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目前医院的自身业务管理层面的信息化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由于医院侧重经营和管理层面、科室和医生之间竞争侧重经济收入,以及临床科研投入产出相对滞后等原因,临床科研层面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甚至很多单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不利于我国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医疗健康产业的整体性的持续性的均衡发展。
上海纳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医学数据银行”--临床大数据科研协作平台。旨在通过对临床大数据的病例资料进行整合和应用,让临床科研大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科研成果不仅服务于临床和教学,还能够直接服务于患者、家属、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等大众。
临床科研信息化建设的痛点和难点
据上海纳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永中分析,我国临床科研现状从研究范围看,个体研究、单项目研究很有优势,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弱势;从研究层次看,超大城市、沿海城市、大型医院、重点实验室、重点专科、着名学者(院士)具有优势甚至强势,中小城市、偏远地区、中小医院弱势甚至没有科研;从研究方法看,主要靠手工整理、问卷调查,比较原始、不太可靠,或从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数据,半自动整理,多为小样本范围研究。
“我国的临床科研像一个个信息孤岛!基于临床业务系统无法开展临床科研!”李永中感慨道。“理论上各种系统都应该以HIS为中心,然而实际上业务系统众多、相对独立,信息管理部门维护工作量大,临床科研方面信息化程度低,各种业务子系统产生的临床资料很分散,即便是业务系统之间可以共享数据,但无法汇总数据用于科研角度的深度应用。”他认为基于业务系统做科研是很困难的,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才是解决信息孤岛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病例数据来源必须真实有效、数据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临床资料应该追求尽可能的完整和规范,才具有真正的科研参考价值。他觉得,虽然现在一些网站如“好医生”、“春雨医生”、“39健康网”等也集中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患者咨询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够真实性。只有源于真实病例分析出的科研成果、案例数据、治疗方案,对患者、家属和大众才具有真正的参考价值。
据悉,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各种基础研究数据库。比如美国人类基因库、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欧洲胸外科数据库等。我国人口众多,病例资源丰富,食品安全、社会环境问题时刻考验着我们的胃、肝、胆、肠、胰腺、呼吸系统……以及各种灾害带来的伤害,然而我国的临床基础性研究在哪呢?这不仅关系到临床水平,更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与生活质量。
怎么做
临床大数据平台到底怎么做?李永中认为要从两步骤着手,第一步是用项目支撑平台的建立,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数据来源种子;第二步是用服务支撑平台的运营,把种子激活,积累海量的数据,挖掘病例的价值,服务于大众。
李永中介绍,用项目支撑平台建立,包括两大核心软件产品:
产品一:临床科研信息系统。用于医院专科、重点实验室。已经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开展合作。
该软件遵循几大原则:完整性:治疗前(问诊)、治疗中、治疗后(随访);规范性:符合科研规范,规范名称和值域;时效性:及时收集、及时归档;真实性: HIS导入资料来源可靠电子病历归档与应用系统,
产品二:电子病历归档与应用系统。即医院级临床数据中心。已经应用于解放军306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
该软件立足于医院业务层面,不仅解决库存成本、防火防盗、防潮、防霉、人工编目上架、人工借阅和归还等,还从科研层面激活电子病历的科研价值,让病历成为科研的数据支撑。多条件检索、完整病例在线浏览、多人同时借阅、借阅控制与统计成为可能。该软件也是医院无纸化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几乎全国所有医院都处于“纸质病历+缩微胶卷/纸质翻拍”模式。打官司属于小概率事件,CA认证可解决法律认可问题。做的比较好的医院有解放军251医院、180医院、总装备部306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
基于两大软件产品的推广来打造未来的“临床数据中心”,可以在条件具备时,瞬间聚集海量的病例数据库,成为一个无可比拟的大数据“医学数据银行”。
用服务支撑平台运营思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建立专业的病例采集、审核团队; 数据分析服务:建立专业的统计分析团队,多维度建立数据挖掘模型,为不同受众提供不同自动式数据分析服务;主动客户服务:主动联系服务患者和家属,主动跟踪服务科研工作者,主动寻求第三方机构合作;
如何实现智能、便捷的科研采集、挖掘和服务?
实现会员注册后的病例关联,包括带匹配度说明的手动关联和自动关联。以及病例关联后的审核和修改。提供在线和离线的专业化的后台服务、团队支持,运用客户端软件给临床研究者提供科研所需工具支持。具备输出到SPSS、从Excel导入、综合计算、图表展示等多层面功能。
如何做到品牌服务?
首先要软件工具的先进性:先进的数据采集工具是数据品质的保障,采集工具的易用性是数据量提升的保障,软件的推广有利于为数据银行布点(种子)
服务内容的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持续性+专业性+权威性,多途径的数据采集进入+数据的清洗+审核机制
平台产出的权威性:医生的研究成果有大数据支撑,对患者提供服务区别于现有医疗健康网站,数据挖掘成果具有可靠参考度
关于技术门槛问题,李永中认为我国没有开发工具、OS和DataBase平台,都是国外的。因此在技术上,很难产生特别的技术创新。一般都是应用的创新,流程和方法的创新。因此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走在前面是硬道理,做到位是硬道理,让服务成为品牌是硬道理。
竞争者分析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张燕萍,一个中国女人,花费17年做了一件事:把堪培拉及周边地区96%的乳腺癌病人,17年来的治疗过程,无一遗漏,详尽记录,编撰了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历时最久的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报告。这样,医生们就有了一个实证而科学的庞大数据库,来参照和权衡自己怎样治疗同类的新病人。96%,是极难达到的覆盖率。张燕萍与助理付诸了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所覆盖的人口也差不多同于上海一个区。而这是许多医生一般不会去做的事,虽然不是攻克疑难杂症,却是更多医生众口一词、梦寐以求的‘宝库’。”李永中通过这个故事试图阐述建立临床大数据科研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表达了这样一个大平台建设的难度和价值所在。
李永中说,相关网站平台诸如面向医生的网站,好医生网、丁香园,以及面向大众的网站如三九健康网,新浪健康频道,这些网站都兼有服务于医生和患者的交叉功能。然而,这些网站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注册、登记和上传,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持续性、时效性等都无法保障。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进,移动设备的发展,医疗行业的许多应用都扩展
到了移动设备上。以采集资料和简单访问为特征的移动科研也慢慢发展起来。移动设备应该成为临床科研的补充方式,解决非桌面场景的应用。这些也是我们规划的发展内容。包括语音录入、检索、统计,移动设备接入的采集、检索、统计,图像统计和分析。”
如何盈利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健康数据也会越来越值钱而倍受重视”李永中说,“科研机构如医院、专科实验室,研究所;临床科研工作者如医生、护士、实验人员、技师;普通老百姓如患者、家属;政府部门如卫生局、医保局等管理部门、人口发展决策部门,第三方机构如医疗器械公司、药品公司、耗材厂家等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据李永中介绍,这个“医学数据银行”可以构建出很多单病种数据库。比如糖尿病病例库、早产儿病例库、白血病病例库、乳腺癌病例库、艾滋病病例库。以糖尿病病例库为例,假设有16万例样本,可以分解出多个直观的结果数据:死亡病例总数1万例,自然死亡2000例,因本病而死亡的5000例,其他疾病或原因死亡3000例,存活病例总数15万例,生活正常,完全康复10万例,反复发作、治疗中5万例,其中包括男性3万例、女性2万例等等,这些数据可以为不同访问者所用,每个数据都可以跟随一个可信度评估数值加以备注。
在患者页面,可以通过诊断找到同类型患者,在授权范围内缩小范围查找感兴趣的患者资料,通过患友交流可以促进康复,可以方便地访问患友的留言和自我评估。可以看到授权范围内的可参考病例,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随访信息、手术信息、康复信息等等,以及未授权数据的友好提示:访问者可发送邮件或者短信给数据拥有者浏览该病例。
“我们采取会员服务,包括医生、患者、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和其他特征找到匹配患者,通过在线交流或者方案参考,调整自己的康复计划。我们的利润来源可以有软件项目的推广带来的收入,平台建设后推广带来的广告收入,科研立项申报的资助或投资,注册会员的年费和服务费。
发展计划和目标
”临床科研的信息化建设足以支撑其一家大型的软件公司,而[医学数据银行]这个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的运营更将诞生一家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业务相辅相成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项领域的大型公司。我们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服务,为临床科研人员统计分析提供依据,并采用专用工具对大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和多媒体、多途径展示,给医院、科室、管理层,患者、家属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病例数据和科研成果的参考。基于医疗真实数据的分布式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为政府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李永中说道。
据悉,创始人李永中具有丰富的经验,1998年开始医疗软件研发;2000年开始构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系统(服务于全市300家医院检验科);2001年开始研发临床科研软件;2002年创业,带领队伍研发预置条形码的标本管理LIS系统,曾在全军医院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2012年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建立了中国新生儿协作网。
谈及发展计划,李永中信心百倍。他计划实行三步走战略:一是软件项目推广阶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种子数据中心;二是数据中心建立阶段: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立数据中心,激活种子,积累5000万个病例;三是数据中心运营阶段:先用五年的时间积累5亿个病例,建成首个医学数据银行,成为全国最专业、最有价值的网络品牌。再用十年的时间积累50亿个病例,覆盖100个国家,应用20种语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医学数据中心。
目前,上海纳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融资阶段,其首期融资规模1000万美金,主要用于软件项目推广和”医学数据银行“大型平台的建设(包括:临床病例数据采集和多专科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