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中的草根,只为挣得一个未来

作者: 卓远致行再出江湖  
  日期:2012-9-25 20:58:00
  1、此帖是本人的成长帖,和大家分享一些真实的成长经验。和坛子中的大多数朋友一样,本人无背景,非名校,非海归,凡人一个。毕业后进入咨询业,起薪1500,有过3年7次加薪的经历,成为公司合伙人,后离职创业,现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曾亲自主持及参与咨询过的项目计35家,其中百亿级规模企业2家,十亿级规模企业15家,亿级规模企业18家。长期与一线企业深入接触,对企业内部情况及各部门、各岗位晋升机制极为熟悉。丰富的职场实战经验,洞察力强,善于发现问题本质,对竞争战略、企业管理、品牌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等方面知识有着深入把握。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打拼,我想这样的成长经历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有借鉴意义。

  2、此帖只适合在职场做到中层经理以下的朋友看。高手请绕道。抱怨者请绕道。光说不练者请绕道。
  3、本人擅长解决职业规划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于《哈佛商业评论》、《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与管理》等杂志发表过文章若干。大家如果有职业规划发展方面的问题要咨询,可以直接跟帖,本人定会抽时间一一回复。尽可能把情况写得详细些。关于情况描述的具体要求,本人会在帖后说明。
  4、本帖不定期长期更新。本人不是心理咨询师,不会催眠术,不讲人生修炼的大道理,只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觉得有用的,麻烦顺手回个帖,哪怕做个标记也可以。谢谢各位听我在这里唠叨。
  6、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正好下雨。一场秋雨一场凉。提醒各位注意保重身体。再苦再累,革命的本钱不能丢。
  日期:2012-09-25 21:02:59
  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你可以骂这个时代不好,但你不可以否认,有人在同样的时代混得比你好;如果你工作不满意,你可以骂这个公司不好,但你不可以否认,有人在同样的公司做得有声有色;如果你工作不开心,你可以在背地里把你的老板骂得狗血淋头,但你不可以否认,总有人能够在同样的老板手下做得风声水起。你可以去抱怨,可以去发泄,可以去求安慰,但在每一天的睡觉之前,你是否认认真真想过:假如我所抱怨的一切都不能够改变,那么,我该如何做,才能活得更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
  好时代,还是坏时代?光明,还是黑暗?希望,还是失望?登天堂,还是下地狱?答案就在下文。——前言
  日期:2012-09-25 21:24:47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肖申克的救赎》

  第一次接触《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在十多年前。在这十多年中,我经历过成功和喜悦,更有失败和痛苦。当我在失落无助的时候,我常常把这部片子拿出来。每看一遍,我都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激进我继续前行。为了希望与自由,用19年坚持不懈只做一件事,完成了在别人眼中看来需要600年才能完成的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希望,更让人如此激动?我始终坚信:只要有希望在,只要你不放弃救赎的勇气与决心,一切皆有可能。

  或许是出于对这部片子的偏爱,在《这些道理不懂,你注定就是穷打工的命》(该文在天涯点击将近40万次)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职场发展指导书籍《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其封面上也加上了上述台词。这本书出版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也看到很多的评论。但其中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一条评论,就是"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呢?"是啊,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么浅显的道理,谁能不懂呢?但我恰恰认为:大道至简,毋须多言。成功没有什么秘笈。那么真正的成功者,他们唯一高明的地方,就是把常人眼中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工作中发挥到极致。正因为简单,99%的人都忽略了;只有1%的人用心做到极致,所以他成功了。

  日期:2012-09-25 21:25:55
  有人问我成功是什么?可能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其所秉承的价值观都是大相径庭的。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我所理解的成功,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用你所付出的正当努力,去追求你所期望的生活。这种生活,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开豪车住别墅;无论是做专职太太,还是撑起半边天;无论是在一个领域小有成就,还是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只要这种生活是你所期望的,并且你为之付出努力,都是值得肯定与尊重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特殊关系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人,一种是有知识而无思想之人。正如亨利·范·戴克所言: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任何财富的积累,都必须通过合法劳动而获得;任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由具备远见卓识的人来引领。假如两者都不具备,这个民族唯一的下场,就是集体被奴隶。

  有人会说,你不是特权阶层,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是的,我必须承认这一点。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假如我生在一个背景显赫的家庭,我现在的人生路又会是什么样子?但仔细一想,你就会知道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因为你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哪怕你有一万种假设的可能,你也改变不了既成事实。所以,与其花时间进行毫无意义的假设,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当前的现状上。

大家如果看一些成功人的经历,你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名校出身、海归派等各种光环。当你在羡慕别人的成功的同时,或许也在感慨: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一种成功只能依赖特定的条件才能达成,那么,这样的成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我出生在家庭贫困的农村,没有读过重点中学,父母没有文化,在读大学之前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当然更无名校及海外背景。这就是我的出身。我想在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和我都差不多。但我用自己的打拼,实现了从打工到公司合伙人、再到成功创业这样一系列的转变。我相信我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够做到,前提是你认认真真看完这篇文章,并将其付诸行动。

  日期:2012-09-25 21:52:11
  一、写给非名校生:起点就比别人落后,你凭什么获得翻盘的机会?
  “你将来想干什么?”第一次向我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是我的外公。外公虽然没有正式读过书,但他早年四处闯荡,去过很多大城市,也参过军,和日本人打过仗,属于见过世面的人。我从小在外公家长大,他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也是我最初的人生启蒙。
  当年外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外公喜欢看电视新闻,我也跟着看,觉得做记者挺好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曝光谁就曝光谁,有很大的权力和自由。于是就对外公说:“我想当个记者。”后来到快要高考时,有一同学拿来了上一年的报考指南,我忽然发现了编辑出版学这个专业。于是欣喜若狂,在我看来,这个专业比新闻学更有吸引力,于是,考大学时,果断填报了这个专业。但大学入学后才发现,全班50人,只有3个人是第一志愿,其他人全部是调剂的。再加上老师所讲的课程全都枯燥乏味,我对这个专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

  大学的第一年,基本上是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度过的。我有时候也偶尔会想:难道我就注定要一辈子做编辑了吗?我的内心里似乎有一种能量,无法释放。但这种能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感觉我这辈子不可能平平庸庸过一生,不甘心只做一个小编辑,虽然看起来很稳定。但我的骨子里,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安稳的人。
  转折发生在大二。那是一个偶然机会,我到学校图书馆(整个大一一年,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今天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发现了一本杂志叫《中国广告》。看到这份杂志的封面,我第一眼就被那绝顶的创意吸引住了,我不禁在内心里感叹:太震撼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看里面的创意,如饥似渴。我从来没有发现,我能够对一样东西保持这么大的能量和热情!类似的杂志,还有《国际广告》和《现代广告》。于是,去图书馆已经成为我的必修课,几乎每天必去。而且每次去,第一要看的,就是那几本杂志。如果杂志被别人拿去看了,我一定会守在书架旁边,等它被归还的时候,我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拿过来。

  日期:2012-09-25 21:53:10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想法:假如我也能做出那样的创意该多好!但转念一想:不可能,我没有任何美术基础,怎么能做出那样的创意呢?后来同班同学中有人选修了PhotoShop课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处理画面。这下又让我看到了希望。于是,我也在下一年报了这个选修课,并且如饥似渴地学习。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300块,但为了学好这个课程,我仍然花了80块钱去书店买了一本最详尽的专业彩色教程。同时,为了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我甚至跑到图书馆的古旧文献室,把最近20年的旧杂志都找了出来,一页一页地翻着看。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有一种无比的满足感,我没有没有享受过这样美妙的学习过程。

  后来,创意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越多,我越发现自己眼界的局限。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假如我只知道如何制作一幅创意图片,但却不知道这幅创意背后隐含的策略,那么,我的创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又开始到图书馆,通过一篇又一篇的创意案例,来了解别人创意背后的策略性思考。于是,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了解得越多,我发现我对于营销战略、竞争分析、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知识的无知,而这些,又是保证一个创意策略能够真正实施的背后力量,这才是我真正追求的东西!至此,我内心那股无法释放的力量,终于弄明白了:我要成为一个影响整体公司运营管理的人,如果有可能,我的终极目标是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这个目标进一步明确之后,在毕业找到工作之前,我把90%的业余时间全都泡在了图书馆里,以储备我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我很感谢大学的图书馆,这里有我汲取不尽的营养。在精力的分配方面,对于那些无用的公共课,我只要求不挂科就可以;对于我实现理想有用的课程,哪怕是选修课,我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我从来没有拿过奖学金,成绩最好的时候排名是28位,更多的时候是排在30多位甚至40位以后。但我绝不后悔,因为我学到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我以后立足社会的最原始资本。

  日期:2012-09-25 21:54:54
  事实证明,我的这些努力全都得到了回报。假如没有这些努力,也不会有我后来的职业发展;假如我没有积极去改变命运,而只是抱着一种“被安排”的心态,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种颜色。
  在做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客户,抱怨自己是二本三本,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抱怨大学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我当年毕业时,也曾经有身边的人在抱怨:这个大学白上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假如环境决定一切的话,那么,在相同环境下生存的人,其命运应该是相同的。但事实是:在同样的环境背景下,有的人很失败,但有的人却非常成功。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在于环境,还是在于自身?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很多人持着一种“大学无用论”,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觉得大学带给了我人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三样东西:一是自立精神。我没有随波逐流,没有选择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要知道,我的同学中,有95%的人都选择了专业对口),转向了一个完全与所学专业无关的领域,完全是因为大学培养了我自立的精神。我知道如何去摆脱所有环境的束缚,去独立追求自己内心的方向,并让这个方向得以实现。二是学习能力。很多人抱怨“大学无用论”,也是因为大学之所学,到了社会上毫无用武之地。但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大学所能带给你的,是你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技能。是“渔”,而不是“鱼”。社会永远是在不断进步的,如果你只想着凭借大学所学就能够立足,那是远远不够的。而掌握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你就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并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假如一个人停止了进化,也就是他生命终结的开始。三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很多人怕失去,怕付出了没有回报。他们觉得付出没有希望时,于是就停止了付出和努力。但在我的骨子里,则始终坚持一种观点: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如果不付出,则一定没有回报。我不是特权阶层,我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一切都必须靠自己去打拼。假如我错过了奋斗的机会,则可能永远也找不回来了。当一件事情你明明有可能成功、却因错过而失之交臂时,这才是你人生最大的悲哀。所以,只要我认定的事情,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希望,我也一定要去尽200%的努力去争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哪怕付出了也没有得到,我也绝不后悔,因为我为之努力过。人生的精彩在于打拼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只是一个副产品。没有奋斗的人生,则如同一条直线,永远看不到辉煌的那一点。

  日期:2012-09-25 21:55:44
  所以,对于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来说,你永远要记住一点:起点并不意味着终点,只要找准方向,你完全有翻盘的机会。而你翻盘的资本,就是自立精神+学习能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
  不要抱怨自己的出身,也不要抱怨自己的专业。假如你什么都没有,你至少还有一样东西:年轻。这是你最大的资本。记得当年上大学时,我们的院长经常给我们讲:25岁的妙龄胜过一切帝王的桂冠。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当我看不到希望,我就会会告诫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用害怕,因为我还年轻,我还有拼搏的资本。”我始终相信约翰?洛克菲勒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不必计较成败得失。你唯一需要记住的只有一个字:拼!

  日期:2012-09-25 22:11:38
  二、不善言辞之人,你凭什么快速获得老板的信任?
  我们遇到过很多客户,无法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导致自己被架空,成了一个可有可无之人。很多人觉得只有变得能说会道,领导才会喜欢。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但我共事过的两位直接领导以及一位间接领导,都对我有着极高的评价。我同样遇到过因能说会道而遭上司白眼的人。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究竟怎样做,才能够获得老板的信任?这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刚上班的第一天,我和另外一个新进的同事被分到了同一个副总下面。由于公司规模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就由副总直接带。与直接领导见了面,简单沟通了两句,感觉这个领导是个很冷淡的人,不是很热情。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那位同事向领导发了条短信:“刘总,我是您的新部下,我叫×××,以后就跟着您了。您有什么工作上的安排,请随时吩咐。”同为他的下属,我立马感觉到自己也应该表示一下态度,否则上司对我的印象不好。但我又不知道写什么,只好把同事的短信拿过来,稍微改动,发了过去。

  那位同事口才比我好得多。在上司的眼中,我是一个不善言辞之人。这无疑显露了我的劣势。我心里很担心:假如上司不重视我,我在这个公司岂不是没有前途?但溜须拍马那些事,向来是我最反感的,无法为我的价值观所接受。既然口才不好,那我只有靠另外一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我给自己的这个做法取了个名字,叫“战略性弥补”。不善言辞、却又想获得老板赏识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这个行动包含三个步骤:1、认清楚上司的行为风格或价值观,弄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看看自己与上司的行为风格或者价值观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并做好调整的准备;3、评估自己的优势能力,看看应该怎样完成上司交待的工作,才能够与上司的风格或价值观保持一致。举例来说,我的上司是一个很注意细节的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在过程中出现细节上的问题,他都会很计较。但我恰恰是一个注重结果的人,有点儿不拘小节,只要结果合理,无论细节如何,我认为都是值得肯定的。有一次写一个方案,单纯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我自认为我做得很好,而且绝对可以得到肯定。但事实是我错了,在工作汇报时,上司对我的工作成果视而不见,却对方案中的细节仔细琢磨,说我工作做得不细致。对此我很反感,因为我的价值观与上司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冲突。但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不管你的工作做得如何,如果得不到上司的肯定,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但对于我和上司之间存在的差异,必须要有一个人做出改变,而且改变的人只能是我。于是,在下一次工作时,我就在保证结果的同时,把事情想得很周到,把细节做得很完美。如此几次,上司对于我的能力已经深信不疑,觉得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员工,以后的工作重点也慢慢交给我来承担。甚至连他自己写的方案,一些细节问题上的修改,他都交给我再做最后的审查。可见上司对我的重视。而这一点对于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都是极为重要的。

  日期:2012-09-25 22:34:33
  我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曾经反复强调六个字:做对事,跟对人。什么事情是对的?答案只有一个:符合你的上司的价值观的事情,才是对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答案同样只有一个:能够与你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性的人,才是对的。找到一个能够与你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你做的很多事情,往往就会上司之间存在很多默契,你也更容易被上司所认同,你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被重视。但现实工作中,我们往往不太容易找到与我们的价值观相一致的上司,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得到重用,办法只有一个:改变自己,与上司保持一致。

  每个人都希望改变对方来适应自己,却极少有人想过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适应还是被适应,这取决于你自身的能量有多大。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改变别人,那么,就只有改变自己。在第一职场网进行“教练式”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因与上司相处不合而离职的例子。诚然,并不是每一个上司都是好上司,因为每个员工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同样,并不是每个上司的手下,都是他所认为的“坏下属”,总有一些下属是能够与他合得来的,能够得到他的重用的。除非你的上司令所有下属都不满,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坏上司”,不然,你还得不到上司的重用,那你就要从自身考虑问题了:到底自己的哪些行为引起了上司的不满?如果因为与上司的不合而辞职,那就是最愚蠢的做法,长期下去,你将不会知道如何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相处,而这正是比跳槽本身带给你的更为负面的影响。学会管理你的老板,懂得更多与老板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同样是职场必修课,因为老板是影响你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管理老板的最重要的核心技巧,就是沟通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些内容我都写了《职场救赎》中。都是一些极为简单的方法,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做。

三、如何把“打杂”的工作变得有意义?
  刚上班的时候,在最初的半年,我都被安排在上司下面做一些“打杂”的工作。前面已经说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影响整体公司运营管理的人。这个职位令我很羡慕,我也能够看到公司里有哪些人在扮演者这样令我向往的角色。但进入公司整整半年,我都只是在扮演一个“打杂”的角色。虽然这些“打杂”的工作,我能够做得很好,并且上司也因此对我赞赏有加,但我并不满足,因为目前所做的事与我最初的预想相距甚远。终于,在上司又一次为我安排打杂的琐事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当着上司的面对他说:“刘总,我进入公司已经半年了,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向您那样,对于管理有着全面理解的优秀咨询师,我希望承担更重要的工作职责,而不仅仅是做一些小打小闹的琐碎工作。”今天看来,我的这个反应可能有些唐突,我的表态可能会令上司非常不安,甚至有可能引起他对我的不满。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很感激我的上司,他没有计较我不太礼貌的言行,而是从那以后逐步让我担任整个项目中较为核心的角色。但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我忽然感觉到了上司的良苦用心。我发现,当我真正开始参与一个项目的运作与管理的时候,对人的基本功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些基本功的锻炼,正是我之前在“打杂”岗位上的点滴积累。假如没有这些积累,而让我直接参与负责一个项目的运作,我根本就无从下手,根本就不是我之前想象的“假如让我负责某某项目,我就一定做出怎样怎样的成绩”那么简单。

  日期:2012-09-26 15:27:54
  在经历这件事之后,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下定决心:在工作的前三年,不要计较能赚多少钱,最重要的事是一定要把专业知识体系给弥补起来。没有这些,以后的发展就是一纸空文。
  在现实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因浮躁而导致职业发展失败的许多例子。我在《职场救赎》的第二章也提到了同样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年轻人初入职场也存在和我当年一样的浮躁心理。但有些人能够意识到这些错误,会积极改进;有的人意识不到,只能进入一个以赚钱为目标、但却因基础不牢而赚不到钱的恶性循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日之内建成的。人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任何脱离这个过程而一步到位的想法,都将是杀鸡取卵。

  前些年流行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整个项目来说,打杂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些细节性的工作。你要想在上司面前得到更多的重视,就必须要获取上司的信任;而决定上司是否信任你的重要因素,靠的就是别人都不太关注的细节。初入职场,遇到新上司,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假如你无法在小事上获得上司的信任,那么,你绝对不要指望上司会把更大的责任交给你。

  最后,需要明确强调的是:你所要做的打杂的工作,一定是基于核心岗位的打杂,而不是辅助性角色。用我在《职场救赎》中的话来说,你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主角还是龙套。如果不是主角,你要确保将来有成为主角的可能;如果你只是一个龙套,即使以后成长了,也只是一个权力稍微大一点儿的龙套,仅此而已。
  日期:2012-09-26 16:26:47
  四、不要以为自己很牛B,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很多人心高气傲,认为目前的工作太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再继续做下去完全是浪费时间。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当年的我,也觉得眼下的工作简直是易如反掌。在工作满一年的时候,有和我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跳槽,工资涨了50%,这对我是个很大的刺激。在他的鼓动之下,我也有了跳槽的冲动。于是写简历、投简历。没费多大的劲,就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工资涨了一倍。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那是一个大公司下面的分公司,刚成立没多久,急需要人,老板亲自面试,当场承诺升职加薪的事情,并承诺让我独立负责项目。我终于感觉有了用武之地,于是立马应了下来。刚上班的第一天,老板就交给我一个项目,让我独立负责。由于此前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且工作内容都是我以前接触过的,我认为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事实无非我想象得那么简单。真正到了什么事情都要由我一个人来统筹和独立决策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干了,工作更是无从下手。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一个星期,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向老板提出了离职。正好之前的上司也屡次劝我回去,于是平生第一次跳槽,以我吃回头草的结局而告终。

  日期:2012-09-26 17:09:51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开始彻底反思自己的不足。跟着上司的时候,你觉得一切都是简单的,因为那时候你不需要做决策,有了问题,都是上司来帮助你解决,有他做你的后盾。当你觉得上司做决策的结果和你的预想相一致时,你就想当然地认为“换作是我,我也会这么干”。但殊不知,当你独立承担责任的时候,决策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差距是很大的,因为前者要“做”,要落实,要执行,而后者只是扮演了“说”的角色;前者需要对自己的决策负责,而后者则不必;前者需要考虑影响决策的众多因素,而后者可能只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就可以了。决策者身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成长与历练。会说的,会想的,会思考的,并不一定就会做。知难行易。

  《三国演义》中,有一场很知名的戏,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论军事才能和思维谋略,马谡一直深得诸葛亮信任;但一旦到了真刀真枪干的节骨眼儿上,如果没有实战性的积累,任凭他拥有再多的谋略,照样失街亭。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无知,却还自以为无所不知。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这些道理不懂,你注定就是穷打工的命》以及我的书籍《职场救赎》中,都提到了“空杯心态”的问题。假如你不能以虚心接受的心态看待新的事物,却还盲目自大,最多三年之后,你就要为你的自大付出惨痛的代价。乔布斯也说,“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从零做起的道理,但实际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即便在乔布斯这样优秀的人看来,“空杯心态”依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修养。

  日期:2012-09-26 17:26:09
  记得有一次,公司招聘来了十几个新人,我来负责其中的一项培训。培训结束时,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本书,作为最入门的培训教材。但我有一个要求:一个星期后,每个人按照书中的内容,将其制作成PPT,并上台向其他新同事进行培训展示。那是一本非常简单的书,书中的很多道理一看就懂。尽管如此,很多员工还是按照我的要求,认认真真完成了作业。其中有一个新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去写PPT,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写,他不屑一顾道,“太简单了,我闭着眼睛就能讲出来。”于是,我让他第一个上台做演示,但前提是不能看书。结果问题出现了:他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路,只是按照印象中的目录标题,简单讲了几个观点。但在这些他所能记住的有限几个观点中,他也只是轻描淡写,一旦我深入追问,他就无言以对。即便是那些认认真真做了PPT的新员工来说,他们也只是干巴巴地照着PPT上的内容念,毫无自己的观点,至于深度,更是无从谈起。

  正如我的《职场救赎》出版之后,有少部分人评价说“都是些大道理,没有用。”对于这种情况,或许稻盛和夫的一番话最能够说明问题:“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为提高心性,到圣贤们的著作中寻求真理,乍一看,尽是理所当然的、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往往用头脑理解后,就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已经成了自己的东西了,其实不然,他们并没有真懂,因为他们不想将这些真理付诸于实践。”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对于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大道理,在你的工作中运用到极致。别人因为太简单而忽略的东西,你做到极致,那就是你成功的秘诀。

  成功不是说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高下便可立见。
  日期:2012-09-26 19:50:49
  五、专业化:赢得未来竞争的唯一筹码
  当年我毕业后刚刚进入咨询公司时,它并不是一个大公司,而只是一个只有3年历史的中等偏下的公司,在行业内也没有多少名气。但我在公司工作期间,亲眼看见了这家公司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到成为行业内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公司。在我进入公司第一年的年会上,董事长就强调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司,但一定要成为最专业化的公司,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原则。我们之所以比那些规模比我们大得多的公司更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更明确地树立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化。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一旦背离了这个原则,那将是我们失败的开始。”公司整体上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团队,我的上司也对我说:“我们的客户,很多人年龄要比我们的咨询师大十几岁,你凭什么获得客户的信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化。”

  专业化!这是我刚刚步入职场就接触的一种思想。我深刻地理解到,专业化一定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来。有一次我正在在写一个方案,上司从我身边经过,无意间瞄了一下我的电脑。他问我这个方案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说是的。于是他二话没说,坐在我的位子上,亲自在PPT原文件上调整:“你看,这一页的文字太多,你这样分几个小段,看起来就比较舒服。这一页的文字又太少,一个页面上只有几十个字,如果能够配上辅助图片或图表,会更加美观。还有这个字体,不要这么花哨,要使用更能体现稳重感的黑体字。对于方案中的重要信息,可以加粗,或者使用其他颜色以便突出……”

  日期:2012-09-26 19:51:40
  从此以后,“专业化”这一思想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并成为我一贯的工作准则。在以后的跳槽中,无论跳到什么岗位上,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这份工作是否有趣,是否有“钱”景,而是我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我的专业化?在其位则谋其职。是否喜欢这个岗位,与你是否能够做到专业化,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兴趣的问题,而后者则是态度的问题。如果你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从而对其抱以随意应付的态度,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成功。

  我们曾经遇到过的最频繁的跳槽,是2年跳槽14次。很显然,这样的跳槽,不太可能在任何一个领域获得成功。因为10000小时定律告诉我们:不论你想在什么领域获得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这与你的积淀有关,与你的IQ没有关系。要想成功,专业化是你唯一快捷的路径,也是最能让你的价值不断积淀的唯一方式。因为专业,迈克尔?波特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战略管理大师;因为专业,麦肯锡成为世界上最负盛誉的战略咨询公司;因为专业,YKK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商;同样因为专业,王老吉(现改名为加多宝)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销量从1亿飙升到了160亿,超过了可口可乐!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找到适合你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付出10000个小时的努力,这是最简单的成功法则。
  日期:2012-09-26 19:55:46
  六、让上司对你另眼相待的唯一途径:让工作因你而不同
  在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客户这样的抱怨:“这份工作太简单了,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干。”果真如此吗?我并不这样认为。相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在工作中必定是千人一面,无法发挥他的独特价值。

你个人价值的体现,不是取决于你所做的工作有多少含金量,而是取决于你能否用你独特的方式把这份工作做到与众不同。比如仓库管理,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工作太简单,没有前途,又脏又累,也不愿意干。但我们曾经咨询过的一个客户在做这份工作时,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什么才是“独特价值”。他做的是钢铁贸易公司的库管,他很善于动脑筋,根据公司的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出入库流程,在不同的钢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使得对钢材的清点、进出库效率大大提高,错误率大大降低,当时随便你怎么提,他都能立马告诉你某种材料在库内的具体位置。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太简单,或者不符合兴趣而轻易放弃,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这是很明显的态度问题,同样会影响到你的跳槽。因为,假如你在前一份工作上没有认真的态度,招聘官同样有理由相信你在现在的岗位上也不会有认真的态度,并因此而拒绝给你机会。一个没有认真态度的人,其越聪明,可能对于公司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良好的态度,是职场生存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是如此。

  日期:2012-09-26 19:56:47
  你凭什么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物质回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身上具备与众不同的价值。注意:我强调的是“与众不同”。每个人身上都有可利用的价值,关键是哪些价值才能让你保持与其他99%的人不一样?营销学中有一个观点叫“差异化”。这个观点在职场上依然可以用。你只有做到与众不同,你才会有你独特的价值。

  有一次和我们的一个客户在沟通时,她和我们分享了她进入新公司之后,她的领导在培训时跟她讲的一句话:“不要你因工作而不同,要让工作因你而不同。”这句话点到了工作的本质,也是展现你个人价值的最关键的切入点。“要让工作因你而不同。”这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能力,更反应了一个人的眼界、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价值观。当一千个人当中有999个人用同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时候,那么,这999个人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也很容易被其他的999个人所取代。你要想不被轻易替换掉,成为老板眼中被重用的人,你必须要想尽办法,把这份工作做到与其他999个人都不一样,你才是你最有价值的部分。

  日期:2012-09-26 21:10:13
  七、缺乏职业素养:无论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职场垃圾
  你知道公司的详细联系方式吗?假如下班之后开个会,你是否能够多待半个小时?每当需要加班的时候,你是否找过借口请过假?你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脑子里还想着工作上的问题怎样解决吗?下班回到家,你是否一看到公司打来的电话就非常讨厌?在工作与和朋友约会之间,你会放弃约会而选择工作吗?你能清晰地知道明天的工作怎样安排吗?你有多久没有进步、但却始终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有多久你的意见没有被领导重视过了?你是否感觉公司的事与你无关?……

  当我写下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相信肯定会有人理直气壮地反驳我:明明不紧急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今天做完?明明可以提早安排的事情,为什么不早做准备,偏偏要加班加点去完成?凭什么周六日不让休息,一定要让工作占用我的私人时间?为什么公司出现的问题,领导不解决,偏偏要把责任推到员工身上?
  日期:2012-09-26 21:27:19
  是的,你说得都很对,你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都遇到过。但是这些问题都需要肯定的答复吗?你心里可能会觉得很委屈,但是在现实中,是没有会顾忌你的这些感受、听你这些所谓的理直气壮的抱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你所抱怨的这些问题,是你改变不了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做的,这就是游戏规则,无关乎合理与正义。关于游戏规则的问题,正如我在《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一书中所言:“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屈从,要么离开!”第二,你在抱怨,并不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也在抱怨。那些能够更快适应环境的人,会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显然,当遇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时,这样的人会比你更快得到机会。羚羊抱怨草原上的狮子太多,或者狮子抱怨羚羊跑得太快,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竞争随时都存在,只有适者才能够生存。这是法则,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你或许会问:难道出了问题,我们就不能抱怨吗?就只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吗?绝对不是!否则,人就不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而是成为一个奴隶。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我凭什么抱怨?我有抱怨的资本吗?我抱怨了之后问题能够解决吗?会有人在乎我的抱怨吗?假如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与其抱怨,不如把抱怨的时间花在自己的成长上。等你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去改变现实的时候,你就不必再抱怨了。

  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职业发展的初期,你唯一的目标就是成长。只要有成长的机会,其他一切问题都不重要。
  日期:2012-09-26 21:36:46
  在管理咨询公司工作时,有一件事情是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每次需要出差时,都是赶在周六日;而每次回来时,也是赶在周六日。平时晚上还要加班,这样我一个月难得有一两天的休息。我的生平第一次出差,是到内蒙西部的一个地区,只有一趟火车通过,而且据说该站只预留两张卧铺席。没买到卧铺,也没买到座位票,只好买站票。当时是春天,只有到了内蒙,你才知道当地的沙尘暴到底有多么厉害,五米之外看不到任何东西。我在两个车厢接头的地方站着,沙子从缝隙里灌进来,弄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慢车,又晚点,我站了将近20个小时才回到北京,一宿未睡。回到宿舍,已经是下午,顾不上休息,冲了个澡换身衣服就抓紧时间到公司去交差。同事们说都这么累了还不好好休息休息明天再来上班,今天还过来干嘛?我只好笑着跟他们说我不累。其实我真的很困,好想美美地睡一觉。还有一次出差,是在国庆节前夕,给客户进行一项战略性提案。客户所在地离我的家乡不远,只有200公里。我本想着提案之后能够直接回家看看,但提案一次性通过,客户立马又说国庆之后10月8日要具体的实施方案。回到宾馆,项目总监对我说,“你不打算回家吗?”项目总监是我的同乡,正准备利用国庆节回家结婚。我说,“都订了10月8号要提案,我得抓紧时间写方案,哪有时间回家?国庆7天,我用4天的时间写方案,还有3天可以休息,我已经一个月没有休息了。我把回家的车票退了,已经订好了回北京的票,我要在慢车上站一夜回北京。”当时总经理也在场,项目经理赶紧笑着对总经理说,“加工资加工资,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员工?”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我只是觉得尽到了作为一个员工最起码的职责,我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仅此而已。但后来我站在了管理者的位置上,我才知道,仅仅是在我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地方,也仍然有很多人做不到。比如工作太忙,我想通知大家下班的时候开个会(我都不敢把这个会放到周六开),但快到下班的时候,肯定会有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辞;比如周末有个事情需要临时安排,但打了一圈的电话,一个也打不通;比如我开会的时候明确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带个本子,以便我随时安排工作。但真正到了开会的时候,仍然会有人不长记性说杨总您稍微等一下我去拿个本子记下来。我常常对我的下属们说:你们都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没有什么能力,我不怪你们,我可以给你们时间去成长。但问题是:当我肯给你机会去成长时,你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愿意去接受这个一个机会?你的能力不一定很强,但是,你又是否具备职业化精神,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成长?如果没有,那么,就不要抱怨公司,不要抱怨社会,因为,你没有资格。你要想和这个社会谈判,总得考虑考虑你的筹码在哪里吧?自己没有任何筹码,却又想着要这要那,凭什么?这样的人和强盗又有什么区别?

  日期:2012-09-27 10:24:16
  八、如果你只会抱怨,原因只有一个
  工作那么累,那么多加班,凭你的能力,你会得到更高的待遇,你为什么还不走?许多纷纷跳槽的同事都给我这样的劝告。当初一起进入公司的许多新同事,在公司工作一两年之后纷纷跳槽离开。我也跳过槽,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公司。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浮躁,我也遇到过。在经历了短暂的浮躁之后,我重新回归到原点。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成长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你以后才不会到处救火,为了紧急的事情而碰得焦头烂额。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3年之内,不要计较工资有多高,待遇有多好,只要给我足够的成长空间,其他一切都可以为此让路。我很庆幸为了自己的成长,而舍弃了暂时的薪水和物质回报。假如重新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这样选择。因为,我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要坚守的东西是什么,该要放弃的又是什么。所谓的放弃,也只是暂时放弃,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东西上,你现在的放弃的,以后会成倍赚回来。

  如何去决定哪些是可以坚守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你的终极目标。你所走的每一步路,每一次行动,都应该围绕这个终极目标来进行。如果你缺失了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因为短期的利益而蒙蔽了双眼,导致你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而一味追求缺乏长远规划的短期利益,最终会让你付出代价。
  日期:2012-09-27 11:11:42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成为一位影响公司运营管理的人;如果有可能,并最终实现创业的梦想。如果要想创业,我必须清楚地知道一家公司是如何运营、如何管理、如何成长的,这其中需要掌握很多层面的知识。因此,成为影响公司运营管理的人,是创业的前提基础,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要想成为对于公司运营管理有影响的人,当前的管理咨询岗位可以为我提供最大的成长机会。而的我目标,确切地说,就是利用管理咨询岗位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机会,为自己补充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的所有营养。当这个大目标明确之后,所以我才会有了上述的目标:3年之内,不计较工资有多高,待遇有多好,只要给我足够的成长空间,其他一切都可以为此让路。对于此时的我来说,工作已经不再是工作,而是一份事业理想,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我构筑以后的人生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刚刚毕业时的我来说,并没有事业这个概念。只是偶然的一个机会,让我开始反思自己。那是一天下班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人做调查,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随后谈到工作,我们谈得很投缘。于是互留了名片,之后也经常联系。虽然我知道这个人后来是做安利的,他那次所谓的“市场调查”,也只是寻找目标客户的一种手段;虽然他带我去了安利的培训现场,在那里一动不动听了8个小时,但最终我没有成为他的客户。但结识此人,却带给了我另外一种思想启发: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他推荐给我一本书,叫《管道的故事》。这本书的内容和道理都很简单: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干一天的活儿拿一天的工钱,干一个月的工作领一个月的薪水。不提桶,就没有收入!如何摆脱时间换金钱的陷阱,如何获得真正的财富?唯一的保障,就是构建属于你自己的财富管道!虽然我并没有加入安利,构建自己的财富“管道”,但正是这本小书,让我开始思考:我凭什么永远不失业?我凭什么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养活自己?我凭什么成为这个社会上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你辞职之后再也不用再担心找不到好工作的“软实力管道”。

  日期:2012-09-27 14:28:34
  周星驰有过一句经典台词: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追求,拥有值得你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构建你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资本。我在《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一书的第一章就谈到职业目标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最后一章谈到个人品牌构建的问题。你凭什么永远不失业?你凭什么成为这个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唯一的资本,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人考公,期望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希望能够依靠外部体制来保障自己一生衣食无虞。殊不知,这种建立在外部机制上的保障,其实是最有风险的。现有的种种体制,都是与社会进步相脱节的。我始终坚信:凡是背离社会进步的东西,迟早有一天要被淘汰。一旦这种所谓的安稳保障机制消失,那么,大量的人所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失业。安稳,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杀伤力的思想武器。正如李嘉诚所言:“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日期:2012-09-27 16:28:05
  九、在适当的时机,干掉坏公司,炒掉坏老板
  要想成功,你必须要学会能屈能伸。能伸而不能屈,个性太刚直,你会碰得头破血流;能屈而不能伸,你就会丧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原则,只会一味委曲求全,所有人都看不起你。大多数的人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只能伸,只要自己看不惯的,绝对不会容忍;要么只能屈,天大的委屈,也只会往肚子里咽。而能够在这两者之间做到平衡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何时该伸,何时又该屈?这里面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游戏规则。我在前文也说过,“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屈从,要么离开!”在游戏中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把所有你认为能够改变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但很多人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要么委屈自己接受规则,要么实在受不了拎包走人。
你凭什么可以左右游戏规则?你凭什么在游戏规则中获得话语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实力。当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你说什么别人都不会听你的。就像很多职场新人,刚到公司,对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看到公司一堆的问题,于是就凭着一腔热血向老板“上书”。你觉得老板会听你的吗?不可能!至少99%的公司都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你只是一个新人,在公司没有任何背景和资历,可能有的同事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你又凭什么可以影响一个公司的运营管理?人微言轻,做事要看资本。资本不够的时候,不要真把自己当回事儿。

  日期:2012-09-27 20:57:19
  在你没有积累足够的实力资本之前,要学会“屈”,学会“潜伏”。这个时间,最短是5年,长的需要10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修炼。这是你人生中的大事,重中之重,其他的一切,无论是你能忍的,还是你不能忍的,统统都要为之让路。修炼的目的,是为了“得道”,将来能够“出师”,在社会上立足。不要因为自己的年轻、意气用事或者其他无所谓的鸡毛蒜皮而打扰了自己的成长。否则,你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不忍,没关系。若干年后,再回头看你今日的所作所为,你是否能够让未来的你不再轻视今日的自己?

  在你修炼成功、拥有了足够资本的时候,对于你所看不惯的老板,你可以把他炒掉;对于那些你所看不惯的公司,你也可以把他干掉。当年我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尽管公司有各方面的不如意,但我没有计较,那是因为我没有资本去计较;当我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之后,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当我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是因为我要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而现在的公司则无法给予我更大的满足。尽管已经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属于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但仍然有很多地方是我所接受不了的,严重违背了我的价值观。假如你的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你所关注的,已经不是物质回报的多少,而是个人价值的尊重和实现。

  日期:2012-09-27 20:58:33
  当你们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们是否知道,现在的很多公司,都面临着极为普遍的人才荒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也不是在你我的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你必须意识到,未来的人才发展,会形成两极分化:一类是特别优秀的,一类是特别差劲的。特别优秀的人才,已经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稀有动物,很多公司都在抢,而这类人最终只会流向特别优秀的公司,因为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够留住这类人;特别差劲的,只能进入特别差的公司,好的公司肯定进不了,因为好公司的用人标准是宁缺勿滥。差的公司之所以很差,是因为在管理方面很落后,整体竞争力也很落后,在这样的企业中,差劲的人永远也没法成长。于是,你就会看到职场上的“马太效应”:优秀的人,会越来越优秀,优秀的公司也一样;而差劲的人,则会越来越差劲,差劲的公司也一样。优秀的人与差劲的人之间、优秀的公司与差劲的公司之间,他们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优秀的人,而现在的公司已经无法为你提供更大的空间,那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支持你们跳槽。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本干掉坏公司,炒掉坏老板,去寻求更适合你的舞台。此之谓“良禽择木而栖。”

  我很感谢以前的公司,给了我足够的平台,让我以最快的速度去成长。当我离开公司时,我依然对其心存感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当年我离开时,有人这样问我,“公司培养了你,你自己成长起来了,却离开了,是不是有些对不住公司?”我说,“无所谓谁对不住谁。我获得了成长,但我付出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我也为公司贡献了我应有的价值。只是双方各取所需罢了。”所谓职场,其实就是以能力换回报的地方。只是有的人能力强,得到的回报多,让人羡慕;有的人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回报,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日期:2012-09-27 22:08:53
  十、培养自立精神和高贵的人格,而不是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奴隶
  当年上大学时,我只是依稀有一个梦想:我要创业。但具体创业干什么,我却没有长远的考虑。如果为了创业而创业,那么,创业的意义又何在?我要实现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以往的咨询工作,虽然可以做得很好,但越到后来,我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少,甚至开始有些厌倦。于是,我重新思考,到底什么事情,才可以让我重新燃起激情?人活一世,我究竟要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样的价值?

  由于工作的性质,压力很大,需要长期出差奔波。有时候我也在想,假如寻找一份像大学老师(尽管现在的大学老师有很多是误人子弟)那样帮助别人成长的工作,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这事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没有多想,感觉也不太现实。一个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人,不可能再重回学校读研读博当老师(要知道,现在稍微好一些的学校,不仅要博士学历,而且还要求你的第一学历是重点院校毕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发生了两件事,对我的思想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第一件事,是我刚刚毕业不久,参与某个咨询项目的提案。那家公司本身经营不太好,后来被一个煤老板收购,准备投资,想大干一场。在老板(董事长,公司的最高权力领导人)没来的时候,我们先向总经理(职业经理人,但无实权)进行了一下预提案,在座的都是公司各部门的人,各个级别的都有。预提案完了之后,大家的反响都不错,以赞扬的居多,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可行。后来老板来了,我们又重新单独为他演示了一遍方案。针对方案中的某些观点,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其实也不能算是质疑,因为老板并没有否认这个方案,只是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其实他的这些想法,也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什么建设性。因为我们从私底下了解到,老板本身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小学没毕业,但他又不想让别人不知道他没文化,于是就比较喜欢附庸风雅,以便让自己显得有文化。所以他说出这些话,我们也丝毫不感觉到奇怪。但令我吃惊的他手下那帮人的态度,竟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又问底下那些在座的员工们怎么看。就是那些人,就在刚才,还对我们的方案赞赏有加;但此时,他们一边倒地批评起我们的方案来。速度如此之快,口径如此一致,让人难以相信。可能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事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在中国,这样的老板有很多,这样的官员也有很多,这样的下属则更多。但引起我的思考的,则是官本位文化之下,人的个性和思想的扼杀!在权力面前,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那么,这个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民族,又会有什么希望?

  日期:2012-09-27 22:11:13
  第二件事,则是我在《职场救赎》的前言所讲的一件事。事情缘于一次招聘。新项目上得太快,部门要补充人手。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工作不超过一年、能够有一定成长潜力的新手。投递简历的人很多,但合适的寥寥无几。面试过后,综合比较,只有一个人最适合这个岗位。但最终,我还是将他放弃了。说他适合,是因为针对这个职位而言,他的综合能力、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及对于薪资的要求比其他几位应聘者更符合我的预期。但最终之所以放弃,原因只有一条:这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尽管我想给他一次机会,但考虑到现实问题,我想,依靠我现在的能力,我根本救不了他:他有着12年的工作经验,却换了10份工作;他的年龄比我们部门的平均年龄要长10岁;他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他没有清晰的职业意识,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到现在依然是随遇而安;他工作12年,却和一个应届生竞争一个基础职位;他能够接受公司给出的最低待遇,却没有任何异议……我觉得,与其让他留在这里,不如让他去寻找其他更适合他、能够给他更多回报的工作吧,毕竟这个年龄段的人,家庭的压力会比较大,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意味着一切。如果工作没了,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因此而垮掉。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给不了他那么多。

  日期:2012-09-27 22:13:53
  这两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获得成长和进步。这种成长和进步,不是建立在短期的物质利益的目标追求之上,而是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拥有独立的思想精神,而不是一种奴才心态,一辈子都直不起腰杆做人。约翰?洛克菲勒说,“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能够享受他的创造的人。那些像海绵一样,只取不予的人,只会失去快乐。”“我相信没有人不渴望过上快乐、高贵的生活,但真正懂得高贵快乐生活从何而来的人却不多。在我看来,高贵快乐的生活,不是来自高贵的血统,也不是来自高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高贵的品格——自立精神,看看那些赢得世人尊重、处处施展魅力的高贵的人,我们就知道自立的可贵。”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教育体制的变革,能够用优良的体制,培养出一大批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可以影响这个社会的运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没有躯壳的灵魂,一个没有思想的奴隶。这是我的终极追求。我希望可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那些真正渴望成功的人找到方向。于是,离开咨询公司之后,我创办了第一职场网。不为别的,只为用更优秀的思想,影响那些想成为优秀的人。而这些优秀的人,他们成功之后,就会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人。如果你问我这一辈子的事业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也是我创办第一职场网的初衷,并且作为终身的事业去坚持。我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那些优秀的人成长为生活中的强者。因为这个社会,太缺少强者,而真正社会价值观的重建,正需要一大批强者的推动。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成立三周年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我们能否将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

  日期:2012-09-28 18:52:28
  十一、最简单的成功之道: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一次项目启动会上。客户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曾经做生意亏了几千万,可谓是倾家荡产。但他没有消沉,而是顶住困难和压力,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保证他成功的,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只要这条路找到了,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这是台湾证严法师的一句话。这句话同样出现在杨硕英教授为彼得?圣吉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所作的序言中。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这本书对我的最大影响,不仅在于企业管理,更在于个人成长的突破。因为,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必定要以拥有大量优秀的员工为基础。脱离了优秀员工这个根基,所有建立所谓基业长青的构想,都只能是一个空想。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与每个人的成长都休戚相关。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建立在个人事业发展的长期愿景之上。你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向社会妥协。只有拥有坚定的目标和信仰的人,才会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开花结果。只为了追求短期目标而放弃自己理想的人,最终都会为自己的短视行为而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也无法培养出更为强大的下一代。
心智模式的修炼,这一点更为不容易。因为当你要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99%的人都不支持你,或者与他们的想法、固有的社会观念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坚持自己的理想,就会难上加难。有人因为父母的意志而妥协,有人因为周围人的观念而妥协,更有人因为社会体制的种种弊端而妥协。尤其是对于落后的社会体制而言,与其说是妥协,倒不如说是“钻空子”,钻体制的空子来寻找貌似安稳的外部庇护。好的体制,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体制,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尤其重要的是,当你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体制、但却要坚守自己的理想时,这种行为就更加难能可贵。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因为家中有背景,而最终选择了去做公务员。上班之前,他问我,老师,你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我说,当你有一天得势的时候,希望你的心里能多想着些百姓。这句话,同样送给所有正在考公的人,希望你们的选择是你们内心的真正所想,而不是体制下的妥协。真正的强者,是永不妥协的。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谁也不能取代它万物之本的地位。人生,不需要解释。自己的人生,更不需要向谁解释。

  日期:2012-09-28 18:53:19
  共同愿景的修炼。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些真正优秀的企业,以其优秀的理念和文化而将天下最优秀的人聚合在一起。你要想成为这种组织中的一员,你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愿景。这种愿景,包括你的事业理想,你想在何种领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的行为准则又是什么。因利而聚者,终将因利而散。那些没有长远愿景的企业,必定无法成为最后竞争的胜利者。同样,没有自己理想追求的人,只能是这个社会的追随者,而无法成为领导者。但如果你甘愿成为追随者,也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没有风险。相反,我认为,这是最危险的一种状态。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永远成功的秘诀:每天淘汰你自己》中说过:你不与别人竞争,并不意味着别人不会与你竞争;你不淘汰别人,就会被别人淘汰。而要想摆脱这种被淘汰的命运,你的选择只有一个:树立你的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把自己修炼得更为强大。

  团体学习的修炼。用在你个人的成长上,这其实是德鲁克所讲的“终身学习”理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每一天不进步,就意味着你与别人的差距就大一天。我们前面提到过“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大家可能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但实际上,如果你放任自己的懦弱和不成长,可能你连独木桥都走不了。残酷吗?确实这么残酷。要知道,《圣经?马太福音》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原先也以为马太效应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看到这句话后,不禁毛骨悚然,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如果你不成长,这个社会会将你最后一丁点儿的生存资本也剥夺殆尽。

  最后,是系统思考。这是一种思维的能力,也是五项修炼当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条。很多人之所以看不到长远,看不到潜在的危机,是因为他们对于社会运行缺乏系统的思考。他们只看到表象的部分,但对于深层次的危机,却无法预知。所以,当危机到来时,他们往往是束手无策。比如,很多人刚出校门,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盲目开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有的人可以很快找到马,但更多的人往往是“马”没找到,最后连“驴”也丢了。他们丢的仅仅是“驴”吗?不是!因为除此之外,他们的理想丢了,他们的进取心丢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丢了,他们的成功机会也丢了。这是一连串的反应,隐藏在一个系统当中。

  关于成功,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容易成功。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我以为好好干就可以了。后来听别人说了成功学,也主动去了解过。但随着自己阅历和经验的增加,我发现,原先吸引那么多人的所谓成功学,其实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成功学给了你一个梦想,但他们无法告诉你实现这些梦想的途径是什么。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受成功学影响几乎走火入魔的人,他们满脑子里都是自己成功之后的样子,但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并不知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严重的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变得异常烦躁、不理性和急功近利。很多人去听成功学,但他们内心里最想得到的,其实是一条“超乎常人的、快速成功的秘诀”,或者说激发自己的“天赋”或“潜能”,可以像灵丹妙药一样,吃了之后立马会有效果,以便让他们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彻底的释放。而实际上,这样的灵丹妙药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日期:2012-09-28 18:54:36
  我们不期望乔布斯式的传奇,因为你我都不是被苹果砸中的人。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走在大街上,不显得比别人高贵多少。你成功的法则只有一条:努力。而努力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我希望对于影响职场成功的所有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运用系统思考的原则,将这些因素进行统筹与归纳,于是便有了《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这本书。这本书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其系统思考。如果你去问乔布斯,他会告诉你创新的重要性;如果你去问卡耐基,他会告诉你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些单个的因素对于成功来说固然重要,但如果你只做到其中的某一点,却往往很难成功,因为成功的职场一定是系统因素的影响结果。我们也不希望通过个案的研究来进行某种成功的启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也不具有借鉴性。寻找一条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成功之路,就成为了我写《职场救赎》的最初出发点。正如我在前言中所说,“即便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这样的人,撇去他们身上的光环,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样都是普通人。通过对于普通人成功背后的推动因素的深入挖掘,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同样可以帮助普通人达到事业上的成功。”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普通人的职场成功实战指南。通过对于成功9大因素的层层剖析,用真实案例为你还原通向成功的全部奥秘。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沃伦?巴菲特,他们的成功之路同样逃不出这9大因素的左右。

  如果你想成功,方法很简单:拿出笔和本子,按照《职场救赎》中所提供的思路,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足,然后逐一改进。照书中方法在职场上精耕细作,你100%会成功。若不信,立帖为证!
  乔布斯说:“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所以,要想成功,你需要寻找一个可以为之付出一生的精力的目标,然后,用《职场救赎》中所言的系统性思考方法去修炼。我敢断言,你的人生从此必定光芒绽放,精彩绝伦!

最后,依然用乔布斯的话,送给那些想成为强者的人:“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全文完。后续还有其他文章,将会在本帖一一呈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日期:2012-9-28 19:44:00
  需要解决职业规划问题的朋友,请按照以下要求把问题说得详细些,我也好有个判断!本人所解决的问题范围: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困惑咨询。情感问题、精神问题及心理疾病问题不是本人专长,请大家谅解,以免给大家造成误导。
  第一步、基本问题描述。
  如果是学生,请告诉我,你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几年级的学生?如果是在职人士,除所学专业外,还需要告诉我工作多久、曾经从事行业及现任职位,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第二步、性格测评。

  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的工作。因此,对于自己性格的清晰认识,是解决职业问题的前提。有时候你对于自己的描述并不准确,测评可以很直观地进行判断。建议大家做一下DISC性格测评。测试地址:http://bbs.career001.com/read.php?tid=58
  第三步、你自身的优点及弱点描述。尽可能多地把你的优点列出来。成功职业发展的前提是发挥优势,而不是弥补劣势。不是说劣势不用弥补,而是与优势相比,要有个精力分配的问题。
  说明:由于在线咨询所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以第一职场网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一个完整的职业访谈差不多要3个小时),本人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是否适合你的个人情况,还需要斟酌。
  日期:2012-10-07 21:24:22
  职业生涯:你正在犯的10个致命错误
  这篇文章不是量化的调查报告,而是本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与客户一对一深入接触之后总结出来的、较为真实地反应了职场人士的内心想法,属于较为全面的质化总结。文中所列出的错误,可能超过90%的人正在面临。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问题看起来已经司空见惯、稀松平常,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然而,经过大量职场真实案例的证实,我们发现,正是这些稀松平常的错误,日后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你职业生涯发展、甚至改变你一生命运的致命错误。

  错误一: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很多人刚刚步入社会,没有真正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或者现在的工作相对稳定,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证生存没有问题。他们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也不会深入去想,因为这样很累。至少现在的工作能够让自己这一年过得很安稳,至于下一年怎么样,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总觉得年轻应该是享受的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好年华。即使现在遇到问题,他们总是说: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已经35岁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没有的,就是稳定的工作。12年来,平均不到一年就换一份工作。现在年龄大了,家庭的责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长期稳定下来,但发现很难。我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儿考虑这个问题?他说,那时候年轻,不懂事,现在意识到了,却发现困难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没有早点儿做打算。

  你现在遇到问题了吗?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这一年是进步了,还是在重复劳动?你现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适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你是否有一个至少可以为之奋斗5年的目标?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长为什么样子,五年以后又成长为什么样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致命的是,你是否还抱着“以后再说”的心态?看完这段文字,你是反应是立即行动,还是重复现在的状态?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等“以后再说”,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年以内,你会遇到再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解决,你必须要付出成几何级倍增的代价!
  错误二:有些事情总要亲自经历了才会知道
  有些人会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生怕自己走错了路;而有些人则说要亲自犯一些错误,亲自遭遇一些挫折,才会清醒。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愿意在困难中磨炼自己,成长自己,但其实他们却是潜意识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经历和正在犯的错误,并且从骨子里不愿意承认和改变目前的现实。这种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往往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栽很多跟头。

  的确,经历困难和挫折,会让一个人得到成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你都要经历。能够提前合理规避的,你为什么又一定要亲自去尝试呢?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当你见了棺材的时候,掉再多的泪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试错”其实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觉得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但实际上时间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以在北京工作为例。假如你大学毕业23岁,打算30岁买房结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码也要100万。在房价疯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首付20万,装修2万,家电2万,结婚3万,其他备用资金3万,这总计就得需要30万。假如你年薪10万,除去房租、生活费、电话费、应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万,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时间。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没有3年的经验积累,不可能拿到10万的月薪。这样算下来,就算你不走弯路,从毕业到结婚,你要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高速运转,根本不允许你有时间去无所事事或者走弯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弯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那么对你来说,一旦买房,就会陷入破产的边缘。

  如果你还想着去尝试和经历一些本来应该可以规避的错误,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定会付出更多的成本。
  错误三:当我遇到问题时,做个职业规划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实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才会想到做职业规划。就像在上文第一个错误中所列举的那个例子。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职业规划并不是你走投无路时的救命稻草!

因为成功的职业规划,其核心是要帮助你找到你的职业方向定位,并围绕这个方向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你能够在这个方向上顺利成长。这两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个方向,而没有考虑到该方向在现实工作中实现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规划没有任何意义。而要想保证职业方向实现的可能性,就必须要考虑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压力、年龄的差距、因工作不顺而造成的心态的失衡……等等,都会影响到职业规划的最佳实施效果。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如果你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医生恐怕也无回天之力了。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大三之前确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毕业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在工作三年之内确立自己的方向,虽然要付出损失和代价,但仍然有转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工作不稳定的话,这个时候,职业规划的难度就大得多,不仅仅是因为你要承担更大的损失,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同时,因工作不稳定而带来的严重心态失衡,才是你职业成长的最大障碍。以平均走两年弯路为例,两年之后转行,和别人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意味着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费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两年的直接物质损失就是6万,这个损失,至少是你职业规划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职业规划,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个星期的工资)。你同时损失的,还有两年的成长机会,这个时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同时,你的心态也会变得很消极,无法积极去面对新的工作,这个损失也是无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迷茫,或者习惯了跳槽,那么,这个损失就会扩大到职业规划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没有方向的人来找我们做咨询,在对他们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假如我觉得实在无能为力,给予不了他们应有的帮助,我就会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虽然这样的棘手的问题不多,但大家最好还是引以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万不要等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解决问题。那时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日期:2012-10-07 21:25:32
  错误四:把性格测评当成职业规划
  有一次和一位大学生朋友聊天,我问他有没有做职业规划,他说做了。我又问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他说不知道。我就很纳闷,我说你不是已经做了职业规划了吗?怎么这些问题你都不知道呢?接着他就发给我一堆资料,我一看,全是各种各样的测评报告。我问他这些报告在哪里做的,他说在学校的网站上。我说这些报告结果你能看得懂吗?他说看不懂。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里就很纠结。他们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测评的层面上,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测评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测评指导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上担任评委,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也知道根据测评结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规划的职业方向,大多数依据的标准是“专业对口”,而与测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虽然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据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却是:这些课程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认真听,只是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拿学分而已。我就问他们,这些课程对你们以后的就业和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什么不去认真听呢?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上这门课的老师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职场是什么样子的,更别提把书中的理论在现实的职场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操作,这门课也完全成了摆设。于是,该困惑的依然困惑,该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学里大家所接触的职业规划只是各种各样的测评工具,于是也就想当然地把职业规划与性格测评等同起来。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许多人由于职场经验、社会阅历、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于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根本就看不懂测评结果。同时,这种测评式的规划也是理论化比较严重的,测评结果完全由电脑自动生成,所提供的结果都是某一类性格所具备的“共性”的东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结合职场真实情况对每个人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所以,这样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划,实战性比较差,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测评≠职业规划。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了性格测评就等于做了职业规划,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性格测评只是我们了解个人性格的一个手段。涉及到具体的规划时,还要根据个人事业愿景、优势特长、专业技能、成长经历、职业价值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得出具体的结论。这需要咨询师深入了解你的情况之后才能做出判断,而不是单纯依赖测评工具所得出的结果。以第一职场网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除了基本的测评以外,仅咨询访谈这一项就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最长的曾经达到6个小时,目的就是对咨询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测评结果进行验证,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咨询者的真实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咨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错误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实施路径
  既然上文已经明确了性格测评并不等于职业规划,那么,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职场网进行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职业规划的完整内容应该是“1+2+1”模式,即一项核心内容,两项补充内容,一项强化内容。一项核心内容,指的是根据其自身综合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量身定制,确立最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方向定位。两项补充内容,一是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为其制定职业成长路径,并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构建;二是针对其性格中的弱点和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动等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其重蹈覆辙,从最大程度上规避因自身不足而带来的潜在职业风险。一项强化内容,指的是以职场晋升为导向的软实力系列培训(以第一职场独家开发的CCS10职场竞争10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具有实战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职业发展的飞跃,拉开与普通人的距离。

  很多人不乏明确的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最终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施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只确定职业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体的实施路径,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直接面对,哪些问题需要绕道,同样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确立目标,只是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一项核心内容”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就要看实施和执行的效果,这也是“两项补充内容”和“一项强化内容”的意义所在。如果只是确立了目标,而没有确定相应的实施路径,那么,这样的规划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强化部分的内容,也是考验一个咨询师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错误六:没有主见,严重依赖周围人的看法
  你为什么想考研?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考研。你为什么想进国企?因为大家都说国企稳定待遇好。你为什么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同样处于这种状态!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围人的反对或质疑时,他的这种想法就会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个客户来问我,他说他家里人想让他当老师,但他问了身边的人,有的人说当老师好,而有的人则说当老师没有前途,不如进企业。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当老师。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你征求别人的意见时,他们只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场上。因此,别人的意见到底是否适合你,还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样是这个例子,喜欢安稳的人肯定会说当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喜欢挑战的人则肯定会说当老师没有前途。
  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而这些朋友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他们通常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浇你冷水,告诉你种种的坏处和各种失败的可能。有20% 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则会帮助你,重大改变你的一生!所以,你对朋友们不该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跟那些会重大影响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负责。那些曾经给予你建议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证明他们的建议是错的,他们也不必为当初的建议负任何责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错误七: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其如此,不如随遇而安
  很多人会说世事变化无常,与其刻意计划,不如随遇而安。貌似说这话的人都很“潇洒”,但一旦问题来到眼前时,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没有“根”,就永远只能四处飘着,永远也无法活得很扎实;第二,正因为你没有“根”,所以无法构建你的成长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职业永远无法得到成长;第三,正因为你随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点点“风”险,你就会无法立足,因为你没有任何抗击风险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机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没有构建任何适应竞争、抗击风险的能力,那么,当下一次危机来临时(这种危机,或许是别人对你的威胁和竞争,或许是组织结构的调整,或许是并购,或许是倒闭,又或许是一次更猛烈的经济危机),你会不堪一击,第一个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个时候的境况,就不会像你今天说话的时候那样“潇洒”了吧?

  随遇而安,是因为你的内心在逃避现实;积极行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同样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错误八:高学历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学历的人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吗?未必!在我所接触过的所有咨询客户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体。而那些研究生则连最基本的竞争意识都没有。很多人属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仪的专业,被调剂到并不喜欢的方向。真正有明确考研目标的、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积极付诸行动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询的一个客户,如果不考研,他的发展会更好。而读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标不明确所走的两年弯路,其损失已是职业规划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需要高学历人才。那些所谓的高学历人才,其实能力并没有与学历相匹配。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考虑务实的用人成本的时候,高学历未必会受到重视。
  学历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张纸而已。真正让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对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
  错误九:国家单位比较稳定,发展有保障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曾经遇到一个客户,XXX(此处省去3个字,不便明说,大家去意会吧)出身,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个晋升的机会。凭借自己在单位的能力、表现,他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会得到这个机会,但可惜的是,他被一个能力并不强的人打败了。苦等十年得来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溜走,于是一气之下辞职,发誓再也不做XXX。提醒那些想进国家单位的人,在进入这些单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编制”意味着什么,“体制内”和“体制外”又有什么差别,“李刚”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贪图稳定,我会告诉你:你肯定会非常稳定,稳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待在一个职位上,一个级别上,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你渴望这样所谓的“稳定”,并且没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

  错误十:这个社会,要想成功太难了
  成功很难吗?完全错误!尤其是在当前的环境下,我甚至为之欢欣鼓舞,因为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个时代!现实的职场中,工作3年以内遇到职业问题的,占了77%,属于职业规划的“重灾区”。真正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知道如何行动、全面提升和发展自己,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困扰的,只占了3%。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职业规划,并愿意朝着目标积极行动,97%的人都不是你的对手,你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为中国的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完全能够让你与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这么容易,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失败呢?因为,最厉害的那个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没有前瞻意识,只顾眼前,从来不考虑未来;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层面上,而从来没有真正行动过,那么,你将永远打法打败这个对手!你现在的失败状态,仍将持续!成功,将永远会与你无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未来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责任谁来承担?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还是想成为“啃老”或者“蚁族”中的一员?成功与失败,你到底如何抉择?你又凭什么保证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积极行动的准备?什么时候行动,是现在,立刻,马上;还是想活着潇洒、安逸一些,等着“以后再说?”
  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如果你现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错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否则,你肯定会成为最失败的那个人!(作者: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务必请注明作者信息。谢谢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工作,生活,创业,招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