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 J2SE 1.4 版本以来, JDK 发布了全新的 I/O 类库,简称 NIO ,其不但引入了全新的高效的 I/O 机制,同时,也引入了多路复用的异步模式。 NIO 的包中主要包含了这样几种抽象数据类型:
我的大学同学赵锟在使用 NIO 类库书写相关网络程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 Java 异常 RuntimeException ,异常的报错信息让他开始了对 NIO 的 Selector 进行了一些调查。当赵锟对我共享了 Selector 的一些底层机制的猜想和调查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在伙同赵锟进行过一系列的调查后,我俩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于是导致了这篇文章的产生。这也是为什么本文的作者署名为我们两人的原因。
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赵锟和我本质上都是出身于 Unix/Linux/C/C++ 的开发人员,对于 Java ,这并不是我们的长处,这篇文章本质上出于对 Java 的 Selector 的好奇,因为从表面上来看 Selector 似乎做到了一些让我们这些 C/C++ 出身的人比较惊奇的事情。
下面让我来为你讲述一下这段故事。
没有严重内存问题,大量丰富的 SDK 类库,超容易的跨平台,除了在性能上有些微辞, C++ 出身的程序员从来都不会觉得 Java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然,对于长期习惯于使用操作系统 API (系统调用 System Call )的 C/C++ 程序来说,面对 Java 中的比较“另类”地操作系统资源的方法可能会略感困惑,但万变不离其宗,只需要对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有一定的了解,用不了多长时间, Java 的 SDK 类库也能玩得随心所欲。
在使用 Java 进行相关网络程序的的设计时,出身 C/C++ 的人,首先想到的框架就是多路复用,想到多路复用, Unix/Linux 下马上就能让从想到 select, poll, epoll 系统调用。于是,在看到 Java 的 NIO 中的 Selector 类时必然会倍感亲切。稍加查阅一下 SDK 手册以及相关例程,不一会儿,一个多路复用的框架便呈现出来,随手做个单元测试,没啥问题,一切和 C/C++ 照旧。然后告诉兄弟们,框架搞定,以后咱们就在 Windows 上开发及单元测试,完成后到运行环境 Unix 上集成测试。心中并暗自念到,跨平台就好啊,开发活动都可以跨平台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代码越来越多,逻辑越来越复杂。好好的框架居然在 Windows 上单元测试运行开始出现异常,看着 Java 运行异常出错的函数栈,异常居然由 Selector.open() 抛出,错误信息居然是 Unable to establish loopback connection 。
“Selector.open() 居然报 loopback connection 错误,凭什么?不应该啊? open 的时候又没有什么 loopback 的 socket 连接,怎么会报这个错? ”
长期使用 C/C++ 的程序当然会对操作系统的调用非常熟悉,虽然 Java 的虚拟机搞的什么系统调用都不见了,但 C/C++ 的程序员必然要比 Java 程序敏感许多。
于是, C/C++ 的老鸟从 SystemInternals 上下载 Process Explorer 来查看一下究竟是什么个 Loopback Connection 。 果然,打开 java 运行进程,发现有一些自己连接自己的 localhost 的 TCP/IP 链接。于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 凭什么啊?为什么会有自己和自己的连接?我程序里没有自己连接自己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链接啊?而自己连接自己的端口号居然是些奇怪的端口。 ”
问题变得越来越蹊跷了。难道这都是 Selector.open() 在做怪?难道 Selector.open() 要创建一个自己连接自己的链接?写个程序看看: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import java.lang.Thread;
public class TestSelector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SIZE= 5 ;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 String argc[] ) {
Selector [] sels = new Selector[ MAXSIZE];
try {
for ( int i = 0 ;i< MAXSIZE ;++i ) {
sels[i] = Selector.open();
//sels[i].close();
}
Thread.sleep( 30000 );
} catch ( Exception ex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ex );
}
}
}
这个程序什么也没有,就是做 5 次 Selector.open() ,然后休息 30 秒,以便我使用 Process Explorer 工具来查看进程。程序编译没有问题,运行起来,在 Process Explorer 中看到下面的对话框:(居然有 10 个连接,从连接端口我们可以知道,互相连接, 如:第一个连第二个,第二个又连第一个 )
不由得赞叹我们的 Java 啊,先不说这是不是一件愚蠢的事。至少可以肯定的是, Java 在消耗宝贵的系统资源方面,已经可以赶的上某些蠕虫病毒了。
如果不信,不妨把上面程序中的那个 MAXSIZE 的值改成 65535 试试,不一会你就会发现你的程序有这样的错误了:(在我的 XP 机器上大约运行到 2000 个 Selector.open() 左右)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io.IOException: Unable to establish loopback connection
at Test.main(Test.java:18)
Caused by: java.io.IOException: Unable to establish loopback connection
at sun.nio.ch.PipeImpl$Initializer.run(Unknown Source)
at java.security.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Native Method)
at sun.nio.ch.PipeImpl.<init>(Unknown Source)
at sun.nio.ch.SelectorProviderImpl.openPipe(Unknown Source)
at java.nio.channels.Pipe.open(Unknown Source)
at sun.nio.ch.WindowsSelectorImpl.<init>(Unknown Source)
at sun.nio.ch.WindowsSelectorProvider.openSelector(Unknown Source)
a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open(Unknown Source)
at Test.main(Test.java:15)
Caused by: java.net.SocketException: No buffer space available (maximum connections reached?): connect
at sun.nio.ch.Net.connect(Native Method)
at sun.nio.ch.SocketChannelImpl.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io.channels.SocketChannel.open(Unknown Source)
... 9 more
当然,没人像我们这么变态写出那么多的 Selector.open() ,但这正好可以让我们来明白 Java 背着大家在干什么事。上面的那些“愚蠢连接”是在 Windows 平台上,如果不出意外, Unix/Linux 下应该也差不多吧。
于是我们把上面的程序放在 Linux 下跑了跑。使用 netstat 命令,并没有看到自己和自己的 Socket 连接。貌似在 Linux 上使用了和 Windows 不一样的机制?!
如果在 Linux 上不建自己和自己的 TCP 连接的话,那么文件描述符和端口都会被省下来了,是不是也就是说我们调用 65535 个 Selector.open() 的话,应该不会出现异常了。
可惜,在实现运行过程序当中,还是一样报错:(大约在 400 个 Selector.open() 左右,还不如 Windows )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io.IOException: Too many open files
at Test1.main(Test1.java:19)
Caused by: java.io.IOException: Too many open files
at sun.nio.ch.IOUtil.initPipe(Native Method)
at sun.nio.ch.EPollSelectorImpl.<init>(EPollSelectorImpl.java:49)
at sun.nio.ch.EPollSelectorProvider.openSelector(EPollSelectorProvider.java:18)
a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open(Selector.java:209)
at Test1.main(Test1.java:15)
我们发现,这个异常错误是 “Too many open files” ,于是我想到了使用 lsof 命令来查看一下打开的文件。
看到了有一些 pipe 文件,一共 5 对, 10 个(当然,管道从来都是成对的)。如下图所示。
可见, Selector.open() 在 Linux 下不用 TCP 连接,而是用 pipe 管道。看来,这个 pipe 管道也是自己给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 Windows 下, Selector.open() 会自己和自己建立两条 TCP 链接。不但消耗了两个 TCP 连接和端口,同时也消耗了文件描述符。
2) Linux 下, Selector.open() 会自己和自己建两条管道。同样消耗了两个系统的文件描述符。
估计,在 Windows 下, Sun 的 JVM 之所以选择 TCP 连接,而不是 Pipe ,要么是因为性能的问题,要么是因为资源的问题。可能, Windows 下的管道的性能要慢于 TCP 链接,也有可能是 Windows 下的管道所消耗的资源会比 TCP 链接多。这些实现的细节还有待于更为深层次的挖掘。
但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原来 Java 的 Selector 在不同平台上的机制。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 Java 的 New I/O 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如果说老的 I/O 不能多路复用,如下图所示,要开 N 多的线程去挨个侦听每一个 Channel ( 文件描述符 ) ,如果这样做很费资源,且效率不高的话。那为什么在新的 I/O 机制依然需要自己连接自己,而且,还是重复连接,消耗双倍的资源?
通过 WEB 搜索引擎没有找到为什么。只看到 N 多的人在报 BUG ,但 SUN 却没有任何解释。
下面一个图展示了,老的 IO 和新 IO 的在网络编程方面的差别。看起来 NIO 的确很好很强大。但似乎比起 C/C++ 来说, Java 的这种实现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开销。
上面的调查没过多长时间,正好同学赵锟的一个同事也在开发网络程序,这位仁兄使用了 Apache 的 Mina 框架。当我们把 Mina 框架的源码研读了一下后。发现在 Mina 中有这么一个机制:
1) Mina 框架会创建一个 Work 对象的线程。
2) Work 对象的线程的 run() 方法会从一个队列中拿出一堆 Channel ,然后使用 Selector.select() 方法来侦听是否有数据可以读 / 写。
3) 最关键的是,在 select 的时候,如果队列有新的 Channel 加入,那么, Selector.select() 会被唤醒,然后重新 select 最新的 Channel 集合。
4) 要唤醒 select 方法,只需要调用 Selector 的 wakeup() 方法。
对于熟悉于系统调用的 C/C++ 程序员来说,一个阻塞在 select 上的线程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以被唤醒:
1) 有数据可读 / 写,或出现异常。
2) 阻塞时间到,即 time out 。
3) 收到一个 non-block 的信号。可由 kill 或 pthread_kill 发出。
所以, Selector.wakeup() 要唤醒阻塞的 select ,那么也只能通过这三种方法,其中:
1) 第二种方法可以排除,因为 select 一旦阻塞,应无法修改其 time out 时间。
2) 而第三种看来只能在 Linux 上实现, Windows 上没有这种信号通知的机制。
所以,看来只有第一种方法了。再回想到为什么每个 Selector.open() ,在 Windows 会建立一对自己和自己的 loopback 的 TCP 连接;在 Linux 上会开一对 pipe ( pipe 在 Linux 下一般都是成对打开),估计我们能够猜得出来——那就是如果想要唤醒 select ,只需要朝着自己的这个loopback 连接发点数据过去,于是,就可以唤醒阻塞在select上的 线程了。
使用 Linux 下的 strace 命令,我们可以方便地证明这一点。参看下图。图中,请注意下面几点:
1) 26654 是主线程,之前我输出 notify the select 字符串是为了做一个标记,而不至于迷失在大量的 strace log 中。
2) 26662 是侦听线程,也就是 select 阻塞的线程。
3) 图中选中的两行。 26654 的 write 正是 wakeup() 方法的系统调用,而紧接着的就是 26662 的 epoll_wait 的返回。
从上图可见,这和我们之前的猜想正好一样。可见, JDK 的 Selector 自己和自己建的那些 TCP 连接或是 pipe ,正是用来实现 Selector 的 notify 和 wakeup 的功能的。
这两个方法完全是来模仿 Linux 中的的 kill 和 pthread_kill 给阻塞在 select 上的线程发信号的。但因为发信号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跨平台的标准( pthread_kill 这个系统调用也不是所有 Unix/Linux 都支持的),而 pipe 是所有的 Unix/Linux 所支持的,但 Windows 又不支持,所以, Windows 用了 TCP 连接来实现这个事。
关于 Windows ,我一直在想, Windows 的防火墙的设置是不是会让 Java 的类似的程序执行异常呢?呵呵。如果不知道 Java 的 SDK 有这样的机制,谁知道会有多少个程序为此引起的问题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尤其是 Java 程序员。
文章到这里是可以结束了,但关于 Java NIO 的 Selector 引出来的其它话题还有许多,比如关于 GNU 的 Java 编译器又是如何,它是否会像 Sun 的 Java 解释器如此做傻事?我在这里先卖一个关子,关于 GNU 的 Java 编译器,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讲述,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实验平台如下:
· Windows : Windows XP + SP2, Sun J2SE (build 1.7.0-ea-b23)
· Linux : Ubuntu 7.10 + Linux Kernel 2.6.22-14-generic, J2SE (build 1.6.0_03-b05)
本文主要的调查工作由我的大学同学赵锟完成,我帮其验证调查成果及猜想。在此也向大家介绍我的大学同学赵锟,他也是一个技术高手,在软件开发方面,特别是 Unix/Linux C/C++ 方面有着相当的功底,相信自此以后,会有很多文章会由我和他一同发布。
本篇文章由我成文。但其全部著作权和版权归赵锟和我共同所有。我们欢迎大家转载,但希望保持整篇文章的完整性,并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