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age和uImage的区别

zImage和uImage的区别

一、简介

对于Linux内核,编译可以生成不同格式的映像文件,例如:

# make zImage

# make uImage

zImage是ARM Linux常用的一种压缩映像文件,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头”,说明这个映像文件的类型、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换句话说,如果直接从uImage的0x40位置开始执行,zImage和uImage没有任何区别。另外,Linux2.4内核不支持uImage,Linux2.6内核加入了很多对嵌入式系统的支持,但是uImage的生成也需要设置。

vmlinux  编译出来的最原始的内核文件,未压缩。zImage是vmlinux经过gzip压缩后的文件。bzImage bz表示“big 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采用zImage或bzImage都行,如果比较大应该用bzImage。

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tag。vmlinuz是bzImage/zImage文件的拷贝或指向bzImage/zImage的链接。initrd是“initialramdisk”的简写。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vmlinux是内核文件,zImage是一般情况下默认的压缩内核映像文件,压缩vmlinux,加上一段解压启动代码得到,只能从0X0地址运行。

uImage是u-boot使用bootm命令引导的Linux压缩内核映像文件格式,使用工具mkimage对普通的压缩内核映像文件(zImage)加工而得。可以由bootm命令从任意地址解压启动内核。由于bootloader一般要占用0X0地址,所以,uImage相比zImage的好处就是可以和bootloader共存。

二、vmlinuz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vm”代表“VirtualMemory”。Linux 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KB内存的限制。Linux能够使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因此得名“vm”。

vmlinuz的建立有两种方式。

  • 编译内核时通过“make 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zImage/boot/vmlinuz”产生。zImage适用于小内核的情况,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后的兼容性。
  • 内核编译时通过命令make b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bzImage/boot/vmlinuz”产生。bzImage是压缩的内核映像,需要注意,b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bzImage中的bz容易引起误解,bz表示“big zImage”。 bzImage中的b是“big”意思。zImage(vmlinuz)和bzImage(vmlinuz)都是用gzip压缩的。它们不仅是一个压缩文件,而且在这两个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嵌有gzip解压缩代码。所以你不能用gunzip或 gzip –dc解包vmlinuz。

三、initrd-x.x.x.img

 

initrd是“initial ramdisk”的简写。initrd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initrd映象文件是使用mkinitrd创建的。mkinitrd实用程序能够创建initrd映象文件。这个命令是RedHat专有的。其它Linux发行版或许有相应的命令。这是个很方便的实用程序。具体情况请看帮助:manmkinitrd下面的命令创建initrd映象文件。 


文章转自:http://blog.csdn.net/ce123/article/details/6686164#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redhat,dos,嵌入式,工具,linux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