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oogle TV或更名为Android TV,Chromecast的试水成功挽回了谷歌在智能电视业的面子,而智能电视是继手机的第二战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功能的重叠性、受制于人机交互发展、成熟盈利模式未形成等。
谷歌在3年前推出了Google TV,它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整合到一起,成为一套新的家庭娱乐系统。日前,据美国科技博客TechHive报道,谷歌正考虑放弃这一品牌,并将智能电视业务与Android进行更紧密的整合,据一家生产Google TV设备的公司高管得到消息称,“他们把它叫做’Android TV’”。此举表明,谷歌已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谷歌电视的失败,不过这也意味着Android未来将在客厅娱乐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但谷歌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宣布这一决定。有趣的是GoogleTV在今年夏天的谷歌I/O大会上都未被提及。
Chromecast的成功触发GoogleTV改名,后者或有更大目的
谷歌当初对Google TV寄予了很大期望——占领客厅,可似乎电视观众并不买账,目前依然不温不火,可谷歌在今年七月底成功地推出了Chromecast(谷歌新产品Chromecast:一夜之间价格从35美元飙至100美元)。
Chromecast短期来说是成功的,除去其本身的优点之外,若从Google TV这个角度来说,其很大方面地弥补了Google TV的不足:Google TV售价较高,Chromecast只卖35美元;消费者不喜欢Google TV的遥控器,而Chromcast就没有遥控器;另外Google TV的早期UI很复杂,Chromecast在电视屏幕上没有UI出现。此外,Google TV试图与太多平台竞争,Chromecast和Android、iOS都很亲近。
但Chromecast不会占领客厅,因为它跟生态系统无关。因为当用户在手机上打开一个支持Chromecast的应用,然后这个应用会向Google的服务器发送一个URL;然后Google的服务器会从这个URL上请 求相应的网站资源(如一个页面、一个视频等),再把这些资源传回到Chromecast上,Chromecast会把这些资源输送到电视屏幕上。最终Chromecast就是一个接收器。
现在有多家厂商都在研发智能电视,包括Google TV在内,要具备独立生态系统的硬件才可能是客厅的统治者。在客厅之战中,Apple TV、Roku以及早已夭折的Nexus Q都不是重点。再综合上述两点,Chromecast的成功只是很好补充了Google TV的不足,但前者无法取代后者,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廉价的诠释。最终,我们不妨这样认为,Chromecast+一台高清电视+用户的移动端=Google TV。
而此次Google TV的更名,谷歌或另有所图,因为Google TV此前一直停留在安卓3.2版本,但Chromecast的试水成功,或许促使积蓄已久的Google TV将有大作为。另外,从Google收购摩托罗拉、发布自己的Android平板到现在的Chromecast,谷歌是否有意成为一家类似苹果的硬件公司呢?这是笔者的猜测,只能看后续发展了。
由Google TV这次的更名传闻笔者不禁发现,智能电视领域已然成了继手机领域的第二战场,国外的像谷歌、苹果、三星等以各种方式涉足,而国内IT公司在机顶盒、互联网电视这条道路上,有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小米、奇艺网、PPTV,也有像海信、创维和TCL这样的家电制造商,还有一下子杀入大屏被业界称为“颠覆者”的贾跃亭,亦不少英雄好汉在大屏幕面前折戟沉沙。
谷歌与索尼合作推出的谷歌电视迄今就并未创造显著成果,而国内像康佳KKTV智能电视、TCL爱奇艺智能电视、乐视的超级电视、小米推出小米电视等等。这么多企业纷纷杀入智能电视行业必然有其道理,可我们有必要反思下,这条路真的就这么好?又将如何走下去呢?盈利模式在哪里?现在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功能繁多,各类产品功能重叠,手机、平板、超级本,除了硬件层次和屏幕大小的不同,实在无太大的功能差异。那智能电视的定位呢?难道又是功能的重复吗?只是让我们换个地方玩吗?
一方面是传统厂商,他们想给自己的产品更多的功能、更多的营销噱头,也是为了尽早探索智能电视的未来,硬件毛利率一直在下降,依靠卖硬件赚钱的他们已经越来越难有高利润,他们需要一点突破——智能电视。
另一方面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在电子设备都在谋求智能的大环境下,怎么可以少了家庭必备品的电视呢——利用电视,抢占入口,依靠软件和服务赚钱。
首先是功能的重叠性,不具有差异化。现在众公司的智能电视中所提供的应用,与人们在其它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太过雷同——功能大多相似,试问用户是在电视上操作会比在手机、平板、PC上更顺畅?结论不言而喻。
其次是受制于人机交互发展,操控器等方式都是太过老套的方式,很多年前鼠标的出现致使行业变革,如今还未有方式来改变这个现状,语音操控等都不是突破,用户不会买账。
接着是盈利模式,无论是哪一行,都要有盈利模式,智能电视的成熟盈利模式还未形成,大家都在探索,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不愿意为电影、音乐、软件付费的国度,难上加难。
然后是”无节操“的价格战,如今智能电视也开始玩起了价格战,甚至不惜“赔本”卖产品。在继手机利润节节高升却在一两年下滑的今天,智能电视行业未来前景都还未明朗之际,不少厂家已打起了价格战!这对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价格越低对行业的伤害就越大。
另外智能电视更新换代慢。以家庭为单位的产品,无论是销量、规模还是使用量,都不可能达到手机这样以个人为单位的产品量级。也就是说,智能电视想要做到智能手机似的全民换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智能电视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的需求是真需求,但得到的产品却多半是伪智能。云电视、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名词和理念应接不暇,个个都声称能颠覆传统电视,但是当用户真正体验之后,往往会发现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个能在线看片的大屏设备。
最后,内容制约着发展。影视节目从制作到发布都是一个高成本投入、高风险和高专业性、推崇明星制的行业,这使得智能电视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而且中国传统电视行业的特点是非市场化:产权政府所有,市场分割严重,电视台各自为战。
智能电视是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穿戴设备之外,是为数不多具备可发展性的产品了。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智能电视能不能发展下去,是不是一个坑?我们还是要看市场的发展。
更大屏的视频体验:智能电视屏幕不仅是变成手机显示屏而已,更应该具有自己的特征属性,智能电视的先天性优势就是那块大屏了,利用好这个优势,做出突破定能引领潮流。
电视应用生态系统:尽管各大厂商推出智能电视(可以下载运行网络应用)已经有好几年了,但用户基数和整个电视用户相比仍然是少数。如果其中一家公司能够创造一个足够好的智能电视应用生态系统,这所附带的其它市场,例如广告销售、应用内支付、配件等,都是如此的诱人。
内容和服务:国内的公司太缺乏相应的内容服务支撑体系,在于国外大品牌竞争时本土化内容和应用服务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随着语音控制、手势识别、多屏互动的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互联网接入带宽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未来内容和应用将是智能电视的差异化竞争服务的杀手锏,而且后期利润将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其余像在社交、人机交互、游戏等方面都是众公司需要认真对待,切实增强用户的收视体验。中国的智能电视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基于智能电视的产业链上、中、下游还没完全发育成熟,最终在家庭互联网中的变现方式也处于试水期。短期内的突破也难以实现,所以智能电视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转载声明: 本文转自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10-14/2817165-smart-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