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线段树
在一类问题中,我们需要经常处理可以映射在一个坐标轴上的一些固定线段,例如说映射在 OX 轴上的线段。由于线段是可以互相覆盖的,有时需要动态地取线段的并,例如取得并区间的总长度,或者并区间的个数等等。一个线段是对应于一个区间的,因此线段树也可以叫做区间树。
1.1 线段树的构造思想
线段树处理的是一定的固定线段,或者说这些线段是可以对应于有限个固定端点的。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抽象出区间的端点,例如说 N 个端点 ti(1 ≤ i ≤ N) 。那么对于任何一个要处理的线段(区间) [a,b] 来说,总可以找到相应的 i,j ,使得 ti=a,tj=b,1 ≤ i ≤ j ≤ N 。这样的转换就使得线段树上的区间表示为整数,通过映射转换,可以使得原问题实数区间得到同样的处理。下图显示了一个能够表示 [1 , 10] 的线段树:
线段树是一棵二叉树,树中的每一个结点表示了一个区间 [a,b] 。每一个叶子节点上 a+1=b, 这表示了一个初等区间。对于每一个内部结点 b-a>1 ,设根为 [a,b] 的线段树为 T(a,b), 则进一步将此线段树分为左子树 T(a,(a+b)/2), 以及右子树 T((a+b)/2,b), 直到分裂为一个初等区间为止。
线段树的平分构造,实际上是用了二分的方法。线段树是平衡树,它的深度为 lg(b-a) 。
如果采用动态的数据结构来实现线段树,结点的构造可以用如下数据结构:
Type Tnode=^Treenode; Treenode=record B,E:integer; Count:integer; LeftChild,Rightchild:Tnode; End;
|
其中 B 和 E 表示了该区间为 [B,E] ; Count 为一个计数器,通常记录覆盖到此区间的线段的个数。 LeftChild 和 RightChild 分别是左右子树的根。
或者为了方便,我们也采用静态的数据结构。用数组 B[] , E[] , C[] , LSON[] , RSON[] 。设一棵线段树的根为 v 。那么 B[v],E[v] 就是它所表示区间的界。 C[v] 仍然用来作计数器。 LSON[v] , RSON[v] 分别表示了它的左儿子和右儿子的根编号。
注意,这只是线段树的基本结构。通常利用线段树的时候需要在每个结点上增加一些特殊的数据域,并且它们是随线段的插入删除进行动态维护的。 这因题而异,同时又往往是解题的灵魂。
1.2 线段树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线段树的最基本的建立,插入和删除的过程,以静态数据结构为例。
建立线段树( a,b ) :
设一个全局变量 n ,来记录一共用到了多少结点。开始 n=0
procedure BUILD(a,b) begin n ← n+1//n 记录一共用到了多少结点 v ← n B[v] ← a E[v] ← b C[v] ← 0 if b – a>1 then begin LSON[v] ← n+1 // 节点编号 BUILD(a, ) // 注意 N 在这里变化了 RSON[v] ← n+1// 节点编号 BUILD( ,b) end end |
将区间 [c,d] 插入线段树 T(a,b), 并设 T(a,b) 的根编号为 v :
procedure INSERT(c,d;v) begin if c≤B[v] and E[v] ≤ d then C[v] ← C[v]+1 else if c< then INSERT(c,d;LSON[v]); if d> then INSERT(c,d;RSON[v]); end// 如果跨区间了 我们将看到两次插入 |
对于此算法的解释:如果 [c , d] 完全覆盖了当前线段,那么显然该结点上的基数(即覆盖线段数)加 1 。否则,如果 [c , d] 不跨越区间中点,就只对左树或者右树上进行插入。否则,在左树和右树上都要进行插入。注意观察插入的路径,一条待插入区间在某一个结点上进行“跨越”,此后两条子树上都要向下插入,但是这种跨越不可能多次发生。插入区间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n) 。
在线段上树删除一个区间与插入的方法几乎是完全类似的:
将区间 [c,d] 删除于线段树 T(a,b), 并设 T(a,b) 的根编号为 v :
procedure DELETE(c,d;v) begin if c≤B[v] and E[v] ≤ d then C[v] ← C[v]-1 else if c< then DELETE(c,d;LSON[v]); if d> then DELETE(c,d;RSON[v]); end |
特别注意 :只有曾经插入过的区间才能够进行删除。这样才能保证线段树的维护是正确的。例如,在先前所示的线段树上不能插入区间 [1 , 10] ,然后删除区间 [2 , 3] ,这显然是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
线段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动态维护一些特征,例如说要得到线段树上线段并集的长度,增加一个数据域 M[v] ,讨论:
如果 C[v]>0,M[v] = E[v]-B[v]; //yes
C[v]=0 且 v 是叶子结点, M[v]=0 ;
C[v]=0 且 v 是内部结点, M[v]=M[LSON[v]]+M[RSON[v]];
只要每次插入或删除线段区间时,在访问到的结点上更新 M 的值,不妨称之为 UPDATA ,就可以在插入和删除的同时维持好 M 。求整个线段树的并集长度时,只要访问 M[ ROOT] 的值。这在许多动态维护的题目中是非常有用的,它使得每次操作的维护费用只有 logn 。
类似的,还有求并区间的个数等等。这里不再深入列举。
1.3 应用的优势
线段树的构造主要是对区间线段的处理,它往往被应用于几何计算问题中。比如说处理一组矩形问题时,可以用来求矩形并图后的轮廓周长和面积等等,比普通的离散化效率更高。这些应用可以在相关资料中查到。这里不作深入。
1.4 转化为对点的操作
线段树处理的是区间线段的问题,有些统计问题处理的往往是点的问题。而点也是可以理解为特殊的区间的。这时往往将线段树的构造进行变形,也就是说可以转化为记录点的结构。
变形:
将线段树上的初等区间分裂为具体的点,用来计数。即不存在 (a,a+1) 这样的区间,每个点分裂为 a 和 a+1 。同时按照区间的中点分界时,点要么落在左子树上,要么落在右子树上。如下图:
原线段数记录基数的 C[v] 这时就可以用来计算落在定区间内的点个数了。原搜索路径也发生了改变,不存在“跨越”的情况。同时插入每个点的时候都必须深入到叶结点,因此一般来说都要有 logn 的复杂度。
应用这样的线段树一方面是方便计数。另一方面由于它实际上是排序二叉树,所以容易找出最大和最小来。下面就看一个找最大最小的例子。
[ 例一 ]PROMOTION 问题( POI0015 )
问题大意:
一位顾客要进行 n ( 1 ≤ n ≤ 5000 )天的购物,每天他会有一些帐单。每天购物以后,他从以前的所有帐单中挑出两张帐单,分别是面额最大的和面额最小的一张,并把这两张帐单从记录中去掉。剩下的帐单留在以后继续统计。输入的数据保证,所有 n 天的帐单总数不超过 1000000 ,并且每份帐单的面额值是 1 到 1000000 之间的整数。保证每天总可以找到两张帐单。
解决方法:
本题明显地体现了动态维护的特性,即每天都要插入一些面额随机的帐单,同时还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两张。不妨建立前面所说的线段树,这棵线段树的范围是 [1 , 1000000] ,即我们把所有面额的帐单设为一个点。插入和删除一份帐单是显然的。如何找到最大的帐单呢?显然,对于一个树 v 来说,如果 C[LSON[v]]>0, 那么树 v 中的最小值一定在它的左子树上。同样,如果 C[RSON[v]]>0 ,它的最大值在右子树上;否则,如果 C[LSON[v]]=0 ,那么最大最小的两份帐单都在右子树上。所以线段树的计数其实为我们提供了线索。显然对于一个特定面额来说。它的插入,删除,查找路径是相同的,长度为树的深度,即 log1000000=20 。如果总共有 N 张帐单,那么考虑极限时的复杂度为 N*20+n*20*2 。这比普通排序的实现要简单得多。普通排序是 (N*n*20);
本题还可以采取巧妙的办法,线段树不一定要存帐单的具体面额。由于我们对 1000000 种面额都进行了保存,所以线段树显得比较庞大。采取一种方法:我们用 hash 来保存每一种面额的帐单数目,然后对于一个具体的帐单,例如面额为 V ,我们在线段树中保存 V/100 的值,也就是说,我们把连续的 100 种面额的帐单看成是一组。由于 V 的范围是 [1..1000000] ,所以线段树中有 10000 个点。在找最大的数的时候,首先找到最小的组,然后在 hash 里对这个组进行搜索,显然这个搜索的规模不会超过 100 。由于线段树变小了,所以树的深度只有 14 左右,整个问题的复杂度极限为 N*14+n*14*100*2 ,对于问题的规模来说,仍然是高效率的。但这样做比前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空间。同时实际上也提醒了我们对线段树应该加以灵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