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输入输出数据,变量的区别和字符格式,字符串,tuple,list,set,dict,判断和循环,明天开启函数!
除法计算结果是浮点数,即使是两个整数恰好整除,结果也是浮点数,如:
>>> 9 / 3
3.0
还有一种除法是//,称为地板除,两个整数的除法仍然是整数:
>>> 10 // 3
3
你没有看错,整数的地板除//永远是整数,即使除不尽。要做精确的除法,使用/就可以。
因为//除法只取结果的整数部分,所以Python还提供一个余数运算,可以得到两个整数相除的余数:
>>> 10 % 3
1
无论整数做//除法还是取余数,结果永远是整数,所以,整数运算结果永远是精确的。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
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除法计算结果是浮点数,即使是两个整数恰好整除,结果也是浮点数,如: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str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len()函数;
如果没有特殊业务要求,请牢记仅使用UTF-8编码!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还可以指定是否补0和整数与小数的位数:
>>> '%2d-%02d' % (3, 1)
' 3-01'
>>> '%.2f' % 3.1415926
'3.14'
注:%s永远起作用,它会把任何数据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用%%来表示一个%
列出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就可以用一个list表示: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变量classmates就是一个list。用len()函数可以获得list元素的个数
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
>>> t = (1)
>>> t
1
定义的不是tuple,是1这个数!这是因为括号()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数学公式中的小括号,这就产生了歧义,因此,Python规定,这种情况下,按小括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自然是1。
所以,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来消除歧义,下面才是正确的格式:
>>> t = (1,)
>>> t
(1,)
用索引取出下面list中的【Lisa】:
# -*- coding: utf-8 -*-
L = [
['Apple', 'Google', 'Microsoft'],
['Java', 'Python', 'Ruby', 'PHP'],
['Adam', 'Bart', 'Lisa']
]
# 打印Lisa:
print(L[2][2])
注:当做二重数组即可,要记住是从0开始的就好了!
input()返回的数据类型是str,str不能直接和整数比较,必须先把str转换成整数。Python提供了int()函数来完成这件事情:
s = input('birth: ')
birth = int(s)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小明身高1.75,体重80.5kg。请根据BMI公式(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帮小明计算他的BMI指数,并根据BMI指数:
低于18.5:过轻
18.5-25:正常
25-28:过重
28-32:肥胖
高于32:严重肥胖
用if-elif判断并打印结果:
# -*- coding: utf-8 -*-
height = 1.75
weight = 80.5
bmi = weight/height**2
if bmi<=18.5:
print("过轻",bmi)
elif bmi<=25:
print("正常",bmi)
elif bmi<=28:
print("过重",bmi)
elif bmi<=32:
print("肥胖",bmi)
else:
print("严重肥胖",bmi)
注:进行代数计算时不能直接用^2这样会无法编译,可以用**
代替,并且其优先级别高于,即**
>\
>*
for x in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
如果要计算1-100的整数之和,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幸好Python提供一个range()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再通过list()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比如range(5)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
>>> list(range(5))
[0, 1, 2, 3, 4]
请利用循环依次对list中的每个名字打印出Hello, xxx!:
# -*- coding: utf-8 -*-
L = ['Bart', 'Lisa', 'Adam']
x=0
while x<3:
print('hello,%s'%L[x])
x=x+1
或是
x=0
for x in L:
print('hello,X')
若是写
x=0
while x<3:
print('hello,'L[x])
x=x+1
这样是不对的,可能是因为进行打印的内部不能够进行循环和调用吧,只适合用占位符(这也正是占位符的作用,不然会引起程序误会)
用Python写一个dict如下:
>>>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给定一个名字,比如’Michael’,dict在内部就可以直接计算出Michael对应的存放成绩的“页码”,也就是95这个数字存放的内存地址,直接取出来,所以速度非常快。dict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一种方法.
注:需要牢记的第一条就是,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
>>> s = set([1, 1, 2, 2, 3, 3])
>>> s
{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另外,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2, 3}
>>> s1 | s2
{1, 2, 3, 4}
set和dict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没有存储对应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样,所以,同样不可以放入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也就无法保证set内部“不会有重复元素”。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python中大部分基础还是跟c比较像的,思想也是,第一天也算是顺利。就是看的有些慢了,需要静下心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