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哈尔滨校园招聘记录

       

        国庆刚过完,跟随人事部同事,开始节后的校园招聘。和节前校园招聘一样(武汉校园招聘记录),节后招聘也分两支队伍,本组目的地在北京、哈尔滨。
        第一站在首都北京。这是公司首次在北京进行宣讲和招聘,准备在高校云集、人才济济的首都,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北京的校园招聘,安排了两个学校:北京理工大学(下午)、清华大学(晚上)。
        本组招聘的最后一站在冰城哈尔滨。公司对哈尔滨的高校有特殊偏爱,很多员工都是哈工大、哈工程毕业的,现在已成为各部门的中坚力量。哈尔滨的校园招聘,安排了三个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天上午)。
       
        1. 招聘现场
        我们仍然按照“宣讲、笔试、一面、二面”方式进行。
        北京理工大学的现场人数一般(7、80)人。在体育馆教室宣讲期间,对大厅墙上悬挂的院系教师介绍所吸引,院士有好几个;对大厅中心校园模型图印象深刻,做出一个看得见的原型接口,对投资人和外行人是多么重要。
        清华大学的现场人数更少(40来人)。清华的教室需要学生证才能进入,还遇上4场宣讲同时进行,教室入口的易拉宝摆了一层又一层。很多同学直奔“美团网”而去,对此十分感慨,遇网则发。
        哈工程的现场人数一般(7、80人),听校园大使说,校招的高峰期在9月份,基本大部分学生都签了。
        哈工大招聘中,也是4个宣讲集中在一起进行,每个宣讲会都人山人海,我们宣讲的教室有近200的座位,还有人站着听。哈尔滨白天温度4、5度,但可以在现场穿短袖衬衫,可见人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之高。
        在哈医大,我们真正做到了“专场宣讲”,一共有11位学生到场。据就业办老师说,大部分学生偏向于到医院做医生,而对到企业做工程人员还不太能接受。
       
        2. 学生特点
        以软件工程师为例,北理工、清华大学,投软件工程师职位很少,加起来只有十几位,而且不是科班出身。北京的公司和人才都是藏龙卧虎,科班出身的同学应去百度这种知名公司了。
        在哈尔滨,对哈工大印象中,这是非常“硬”的一所学校。但从简历试卷来看,女生占40%。其中包括近一半哈理工、黑大的学生。很有几个答题、面试都表现相当不错。
        哈工大,有深圳研究生院、威海分校的学生,都直接写上哈工大,而不注明具体地点,造成一定误解,不知是否有特殊目的?
        哈尔滨站有2个博士,应聘软件工程师职位。说实话,目前我们要的软件工程师以开发为主,研究不是太多,以硕士为主,所以遇到博士,都直接推给大领导处理。
       
        3. 宣讲资料改进
        宣讲期间,也去看了其他公司的宣传海报、宣传彩页手册、宣讲内容等。个人感觉我们还有很多改进地方。
        *   海报资料不足。本次公司使用了3个易拉宝,数量还行。但为了通用性,都是类似的公司简介,没有提供太多招聘的具体内容。一些公司的易拉宝重点不一样,有些还是特别为某个学校的招聘会特制,细分市场做的没话说。
        *   彩页版面、内容不足。有的公司是16开、4页的宣传册,我们本次采用的宣传册是版面是其1/4。封面印刷了校园招聘,翻页后左面公司介绍,右面招聘职位,尾页是招聘流程。有的公司宣传页上,提供了团队结构、福利待遇、员工访谈等内容,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关注信息。
        *   宣讲内容。我们由人事部同事进行宣讲,内容主要是公司介绍、市场地位、团队建设等内容。有的公司宣讲,着重突出企业价值观。根据校招职位特点,让对应部门的负责人来宣讲。如研发,由研发总监,从自身做研发开始,遇到问题,如何做到现在,突出对研发的重视。
   
        总结
        本次的校园招聘,在面试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科研项目、解题思路、实践编码;在笔试和面试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对那些有志成为软件工程师的同学,我都建议他们马上开始看《代码大全》、《设计模式》等书籍,尽快从学生转向职业人士,不管他们是否选择我们公司。当然,我更希望他们明年加入我们,为公司成长一起贡献,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来哈尔滨已经7、8次了,前后加起来已超过100个自然天,这是第一次以招聘人员角色来此。也买了特产红肠、榛蘑、黑木耳等,与朋友一起享用。
        哈尔滨真冷,特别穿着单衣,风雨交加,提着行李,等待拼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回到深圳,夏天的感觉,真是让人习惯和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哈尔滨校园招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