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合并和组合索引的比较
复合索引的优势只有查询复合索引的全部列,并且按索引的设置顺序查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首列的查询条件,如果没有将用不到索引,其他列顺序乱了的话,只能用到一部分索引
在教务系统补考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安排考场的算法运算时间非常慢,需要32秒才能完成考场的分配。查找原因,由于需要在学生补考科目表里面进行查找数据——该表的数据目前已达200万条,所以算法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查找数据方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决定对数据表进行分析,创建合适的索引。
在创建索引过程中,我们发现查询语句已经为查询列创建了索引,但是是为每个列单独创建的——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1=’ABC’ AND COL2=123;
为了重点说明原理,我简化了示例。在以上示例中,查询语句的查询条件有2个列,分别是COL1和COL2。我们为COL1(INDEX1)和COL2(INDEX2)都分别创建了一个索引。创建好索引后,我们进行了测试,发现速度没有非常明显的加速,还是需要20多秒。优化效果不明显。
然后我们尝试了在COL1和COL2上创建组合索引,效果非常明显,从32秒到目前的8秒。针对这种情况,我深入研究了一下,在2个列上单独创建索引,如果查询语句使用到,叫合并索引;如果是在2个列上创建组合索引,就叫组合索引。下面通过原理来解释一下合并索引和组合索引的区别,也讲解一下为什么组合索引会比合并索引要快许多。
首先解释一下合并索引的搜索步骤,如下图所示:
上面步骤可以用下图进行说明:
如下图所示,单独的2个索引进行查找——索引合并,需要反复在2个索引表间进行跳转,这是造成速度慢的第一个影响。第2个影响是,假设满足COL1=’ABC’的数据有5行,满足COL2=123的数据有1000行。最坏的情况下(那5行在COL2的1000行最后面)需要扫描完COL2的1000行才能找到需要的数据,并不能达到快速查找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组合索引,由于组合索引综合保存了COL1和COL2的数据,它不需要在2个索引表之间跳转,所以速度会更快,组合索引的搜索步骤如下图所示:
上图是索引合并和组合索引的对比图。组合索引不需要像索引合并那样对索引的ROWID进行比较合并。
以上就是对索引合并于组合索引区别的说明,另外补充一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组合索引比较好——在查询条件中对索引列使用了等值比较时,组合索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来自 <http://blog.csdn.net/ltylove2007/article/details/21084809>
两个或更多个列上的索引被称作复合索引。
利用索引中的附加列,您可以缩小搜索的范围,但使用一个具有两列的索引不同于使用两个单独的索引。复合索引的结构与电话簿类似,人名由姓和名构成,电话簿首先按姓氏对进行排序,然后按名字对有相同姓氏的人进行排序。如果您知道姓,电话簿将非常有用;如果您知道姓和名,电话簿则更为有用,但如果您只知道名不姓,电话簿将没有用处。
所以说创建复合索引时,应该仔细考虑列的顺序。对索引中的所有列执行搜索或仅对前几列执行搜索时,复合索引非常有用;仅对后面的任意列执行搜索时,复合索引则没有用处。
如:建立 姓名、年龄、性别的复合索引。
复合索引的建立原则:
如果您很可能仅对一个列多次执行搜索,则该列应该是复合索引中的第一列。如果您很可能对一个两列索引中的两个列执行单独的搜索,则应该创建另一个仅包含第二列的索引。
如上图所示,如果查询中需要对年龄和性别做查询,则应当再新建一个包含年龄和性别的复合索引。
包含多个列的主键始终会自动以复合索引的形式创建索引,其列的顺序是它们在表定义中出现的顺序,而不是在主键定义中指定的顺序。在考虑将来通过主键执行的搜索,确定哪一列应该排在最前面。
请注意,创建复合索引应当包含少数几个列,并且这些列经常在select查询里使用。在复合索引里包含太多的列不仅不会给带来太多好处。而且由于使用相当多的内存来存储复合索引的列的值,其后果是内存溢出和性能降低。
来自 <http://blog.csdn.net/linminqin/article/details/4434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