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数据库,需要进行3个层次步骤的模型分析,这次机房重构,我又重新学习了一遍之前自考书上的知识,知识就是这样,多复习,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理解,这样才是学习。
有三大模型,分别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只写概念模式,另外2个请见我的其他博客。
1、概念:
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概念的描述包括:记号、内涵、外延,其中记号和内涵(视图)是其最具实际意义的。
概念模型表征了待解释的系统的学科共享知识。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抽象、组织为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也就是说,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不是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概念级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
2、制作者
一般来说,构建概念模型的过程与程序员的关系并不大。最适合进行这项活动的人,应该是那些有较深资历的领域专家,极端一点,甚至可以就是最为熟悉自身业务流程的客户代表。只要稍稍学习简单的建模知识,他们就可以胜任了。技术出身的人要做好这个工作,在开始之前他可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忘掉VB,忘掉JAVA,忘掉.Net, 忘掉C++ 。。。
3、设计步骤
系统的灵活性和复杂度的矛盾,是在提炼概念模型时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1)构建模型
抽象出现实世界中的概念,比如社会上有男人、女人、等,每个类下面会具体分析都包括哪些概念。,把概念之间的联系也简单描述出来。
2)找出模型
最好是能够尽量充分地使用细粒度的概念来描述模型,而避免粗略描述。
3)构建模型
1,运用概念目录列表或名词性短语找出问题领域中的后选概念
2,绘制概念到概念模型图中
3,为概念添加关联关系
4,为概念添加属性
4)模型设计
上面说了很多基础知识,下面,我来简洁明了的说一下,大家肯定就明白了,用E-R图(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是设计概念模型时常用的方法。
E-R图设计步骤
1、局部模型
① 确定局部概念模型的范围
② 定义实体
③ 定义联系
④ 确定属性
⑤ 逐一画出所有的局部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
2、全局模型
① 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② 合并局部E-R图
③ 消除不一致因素
④ 优化全局E-R图
⑤ 画出全局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
3、模型评审
概念模型的评审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用户评审。
第二部分是开发人员评审。
下面是我设计的概念模型(仅供参考):
们每个人对现实世界中的看法不一样,所以表达出来的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也不同,但概念模型的质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至关紧要,因为,所谓的面向对象,就是从这里开始。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