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blog

 

最近的上网特点是有事没事逛各类blog,逛到有意思的blog里面,就好久都出不来了。

 

 

http://i.azpala.com/

一个MM,酷爱围棋,貌似本科复旦硕士港科博士PSU,专业是生物信息。博客里内容好多啊,各类标签云云:吃 四季 开车 插件 文件 文献 朝花夕拾 正则表达式 浙西 游戏 照片 生日 申请 米国 节日 西行 软件 bioconductor bioinformatics blog cycling firefox fun game google HKUST joke linux math microarray perl PhD PSU python R sequence alignment Shell编程 software State College study today travel ubuntu wordpress。。。随便翻看了几篇,嗯,好丰富可爱的一个比我大五岁的博士“MM”,看着人家的blog,感觉就像和她面对面聊天,亲切,还能通过她的视角领悟不少有意思的东东,嗯,很赞!

从她的blog里还知道了原来还有种R语言,是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R的功能能够透过由用户撰写的套件增强,其中有几款较为常用,例如用于经济计量财经分析人文科学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生物讯息学社群时常使用R进行分子生物学数据分析。搞这些学科的筒子们可以稍稍记住这个传说中的R语言,没准是个很不错的工具哦。。。

其中一篇:

= = =

python

 

今天写python程序,写了个list:

>>> mylist = [('a',1),('b',2)]

写完想,如果把它转换成字典就方便啦,于是随便写写:

>>> mydict = dict(mylist)

果然就是我想要的字典啊!

>>> mydict

{’a': 1, ‘b’: 2}

虽然我从来没在python文档中读到过列表可以这么转换成字典,不过信手拈来,就妙手偶得之。

Python不愧为最intuitive的语言!

联想到今天看到豆瓣友邻的一篇文章,说是C语言的循环控制语句某处一定要用分号云云,十分同情。用python就如同用母语,写的时候不用总想着,我这句语法对不对啊,外国人(python 解释器。。)听不听得懂啊,这些问题。但是有些语言,我就不点名了,类型无比多,而且函数参数一定要特定类型,不是factor类型,就是vector, numeric, …转换来转换去我就疯了。这样写程序,绝对自信心受到打击。

程序语言和自然语言一样,不就是用来交流的么,只要能清楚的告诉机器你要它做啥,就OK了。但是有些语言,偏偏用骇人的语法来打击你,让你觉得和电脑交流高不可攀。说来说去,还是python好,它亲切的等待你的指令,然后不动声色的把事情做好,至于内存啊啥的,你完全不用考虑。

最后,以一句颂词结尾:

Python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python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正则表达式,生物,Blog,语言,al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