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云时代CDN的新玩法

个人简介 王康(Terence Wang),白山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王康先生主要负责产品的完善与升级、产品开发流程把控及进度协调、产品设计改进及定期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他带领团队实现白山首款产品CDN-X的多项创新,降低CDN使用门槛,极大拓展了CDN客户资源,提升了白山品牌价值,促进整体CDN市场的扩大与发展。王康先生曾就职于网宿科技,任该公司产品及售前高级总监,负责技术团队的运营工作;拥有10年CDN行业经验,专注于提高产品输出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王康先生拥有三项发明专利。‘

QCon是由InfoQ主办的全球顶级技术盛会,每年在伦敦、北京、东京、纽约、圣保罗、杭州、旧金山召开。自2007年3月份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有包括传统制造、金融、电信、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近万名架构师、项目经理、团队领导者和高级开发人员参加过QCon大会。

   

1. 各位InfoQ的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是在QCon2016北京现场,作客专访间的是白山云的王康。第一个问题,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

王康:我是04年毕业,从北邮出来之后就开始在软件公司工作,后来06年的时候就想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想往互联网转,在06年底、07年初的样子加入了网宿,在网宿负责运营体系,之后2015年加入白山,在白山负责产品和质量。最开始的时候,精力主要集中在构建一个以服务为本的运营体系,现在这个服务体系已经建完了,从市场和口碑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我们所想,给客户带来服务上的便利和优势。现在把精力开始逐渐集中到我们的云链产品体系,包含云分发、云存储还有云链的完善的服务体系上。

   

2. 传统CDN市场以缓存为核心,白山云提出新的概念是基于CCX下的一个CDNX新产品,以管理平台为核心,能介绍一下CCX概念和CDN-X架构吗?

王康:CCX算一个概念,但是也算一个服务体系,我们是第一家把这个服务体系引入到中国的,它包含了云分发、云存储以及云链。大家都知道云分发处理的数据在下行,我们看到数据链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数据越来越大,另外数据的对象也不一样,以前最早的时候是人和人之间的数据交互,现在慢慢开始物联网,就变成物体和物体间的数据交互。同时还有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以前的存储非常简单,堆一些服务器,甚至买一些磁盘柜,就能满足存储需求了。但是现在存储都在上云,因为存储量越来越大,投入硬件设施的话弹性不足,可用性也不好,还要做灾备之类的工作,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围绕数据产生的。像互联网最早叫互联网,后来叫移动互联网,现在又说物联网,实际上不管哪个网,围绕的都是数据。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以数据为核心构建一个自己的闭环服务,做自己的核心体系。

在做云分发的时候能够最靠近用户,最靠近用户也就代表用户的数据将来都会到云分发设备上来,这时候可能有一些数据需要做存储,有一些数据需要去做运算,这些数据的处理都可能在我们的服务体系里面发生,服务体系的背后有可能是各家的公有云,例如阿里、七牛,甚至一些国外云和国内云之间做云交互的时候也可能用到我们云链产品,保证跨国访问或者跨云存储像在一个云里面使用。

就拿云存储来说,现在很多云存储服务厂商提供海外和国内的服务,用专线连通,来保证物理链路的正确,使一些高时延要求、有写数据库要求的这些数据能够在多个国家云存储平台上使用。但实际上现在慢慢衍生出新的需求,很多客户不再用一个云,他会用多个云,国内可能用一个云,国外用一个云,甚至国内用两三个云,国外用一两个云,这时候各个云之间没有专线连通。以前有自己的机房,可以购买level3或者电信之类的带宽使他能够接入变成专线,云没有这种服务,它除了人和人、物体和物体之外,也包含云和云间的数据交互,这些数据交互将来都要做加速。像最早做分发更多是缓存的服务,把数据缓存下来给用户,将来上传也有可能要做缓存。这个现在比较难理解,因为上传的数据大家认为要立刻给到源站的服务器那边,存储设备之类的,将来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现在网络是个不对等网络,上传和下行差别很大,将来会变成上行比下行大,为什么?拿物联网举例子,一个智能家居设备每天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它只消费一点点,因为这些数据上传后只需要接收一两个指令就完成了,但是为了完成这一两个指令需要不断上传当前的环境数据,运行状况数据,包括耗电量等,这些数据将来会导致上传拥塞。

上传会拥塞怎么办?将来我们要在云分发网络上做云存储架构,这和市面上的云存储差别很大,现在市面上的云存储还是像服务器网站一样把内容存在那里然后去调用,将来的云存储类似于数据仓库,上传的数据在云分发平台上先存一下,存完之后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做一些运算方法,同时我们把这些存储的仓库数据做一些抽样,或者把一些关键变化点的地方打印出来,然后传递给源站,这时候大量的存储在我们云链中已经消耗完了,它包含数据仓库的存储,包含了运算,包含了最后返回给源站,所以我们提出云链的概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康:云时代CDN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