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基础与应用--用例图

第九讲:
uml基础与应用--用例图:

uml视图:设计视图、实现视图、用例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

提纲:
·什么是用例图
·用例图的基本元素
    --角色
    --用例
    --关系
·用例图的图符
·用例图的主要属性
·用例图的粒度与范围
·举例

一、什么是用例图
    用例模型:需求分析阶段,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看成黑盒子,仅从外部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从用户角度),不需要考虑功能是怎样实现的;驱动了需求分析后的各个阶段的开发。
    用例图:描述用户的需求,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执行者,强调谁在用系统,系统为执行者完成那些功能。
   功能的描述、角色;角色和功能对应起来。

二、用例图的构成(基本元素):用例;角色;关系;
(1)用例(use case):功能的描述
(2)角色(actor):actor是一些人或事
--可以激活系统交互信息;
--可以对系统进行输入;
--可以从系统被动的接受信息。

  角色:角色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寻找执行者的几个原则:
-谁使用系统的功能;
-谁需要系统支持日常工作;
-谁来维护关系系统;
-系统需要操纵那些硬件-需要与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
-对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的人或事物。
(3)关系(assosciation):执行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括依赖、泛化、关联。用例和角色都可以有关系。

(第十讲):
三、用例的主要属性:事件流、前置条件、后置条件。
事件流:一个用例在执行时执行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
    --基本流--对用例中常规和预期路径的描述
    --备选流--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用例执行了其他的路径。

前置条件:该用例执行的前提条件,用来描述条件下可以开始执行一个事件流。
后置条件:说明用力结束时系统的状态。

四、用例图的粒度与范围:用例的多少
概述级、用户目标级、子功能级

    设计时要重要考虑的方面,一开始粗略的设计用例图,然后慢慢细化。用例图的粒度不应太粗或太细。
    描述文档:事件流、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例子:功能角色:资源管理者;项目(工程)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信息、日志信息)每个用例都和一个角色发生关联。

五、用例注意点:
·应该清晰的定义系统边界
·防止用例过多
·应该从执行者的角度来命名用例
·用例描述的正规程度
·避免执行者的名字不一致
·避免执行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注意用例的大小是否恰当(粒度)
·避免用例描述混乱
·区分用力分解和功能分解
·避免客户不能理解用例的情况
·有些场合,用用例来描述不适合

小结:
·用例图的基本组成(绘制)
·用例图的作用:
--重在应用
--重在交流
--重在事件流的描述
--用例粒度和角色

    我的理解:用例就是功能,用例图就是对功能的图示描述;也就是功能模块的表示。同时用例图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描述,所以,从用例图中能看出现实的功能需求,貌似是对现实世界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物理结构进行画图表示。用例图的粒度是第一次听说,经过老师的讲解,感觉粒度就是个数的意思,搞不懂为什么翻译为粒度(granularity)。也就是一个软件划分为多少个模块。这就涉及到模块的耦合和内聚了。模块太少不能把用户的需求功能描述清楚,太多了,又过于冗杂,同样不能把功能描述清楚。
    用例图是开发一个软件时用到的第一个图,所以,用例图画好了,对后面的开发至关重要。用例图就是对现实需求的第一步抽象,把功能用图表述出来。在画用例图的时候就应该把用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工作,文档,actor,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