如果InterfaceA进行了修改,添加了新方法A3(),只需要修改ConsumerA就可以了,其他客户根本就不受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C++,c,测试,语言,interface,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