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总结(三):mongoDB的主从复制、副本集、分布式部署

1. 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是MongoDB最常用的复制方式。这种方式非常灵活,可用于备份、故障恢复、读扩展等。
  MongoDB的复制至少需要两个服务器或者节点。其中一个是主节点,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其它的都是从节点,负责映射主节点的数据。主节点记录在其上执行的所有操作。从节点定期轮询主节点获得这些操作,然后对自己的数据副本执行这些操作。由于和主节点执行了相同的操作,从节点就能保持与主节点的数据同步。

示例:
   在D盘创建两个目录master和slave,master目录作为主节点的数据文件的目录,slave目录作为从节点的数据文件的目录。
注意:主节点和从节点要指定不同的端口。
启动主节点:mongod –dbpath d:\master –port 10000  –master
启动从节点:mongod –dbpath d:\slave –port 10001 –slave –source localhost:10000

2. 副本集

  副本集就是有自动故障恢复功能的主从集群。
  主从集群和副本集最大的区别就是副本集没有固定的“主节点”;整个集群会选出一个“主节点”,当其挂掉后,又在剩下的从节点中选中其他节点为“主节点”,副本集总有一个活跃点(primary)和一个或多个备份节点(secondary)。
  

以三个节点为例:
节点1: HOST:localhost:10001
    Log File:D:\mongodb\logs\node1**logs.txt**(该文件会在创建日志时自动创建)
    Data File:D:\mongodb\dbs\node1

节点2: HOST:localhost:10002
    Log File:D:\mongodb\logs\node2\logs.txt Data
    File:D:\mongodb\dbs\node2

节点3: HOST:localhost:10003
    Log File:D:\mongodb\logs\node3\logs.txt
     Data File:D:\mongodb\dbs\node3

启动节点1:
mongod –dbpath D:\mongodb\dbs\node1 –logpath D:\mongodb\logs\node1\logs.txt –logappend –port 10001 –replSet ywendeng(副本集的名称)/localhost:10002 (表示和localhost:10002是一组的)–master(表明该节点为活跃节点)
启动节点2:
mongod –dbpath D:\mongodb\dbs\node2
–logpath D:\mongodb\logs\node2\logs.txt –logappend –port 10002 –replSet ywendeng/localhost:10001
启动节点3:
mongod –dbpath D:\mongodb\dbs\node3 –logpath D:\mongodb\logs\node3\logs.txt –logappend –port 10003 –replSet ywendeng/localhost:10001,localhost:10002 
初始化节点(只能初始化一次):随便登录一个节点,以10001为例
mongo localhost:10001/admin
db.runCommand({ “replSetInitiate”:
{ “_id”:“ywendeng”,
“members”:[
{ “_id”:1, “host”:”localhost:10001”, “priority”:3 },
{ “_id”:2, “host”:”localhost:10002”, “priority”:2 },
{ “_id”:3, “host”:”localhost:10003”, “priority”:1 }
]
}});

参数解释:
–replSet 指定副本集 后面紧跟着副本集的名称
–logappend 日志文件末尾添加
–port 指定端口号
db.runCommand({}) 初始化副本集
初始化文档:
“_id”:“ywendeng”, 指副本集的名称
“members”:[…] 副本集的服务器列表 每个列表有个
   “_id”: 每个服务器的唯一id,
    “host” 指定服务器的主机,
   “priority”设置优先级,默认优先级为1,可以是1-1000的数字  

  • 对副本集中节点的属性查看操作:

关闭10001服务Dos命令窗口, 登录10002查询当前主库  mongo localhost:10002
 db.$cmd.findOne ( {ismaster: 1 } );

  • 默认情况下从库是不能进行读写操作的 设置从库可读(在从库secondary上执行):

rs.slaveOk ( );

3. 分布式部署

  • 在了解分布式部署之前,先了解一下MongoDB中分片的思想。

      MongoDB分片的基本思想就是将集合切分成小块。这些块分散到若干节点上,每个片只负责总数据的一部分。应用程序不必知道哪片对应哪些数据,甚至不需要知道数据已经被拆分了,所以在分片之前要运行一个路由进程,该进程名为mongos。这个路由器知道所有数据的存放位置,所以应用可以连接它来正常发送请求。对应用来说,它仅知道连接了一个普通的mongod。路由器知道数据和片的对应关系,能够转发请求到正确的片上。如果请求有了回应,路由器将其收集起来回送给应用。
      设置分片时,需要从集合里面选一个键,用该键的值作为数据拆分的依据。这个键称为片键(shard key)。{name:“shell”,age:1}

  • MongoDB中的分布式部署原理

  mongos就是一个路由服务器,它会根据管理员设置的“片键”将数据分摊到自己管理的mongod集群,数据和片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的配置信息保存在“config服务器”上。
  mongod:一个普通的数据库实例,如果不分片的话,我们会直接连上mongod。
  

  • MongoDB中的分布式部署步骤

1、创建三个目录,分别存放两个mongod服务的数据文件和config服务的数据文件

2、开启config服务器 。mongos要把mongod之间的配置放到config服务器里面,所以首先开启它,这里就使用2222端口。 命令为:

mongod –dbpath E:\sharding\config_node –port 2222

3、开启mongos服务器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开启的是mongos,端口3333,同时指定下config服务器。命令为:

mongos –port 3333 –configdb=127.0.0.1:2222

4、启动mongod服务器 。对分片来说,也就是要添加片了,这里开启两个mongod服务,端口分别为:4444,5555。命令为:

mongod –dbpath E:\sharding\mongod_node1 –port 4444
mongod –dbpath E:\sharding\mongod_node2 –port 5555

5、服务配置 。client直接跟mongos打交道,也就说明我们要连接mongos服务器,然后将4444,5555的mongod交给mongos,添加分片也就是addshard()。

 mongo localhost:3333/admin 连接到mongos 服务器
 db.runCommand({“addshared”:”localhost:4444”,allowLocal:true})
 db.runCommand({“addshared”:”localhost:5555”,allowLocal:true})

6、开启数据库分片功能,命令很简单 enablesharding(),这里就开启test数据库。

db.runCommand({“enablesharding”:”test”})

7、指定集合中分片的片键,这里就指定为person.name键。

db.runCommand({“shardcollection”:”test.shell”,”key”:{“name”:1}})

8、通过mongos插入10w记录,然后通过printShardingStatus命令查看mongodb的数据分片情况。

这里主要看三点信息:
① shards: 可以看到已经别分为两个片了,shard0000和shard0001。
② databases:: 这里有个partitioned字段表示是否分区,这里可以看到test已经分区。
③ chunks: 集合被砍成四段:
    无穷小 —— jack0,
   jack0 ——jack234813,
   jack234813——jack9999,
   jack9999——无穷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mongodb,副本集,主从复制,分布式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