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汇编学习之路之静态数据成员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类中定义了静态数据成员时,由于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变量原理相同,因此该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值会被写入编译器连接后的执行文件中,当程序被加载时,操作系统将执行文件中的数据读到对应的内存单元,静态数据成员便已经存在,而这时,类并没有实例对象。所以,静态数据成员和对象之间的生命周期不同,并且静态数据成员也不一定属于某一个对象,与对象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静态数据成员仅仅和类相关,多个对象可以共同拥有同一个静态数据成员。

对象各自的数据成员在内存中的地址是不同的,而静态数据成员的地址却是相同的。类中的普通数据成员对于同类对象而言是独立存在的,而静态数据成员则是所有类对象的共用数据。静态数据成员和对象是一对多的关系。

因为静态数据成员有此特性,所以在计算雷和对象的长度时, 静态数据成员属于特殊的独立个体,不计算在其中。看看下面的这个代码吧: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Static
{
public:
	static int m_sInt;		///--静态数据成员
	int m_nInt;				///--普通数据成员
};

int CStatic::m_sInt = 1;		///---初始化静态数据成员

///----主函数
int main()
{
	CStatic testS;
	int iSize = sizeof(testS);
	cout << "对象长度:" << iSize << endl;

	system("pause");	///-暂停显示数据

	
很简单的一个示例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运行结果吧:

通过sizeof 函数获取对象testS的长度,显示的内存长度为4。静态数据成员m_sInt 没有参与对象 testS的计算。普通数据成员m_nInt  与静态数据成员 m_sInt 的地址空间也不同。

静态数据成员在汇编代码中很难被识别,因为其展示形态与全局变量相同,很难被还原成对应的高级代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态数据成员,反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