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用户场景任何的易用考虑都是枉然

  这几天看了几篇关于淘宝和支付宝界面和易用性的讨论帖子。一直觉得有话要说,不得不说。

 

      首先感到淘宝这么一个UED团队,对易用性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减少鼠标点击上,这种小技巧的追求上,感到有点意外和理解。
      意外。---是盛名之下,应该会有所不同,应该有一种大气的感觉。但事实上,是没有感受到大气,只有小家子气。
      理解。--国内搞可用性研究毕竟比较晚,而且很多人都是直接从UI设计转过去的,对使用体验,很多都停留在视觉的华丽等上。支付宝团队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易用性,如果离开了用户,所有的技巧技术都是枉谈。没有好好分析,哪些用户会用支付宝来支付水电。这些用户又会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没有这些场景做支持,怎么能说你的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怎么能谈到易用。在那些场景下,用户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没有做分析,就是仅仅考虑到减少几下鼠标,就敢说易用?!
     以前做过一个项目,用户对计算机不是很懂,但十分的熟悉单据的一套。和他日常填写的单据一模一样,减少他的学习成本和恐惧感却是这类用户最大的易用。其它的字体好看点,减少几次鼠标啊,都只是那用户不关心,UI设计和程序员乐此不疲的事情。
     包括减少页面等,都不能一概而论。记得有个项目中有一个录入金额的界面,平白多了一个确认界面。为什么?用户怕输入错,强烈要求给予确认。因为业务处理错,比那几次鼠标重要的多,让用户不会出错和提醒他防止出错,确实对他最大的易用支持。 

 

     而所有的这些,用户可能并不会直接提(除非和你熟到称兄道弟),没人会说自己比较差,不懂(不懂也得装懂)学习,毕竟这关乎面子和饭碗的问题。我所遇到的就是:说系统不好用,容易出错,和实际业务相差比较大...。这些可能和互联网用户有所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用户不会直接提,但会发牢骚。这些隐含的对易用性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都是做可用性设计的需要去挖掘和去领会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离开了用户和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易用考虑都是枉然。那不是用户要的易用,是你需要的易用。你!记住你自己不是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UI,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