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ase的备份及恢复

1, 概述
本文档以用户需求及在集成中可能遇到的备份恢复需求为基础,以可指导项目快速集成为目的,重点在于说明Sybase备份方案的实施及备份后的恢复方法,并不全面探讨各种备份恢复方法、技巧、应用。想仔细了解,请参考SYBASE出的管理手册。

2, 备份恢复基础
2.1, 查看数据库大小
Sp_helpsegment logsegment|system|"default"
说明:
分别计算日志大小、系统表大小、用户表大小(需要data和log分开存储)
注:如果data和log没分开,可使用sp_spaceused syslogs计算log的大小。

2.2, 设置数据库自动删除日志
在开发数据库上,一般设置 sp_dboption "trunk log on chkpt",true //检查点自动删除日志。满足日志快速增长的维护,在生产数据库上一般设置为false。

2.3, 恢复时设置消息显示
在数据库恢复时,默认恢复信息是不在控制台显示的,可使用sp_configure "print recovery information",1设置为显示。或在恢复时,使用命令 set flushmessage on查看。

2.4, 使用磁带备份时更换磁带
如直接用磁带备份,sp_volchanged命令可通知backup server已经更换磁带可以继续备份。

2.5, 数据库自动恢复顺序
系统每次启动的时候,都进行自动恢复,顺序为:master、sybsystemprocs、model、tempdb、sybsystemdb、sybsecurity。
也可以使用sp_dbrecovery_order db_name,recover_num定义用户数据库的恢复顺序(不能指定系统数据库)。如果要插入改变顺序,则再使用db_name,recover_num,force选项。取消则设置recover_num为-1即可,如果不行,强制使用"force"选项,sp_dbrecovery_order就可查看当前的恢复顺序设置。

2.6, 设置数据库最大恢复时间
sp_configure "recovery interval in minutes",3
可指定每个数据库的最大恢复时间,这个时间决定了数据库检查点的执行时间,默认为5分钟,其实还与数据库大小、数据活动是否频繁等有很大关系,建议一般应用不修改。

2.7, 阻塞和恢复对数据库的更新
quiesce database hold允许在对每个数据库设备的磁盘进行取消镜像或外部复制时,阻塞对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的更新。此时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只读操作,要恢复对数据库的更新,在完成相应操作后,发出quiesce database release命令即可。
, quiesce database tag_name hold db_name[,db_name] [for external dump]
, quiesce database tag_name release
一次最多允许8个数据库被hold
说明:tag_name为用户设置的释放数据库列表的标签。
例:
1>, quiesce database pubs_tag hold pubs2
2>, go
1>, quiesce database pubs_tag release
2>, go

2.8, Master系统数据库平时维护配置注意事项
1)不要在master主设备上存储用户数据或创建任何非master、tempdb、model数据库。
2)始终bcp备份重要的系统表
3)每次执行init数据库设备、创建或变更数据库或添加新的服务器名等等操作之后,都要备份master数据库。

2.9, Master数据库数据库日志的特殊
master 数据库日志与数据存储在同一个设备上,而且不能移动master数据库的日志,所以必须经常使用dump database命令备份master数据库,且定期使用truncate_only选项的dump transaction删除日志。
model数据库也应该经常备份,不然恢复时也要使用保留的修改命令重新应用。他的日志清除方法和master数据库一样。
sybsystemprocs数据库与master的备份一样,默认数据库设置为trunc log on chkpt,不需要单独清除日志,恢复时使用installmaster命令,然后输入所有改动,不然就得对其进行备份。

2.10, 备份数据库
如果使用dump database和load database 从一个机器运动数据库到另一个机器(同一硬件和软件平台),必须确保被恢复和原来的设备分配情况相同。备份master的时候,一定要取消主设备镜像,防止启动时寻找旧镜像文件启动,在恢复前,应将数据库设置为单用户模式。
dump database命令备份整个数据库(包括数据和日志),但该备份操作他不会删除已备份的日志。dump database命令运行的时候,用户可继续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2.10.1, 备份到磁盘
1>, 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备份目标绝对路径/备份文件名" //备份到本地磁盘
1>, 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备份目标绝对路径/备份文件名" at remote_server 
//远程备份到远程磁盘。前提:在DB Server上配置Client的baackup server服务名,at该backup server服务名,可在Client上执行备份命令(当然要在Client上配置Server的主服务名)。
要完成远程备份,需要修改允许远程备份的动态参数为1,设置为0为禁止:sp_configure "allow remote access",1

2.10.2, 备份到磁带
1>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dev/nrmt4" with init //初始化(设备被覆盖)
1>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dev/nrmt4" //默认 noinit nounload
1>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dev/nrmt4" with unload //磁带回卷并卸下
1>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dev/rmt/0"
可使用:sp_configure "tape retention in days",15 //设置静态参数,在dump时候带retaindays设置磁带可被重写的最低天数,以上设置为15天。

2.11, 备份日志
dump transaction命令备份从上一次数据库或日志备份以来改变了的日志。备份完后,dump transaction命令会删除已备份的日志。而且只有日志存储在自己单独的logsegment上时,才可使用该命令备份。
dump transaction db_name to "备份目标绝对路径/备份文件名" at remote_server 
dump transaction db_name to "dev/rmt/0" with no_truncate
dump transaction选项:
, with no_truncate //备份但不删除日志
, with no_log //备份日志的过程不记录日志
, with truncate_only //只删除日志不备份
with no_log作为作后手段,并仅在with no_truncate失败后使用一次,此前应该使用alter database 为数据库分配更多的空间。

2.12, 一般数据库故障恢复办法
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请参考如下步骤:
1)马上对故障发生时的数据库执行dump transaction with no_truncate命令备份日志。
2)使用load database 恢复最新的数据库备份。
3)依次使用已备份的日志增量备份load transaction增量恢复应用,然后再使用故障发生时备份的日志进行恢复。也可使用load transaction ... until_time指定恢复到某个时候。
4)由于在恢复过程中,数据库是脱机状态的,所以恢复完后,应该使数据库online database。
5)检查是否恢复到故障发生时的数据库状态。

3, 备份恢复数据库
默认adaptive server可同时备份或恢复6个数据库,但可以修改增加16K的缓冲区,如下:sp_configure "number of large i/o buffers",12 //静态参数

3.1, 备份用户数据库
dump database
dump transaction
除了安排好合理的例行备份外,还应该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备份数据库,节省数据库失败时的恢复时间:
1), 升级数据库、创建索引、执行无记录操作、运行dump tran with no_log或dump tran with truncate_only之后。
对于日志和数据放在同一设备的数据库,使用dump database db_name to my_device后,使用dump transaction db_name with truncate_only删除日志。
由于使用with truncate_only的时候,还是要写一些数据到磁盘,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则可以使用with no_log来删除日志:dump transaction db_name with no_log;应该是用alter database 扩展数据库空间,with truncate_only和with no_log后,是没有办法恢复从上次备份后生成的日志、提交的事务的。
详细备份过程请参考"2.10备份数据库"

3.2, 恢复用户数据库
load database
load transaction
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库,此数据库必须存在,可以使用create database 的for load选项创建数据库;或通过恢复覆盖一个已有数据库,这样会覆盖已有数据库的所有信息。
磁盘发生故障原因不同,如只是一个块坏,则数据库可能还是能正常工作一段时间,除非运行dbcc命令,如果是整个数据库不能使用,则会把数据库标记为可疑,然后写一条告警信息,数据库不可用了。
比如设备损坏,建议恢复流程:
1,获取设备上每个数据库的当前日志的备份(with no_truncate)
2,检查设备上每个数据库的空间使用情况
3,删除每个数据库
4,删除发生故障的设备
5,初始化新设备
6,重新创建数据库,每次创建一个
7,将最近的数据库备份load到每个数据库
8,按备份的日志时间开始恢复每个日志备份

下面对各步骤详细介绍

3.2.1, 第一步:获取设备上每个数据库的当前日志的备份
dump transaction db_name to "路径/名字" [at remote_server] with no_truncate

3.2.2, 第二步:检查设备上每个数据库的空间使用情况
1)在master中,检查已损坏数据库的设备分配和使用情况:
select segmap,size from sysusages where dbid=db_id("db_name"
2)查看输出结果,segmap值为3的表示一个数据分配,4表示一个日志分配,更高的表示用户自定义段,size表示大小
3)sp_helpdb db_name
1> select segmap,size from sysusages where dbid=db_id("joli_db"
2> go
segmap size
----------- -----------
3 5120
4 2048

数据:(5120*2)/1024=10M
日志:(2048*2)/1024=4M
sp_helpdb joli_db
1> select segmap,size from sysusages where dbid=db_id("testdb"
2> go
segmap size
----------- -----------
7 1536
日志和数据混合在一起

3.2.3, 第三步:删除每个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_name
如果在使用drop database时,系统由于数据库损坏报告错误,则可以使用dbcc dbrepair命令的dropdb选项:dbcc dbrepair (db_name,dropdb)

3.2.4, 第四步:删除发生故障的设备
sp_dropdevice

3.2.5, 第五步:初始化新设备
disk init

3.2.6, 第六步:重新创建数据库
重新创建数据库,每次创建一个,如果没有按sysusages分配与原来匹配的段,则恢复后数据和日志可能会混合在一个设备上。
create database db_name on datadev1=20,datadev2=10 log on logdev1=10 for load
for load暂时锁定新创建的数据库。可用命令增加创建的数据库大小alter database db_name on datadev3="2M" log on logdev1="4M" for load如果恢复数据库时又发生故障,则adaptive server不会继续恢复已部分恢复的数据库,此时必须重复使用load database重新恢复。
//for load选项包括了恢复数据库

3.2.7, 第七步:将最近的数据库备份load到每个数据库
load database db_name from "路径/名字"

3.2.8, 第八步:按备份的日志时间开始恢复每个日志备份
load transaction恢复日志时,如果顺序不对,会报告错误,恢复完了,应使用dbcc检查其一致性。
有可使用until_time精确时间恢复:
select convert(char(26),getdate(),109)
load transaction employees_db from "/dev/nrmt5" with until_time="Mar 26 1997 12:35:59:650PM"
联机已恢复数据库
onlie database db_name

3.3, 备份系统数据库
除了要经常备份master数据库外,通常在发出如下命令时也要进行备份:
1), disk init、sp_addumpdevice、sp_dropdevice、磁盘镜像命令
2), 分段系统过程sp_addsegment、sp_dropsegment、sp_extendsegment
3), create procedure、drop procedure
4), sp_logdevice
5), sp_configure
6), create database、alter database
不然如果master失败,恢复时有些系统表可能需要重新创建。
应对disk init、create database、alter database的命令脚本进行保存,并对sysdatabases、sysusages、sysdevices、syslogins进行经常备份。

3.4, 恢复master系统数据库
恢复系统数据库,可:
1)使用load database恢复备份
2)使用dataserver、installmaster、installmodel命令创建这些数据库的初始状态
3)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

master数据库坏的症状:
1)adaptive server不能启动
2)频繁或破坏性的分段错误或输入、输出错误
3)dbcc报告损坏情况

假设master故障满足:
1)master数据库已损坏或者主设备已损坏
2)有系统表的最新备份
3)主设备只包括master,tempdb,model
4)有master数据库的最新备份,且备份以来,未初始化任何设备,位创建或变更任何数据库
5)服务器使用缺省排序

我们一般使用以下步骤恢复系统数据库。

3.4.1, 第一步:找到系统表备份
sysdatabases,sysdevices,sysusages,sysloginroles,syslogins
用这些备份,可以确保结束时系统可以全部恢复

3.4.2, 第二步:建立新的主设备
注意事项:
1)检查sysusages的备份,如果dbid 1只有一行,则转到第5步
2)保留旧设备。
3)使用dataserver命令前,应关闭adaptive server。
4)知道主设备的全名和最大大小。
dataserver -d /informix/device/master.dat -b20M

3.4.3, 第三步:以主恢复方式启动adaptive server
复制原来的RUN_servername文件为m_RUN_servername,并在文件中dataserver命令行添加-m参数,再使用
startserver -f m_RUN_servername 启动数据库

3.4.4, 第四步:重新创建master设备分配
1)从sysdevices(备份)查看每个设备的low和high区间,任何sysusages.vstart值在此范围内的任何数据库分配表示该设备上的分配。
2)再查询sysusages(备份),如果有多行dbid=1的记录,则需要增加master的大小以恢复数据库,alter database增加多大,则根据多出的行区间判断(一般单位为2K)或者size列/512大小,一行对应一条alter database ;而且如果只是主设备损坏,则只需分配到master 设备最后一行即可。(master的dbid=1,tempdb的dbid=2,model的dbid=3)
3)检查改变后的sysusages是否与备份一致,要确保一致。

3.4.5, 第五步:检查backup server的sysservers信息
使用isql登录,检查backup server的服务名svrname,如果不是SYB_BACKUP,必须更新sysservers为SYB_BACKUP;再检查 srvnetname ,确保与$SYBASE/interfaces文件中的描述一致,如果不一致,要更新sysservers表以一致。
select * from sysservers where srvname = "SYB_BACKUP"
go
begin transaction
update sysservers
set srvnetname = "PRODUCTION_BSRV"
where srvname = "SYB_BACKUP"
go
如果修改错误,则发出rollback transaction命令回退;如果成功,则发出commit transaction命令提交。

3.4.6, 第六步:确认backup server正在运行
使用showserver命令确认backup server正在运行,必要也可重新启动backup server。

3.4.7, 第七步:恢复master备份
使用命令load database master from "...."
进行恢复,恢复完后会关闭adaptive server,注意查看恢复和adaptive server关闭过程中是否有错误信息。

3.4.8, 第八步:更新number of devices参数
仅仅在数据库使用的设备数比缺省的要多时,才需要更新。
可修改配置文件,在master 启动时,会读取该文件。

3.4.9, 第九步:以主恢复方式重新启动adaptive server
参考第三步。
注意是否有错误信息提示。

3.4.10, 第十步:检查系统表,核实master的当前备份
如果在最新的disk init,create database,alter database 命令后备份的master数据库,则sysusages,sysdatabase,sysdevices的内容和备份表一致。
不过还是要检查一下,注意:
1)如果恢复后的sysdevices中未包含备份的sysdevices表中的任何设备,则表示上次master备份后添加了新设备,必须运行disk reinit和disk refit命令。
2)如果恢复后sysdatabases表中未包含备份的sysdatabases表中某些数据库,则表示上次master备份后有新的数据创建,则必须运行disk refit。

3.4.11, 第十一步:重新启动adaptive server
用常规模式启动adaptive server

3.4.12, 第十二步:恢复服务器用户ID
检查syslogins和备份的syslogins表,注意:
1)如果不一致,备份后添加了新的登录名,则应重新使用sp_addlogin命令添加。
2)如果删除了登录名,则应重新使用sp_droplogin删除。
3)如果锁定了服务器帐号,应重新使用sp_locklogin锁定。
4)检查由于人为使用sp_modifylogin而引起的其他差别。

确保指派给用户的suids正确,不然会导致权限问题,检查的有效方法是对用户数据库的每个sysusers表执行union,如有权使用master,可包括master :
select suid,name from master..sysusers
union
select suid,name from sales..sysusers
union
select suid,name from parts..sysusers
union
select suid,name from accounting..sysusers

3.4.13, 第十三步:恢复model数据库
1)如果有保留的model备份,则load database 恢复该备份。
2)如果没有备份,则:
1,运行installmodel脚本创建
cd $SYBASE/ASE-12_5/scripts
isql -Usa -Ppassword -Sserver_name < installmodel
2,重复对model数据库的任何修改。
参考"3.5恢复model系统数据库"

3.4.14, 第十四步:检查adaptive server
仔细检查:
1)备份的sysusages与运行的sysusages比较。
2)备份的sysdatabases与运行的sysdatabases比较。
3)在每个数据库上运行dbcc checkalloc。
4)检查每个数据库中重要的表。

3.4.15, 第十五步:备份master数据库
使用备份命令备份master数据库

3.5, 恢复model系统数据库
以下讲述的是,只需要恢复model数据库时的恢复步骤:
, 第一种:由于没对model数据库做任何更改,只需恢复通用的model数据库。
dataserver可在maste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恢复model数据库。
dataserver -d /devname -x
, 第二种:已经修改了model数据库,但有model的最新备份。
直接load database恢复model数据库。
, 第三种:已经修改了model数据库,但没有model的备份。
先按第一种恢复,然后重新发出更改model时所发出的所有命令。

3.6, 恢复sybsystemprocs系统数据库
如果有sybsystemprocs的最新备份,直接使用load database 恢复即可。
如果没有,可使用如下方法恢复:
第一步:查询sybsystemprocs存储于什么设备
如果可以使用sp_helpdb,则使用sp_helpdb sybsystemprocs命令查询device_fragments列。
如果不可以使用,则使用
select sysdevices.name,sysusages.size / 512
from sysdevices,sysdatabases,sysusages
where sysdatabases.name = "sybsystemprocs"
and sysdatabases.dbid = sysusages.dbid
and sysdevices.low <= sysusages.size + vstart
and sysdevices.high >= sysusages.size + vstart -1
go
如查询出:sprocdev 28

第二步:删除sybsystemprocs数据库
drop database sybsystemprocs
go
如果物理磁盘损坏,则使用dbcc dbrepair删除此数据库,然后使用sp_dropdevice删除此设备;如果必要,使用disk init初始化一个新的数据库设备。

第三步:创建数据库
使用第一步查询的大小,在查询出的设备上创建sybsystemprocs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ybsystemprocs on sprocdev = 28
go

第四步:运行installmaster脚本
在运行installmaster前,应删除sybsystemprocs,然后重新创建。
cd $SYBASE/ASE-12_5/scripts
isql -Usa -Ppassword -Sserver_name < installmaster

第五步:更改 sybsystemprocs
如果更改了sybsystemprocs中的权限,或向数据库添加了自己的过程,则必须重复这些更改。

如果编写的有自己的过程并存储在 sybsystemprocs中,则当数据库损坏时,有如下两种恢复方法:
1,使用上面说所的,使用installmaster恢复sybsystemprocs数据库,然后重新使用create procedure命令创建这些过程。
2,保留数据库的备份,并使用load database恢复备份。(注意,如果是使用磁带,应该保留一个完整的sybsystempprocs在一个磁带上,因为在恢复该数据库期间,将不能使用sp_volchanged换磁带)。

4, 使用disk reinit和disk refit恢复系统表
如果从不能反映最新的disk init,create database,alter database 中恢复master数据库,应该使用本处的方法正确来恢复sysusages,sysdatabases,sysdevices表中的正确信息。
4.1, 使用disk reinit恢复sysdevices
如果上次备份后添加了任何数据库设备,则必须使用disk reinit向 sysdevices添加每个新设备。如果保留的有原来的disk init脚本,应以此脚本提供参数。如果disk reinit提供的vstart参数不同,可能会损坏数据库。
如果没有disk init的脚本,则应查看最新的sysdevices备份获取一些正确的参数,如果在最初的disk init中使用了自定义的vstart,则仍需要知道vstart的值。
disk reinit只能在master中运行,语法如下:
disk reinit
name = "device_name",
physname = "physical_name",
[vdevno = virtual_device_number,]
size = number_of_blocks
[,vstart = virtual_address,
cntrltype = controller_number]

说明:size为(high-low)+1

4.2, 使用disk refit恢复sysusages和sysdatabase表
只能在master数据库中运行。
命令语法为:disk refit
在执行重建系统表后,adaptive server 将关闭。
应该监视全过程中是否有错误信息输出。
如果disk refit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永久性的损坏。
在运行disk refit 后,必须使用dbcc检查adaptive server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server,Sybase,database,disk,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