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2 Layout Guide for Memory Down

DDR2设计资料众多,每家设计规则并不完全一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本人综合多家设计参考,编写了下面的设计指导,此指导完全设用于DDR2的Memory Down设计。

1.   信号分组:

    通常将DDR2信号线按照如下形式分组,以便合理的进行设计。

    ⑴Data Group0:                 DQ0-DQ7,DM0,DQS0(/DQS0)

      Data Group1:                 DQ8-DQ15,DM1,DQS1(/DQS1)

           。。。。。。。。。。。。。。。。。。

           。。。。。。。。。。。。。。。。。。

      Data Group7:                 DQ56-DQ63,DM7,DQS7(/DQS7)

    ⑵Address/CMD Group:           SDA0-          SDA12(SDA15),SDBA0,                                                   SDBA1,/SDRAS,/SDCAS,/SDWE

⑶Control Group:               SDCS0-SDCS3,SDCKE0-

                               SDCKE3,SDODT0-SDODT3

    ⑷Clock Group:                 SCLK0-SCLK3,SCLKN0-SCLKN3

2.   信号布线顺序:

    通常布线顺序根据分组情况而定,具体顺序如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此仅建议。

1)    Data/Strobe→Address/CMD→Control →Clock→ Power

3.   信号组组内及组间信号长度控制:

    1) 信号之间的长度控制见下表:

 

Data/Strobe0

Data/Strobe1-7

Address/CMD

Control

Clock

Data/Strobe0

20mils

100 mils

-

-

250mils

Data/Strobe1-7

100mils

20 mils

-

-

250mils

Address/CMD

-

    -

100 mils

-

100 mils

 Control

-

-

 

100 mils

100 mils

Clock

250 mils

250 mils

100 mils

100 mils

5mils

2)              Intel具体信号等长要求如下:


3)              待补充。

4.    信号组组内及组间信号间距控制:

 

相同组内

 其他DDR2信号

非DDR2信号

Data/Strobe0

10mils

15 mils

25 mils

Address/CMD

10mils

15 mils

25 mils

Control

10mils

15 mils

25 mils

Clock

15mils

   20 mils

25 mils

5.   信号走线阻抗控制:

 

Intel

 Freescale

其他厂商

通常

单端信号

42 ohm

50-60 ohm

 

55 ohm

差分信号

70 ohm

100-12 ohm

 

100 ohm

6.   Clock信号组走线:

1)       走线长度:Intel要求在500-5000mil以内,建议尽量缩短走线长度。

2)       走线宽度:4-8mil,通常走线5mil。

3)       阻抗控制:见上诉第5条。

4)       过孔数量:根据负载数量定,越少越好。

5)       串接电阻:在CLK及/CLK上各串接0 ohm电阻,通常靠近驱动端放置。

6)       并联电阻:在CLK及/CLK间并接100 ohm电阻,通常靠近负载端放置。

7)       并联电容:建议在CLK及/CLK间并联pF电容,可用于调整时钟信号相 位,通常使用5pF并靠近负载端放置。

8) 差分Clock信号间并联电阻拓扑参考如下:


9)       待补充。

7.    电阻匹配阻抗:

1)    串联电阻:DDR2内部Data/Strobe信号已有ODT电阻,走线上不需配置。

2)    并联电阻:Address/CMD和Control需要上拉至VTT,通常使用49.9或56 ohm阻排。  

3)    待补充。

8.   VREF走线:

1)     走线宽度:建议20mil以上。

2)     走线间距:建议25mil以上。

3)     包地走线:条件允许下。

4)     去耦电容:尽量靠近IC的管脚处,常用两个数量级电容滤波(100nF和1nF)。

5)    待补充。

9.   VTT走线:

1)   走线宽度:最小150mil,一般在表层或底层进行孤岛铺铜。

2)   上拉电阻:常用阻排,通常直接放置在VTT铜皮上并就近打孔。

3)   去耦电容:每4个电阻(或一个4电阻阻排)放置一个去耦电容,常用0.1uF电容。

4)   储能电容:在VTT孤岛铜两端各放置两个电容,常用4.7uF和220uF电容。

5)   待补充

10. Vsense走线:

1)  走线宽度:建议20mil以上。

2)   走线间距:建议20mil以上。

3)   串接电阻:常在Vsense走线上串接0ohm电阻,可将电阻放置在VTT孤岛铜边上。

4)   待补充

11.                  拓扑结构参考:

1)    Fidus 设计参考


2)    Micron 设计参考。其中需要注意1stT、2stT、TL5、TL6的说明。


3)    Intel参考设计。


4)    当然,以上仅是以单通道4片SDRAM为例。还有2片、8片、16片以及多通道等设计情况,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只要是正确的拓扑,便于走线且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均可采用。以上拓扑也适用于反正对贴SDRAM。

5)    待补充

12. 其他建议:

1)    所有信号走线都应有完整的参考平面,不要跨越平面分割布线,确保其信号回流平面完整。

2)    布线距离其参考平面边缘距离应大于30mil,。

3)    蛇形走线应满足3W原则。

4)    待补充。

总结:

    以上是本人参考多家设计要求进行整理,编写的设计指导。其中不乏较严格的设计要求,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上述设计才可实现DDR2的设计。每个案例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具体设计也会不一样。 当然,越是严格的要求,所实现的系统将会越稳定,其稳定余量将会越大。

名词解释:

1.     DRR2:DDR2/DDR II(Double Data Rate 2)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开发的内存技术标准,与DDR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即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2.     Memory Down:SDAM芯片直接焊接在主板上,非DIMM形式,此叫法多出现于Intel。其他厂商也有称为Discrete Device。

3.     待补充。

参考文档:

1.    Intel 《Basic Mobile Platform 08 Designguide》

2.    Fidus 《Signal and PCB layout considerations for DDR2-800》

3.    Micron 《DDR2 package sizes and layout basics》

4.    Freescal 《Hardware and layout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DDR2 SDRAM》

你可能感兴趣的:(layout,basic,mobile,文档,Sig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