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银行业现状
1.中资银行水涨船高
中资银行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成熟的阶段,相较于国外同行号称上万种业务,国内银行的业务品种还不上千种,且饱受诟病地被大众认为主要依靠利差、罚息、各种名目的管理费、取现转账费等创收赢利。所以当金融海啸来临时,业内外人士都惊讶彼消此涨的中资银行居然能占据全球银行市值的三甲位置,甚至一度在TOP10占据四席。国富则民强,中国外汇储备今年历史性突破两万亿,人民币汇率节节攀升,中资银行和企业纷纷注资控股和抄底收购海外资源。金融危机,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尽管中资银行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水平还有许多不足,但客观而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银行业不可否认地为宏观调控与经济建设、企业融资与个人信贷提供了经营发展的大舞台,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腾飞的航空母舰。如果说制度改革是银行发展的牵引力,那么,信息化就是银行发展的推进剂。纵观国内的行业信息化建设,银行业是对信息化依赖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各家商业银行每年投入数以亿计的预算进行信息化建设。没有信息化,现代银行业务几乎将完全抛锚。
2.制度改革推动发展
笔者工作的企业服务部,专门为机构客户提供咨询与解决方案,笔者有幸在四大国有银行的三家参与过诸如网上银行、柜员前端、办公平台、内部管理等项目的咨询和开发实施,对国内银行业的信息化现状略有所知。从组织架构来看,银行业的业务部门构成从早期的以产品为主线的划分(如储蓄业务、国际结算、中间业务等)向面向客户群为主线的划分方式转变(如个人业务、企业业务、投资业务、电子银行、信用卡等),而IT部门则主要由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产品研究中心、开发中心等部门构成。以开发部门为例,一般内部至少又划分为三个部门群,其一负责银行后台的核心会计系统,其二负责前端渠道(如柜面前端、电子渠道、交易网关等),其三负责内部运营监管系统(如ERP、CRM、OA、BI等),从部门设置上可以看出,国内银行通过向外资银行取经、专业公司咨询、本土文化结合等一系列进程,已从传统计划职能型模式,转向了市场化客户化的经营模式管理。秉承央行银监会政策部门的“保增长,促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引,国有银行的股改成功,中资银行都已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具备了与国外银行同台竞技的实力。制度改革激活业务创新,业务创新推动技术发展,对客服、反洗钱、风险监控等系统的建设需求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3.服务意识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股份制地方性银行的发展也不容忽视。相对于国有银行,这些金融力量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起步较晚,网点分布不均,有些地方性银行刚刚完成改制和合并,信息化方面也刚开始基础网络建设,更没有垄断资源,但发展速度和竞争力都令人惊讶。某些发展突出的股份制银行已成为中资银行服务水平与IT建设水平的标杆企业。举个例子,笔者和妻子都开通了Z行的专业版网银,它提供了查询转账之外的许多高端功能,诸如理财计划、收支分析、分行特色等,而且许多签约业务也可以网上办理。笔者登录后,首页显示一位女柜员进行业务指引,而笔者太太登录时,则是一位男柜员形象;网上购物时,立即会接到短信消费提醒;另外还有生日祝福短信;如果在同商户同天发生多笔交易,客服人员还会通过呼叫中心来问询确认;而且该行还有针对性的电话营销。尽管Z行并不是我们的客户,但已经牢牢抓住了“我”作为一位普通客户的心。在咨询行业,有个常用术语叫“同业分析”,各家银行也都喊出“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口号,但个别“店大欺客”的银行,在服务方面确实应该俯下身来,多听客户的评价,多看这些小兄弟银行的服务水准,确实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一样的技术架构、一样的系统平台,注重客户体验和差异化需求的设计,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为银行带来低成本高收益的客户忠诚度与商业价值。
二 信息化趋势
1.核心后台的集中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银行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由于当时计算机运算能力差,设备昂贵,网络不发达,多数银行先从支行独立服务器、逐步发展到分行级服务器,进入二十世纪基本发展到省一级分行部署应用平台和服务器,实现省级业务统一与数据集中。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出现了几何级增长,原来需要大型计算机才能处理的复杂业务,现在可以由性价比更高的PC 服务器处理。近几年国内中小新兴银行已基本实现了服务器全国大集中。而网点多,用户基数大,业务量大的银行也在经过审慎的评估验证后,开始向大集中式架构迁移。这种架构对于客户体验的显著特点就是由于减少了分行到总行再到分行或他行交换数据的环节而提高了转账汇款的速度,原来隔夜或几天的异地转账汇款业务,基本可以实时完成;对于银行自身,通过系统资源整合,运营维护、人员投入等一系列成本的降低,效益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前端系统也由字符终端向图形化智能化终端转变,可视化程度更高,用户界面和操控性也更好。
2.柜台业务的电子化
银行业务以严谨有序有条不紊著称,哪怕只有一分钱的误差,也会导致网点的日结帐恶梦。银行在柜面办理业务,都需要纸质凭据留存。如存取款和代理业务(水电煤气电话费等),甚至现有账号开通某项业务也要填写纸质协议并签字,这也是人类延续千百年对纸质契约的共识认定,具有严肃的法律效力。进入信息时代后,这种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不只是转账汇款等关键金融交易,甚至签约解约,都可以通过多种电子渠道(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甚至是有线电视)无纸环保地瞬间完成。这些新型的业务方式随着电子签章等相关法律的完善和经历被客户担心、观望、使用、信任的过程,目前已经获得主流客户群的认可。对于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办理银行业务,免去了跑路排队的烦恼。对于银行,可以缓解网点业务压力,把柜员从繁重的低创收业务解脱出来,参与对客户的产品推介和价值挖掘,提升柜面的服务价值,而电子化渠道更是7X24不歇业的银行服务窗口。在企业银行服务方面,通过数字扫描技术,将纸质的本汇票、信用证等单据和签名印记向集中处理平台传输,实现了专业工种的远程业务协同,避免了业务发展不均衡导致专业资源配置忙闲不均,以及业务生疏或偏远的网点,由于业务知识不到位导致交易风险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3.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后台的会计系统,从前端交易渠道发起交易,通过前置网关、中间业务平台(基金、证券、代收付等)等系统处理,最终账户状态、借贷方交易都被有序地记录在核心系统当中。这些数据是现代银行业务的基础。911事件对企业数据容灾提出了严峻考验,各家银行纷纷在异地设立灾备中心,以最大程度保护这些数据。数据如此重要,但数据中的信息是否被真正挖掘,实现了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呢?国内银行在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方面大有可为。从商业智能的视角看,动辄数TB的数据,不只是单纯记录客户的账户状态和交易信息,更可从业务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内部监管控制、员工绩效考核、交易行为分析、优质客户挖掘、产品和渠道贡献度分布、风险预警和拦截、地域季节特定因素分析等方面为银行管理决策层和监管机构提供数据信息的多维度和层次的价值挖掘。不仅可对数据的状态和历史进行追溯和总结,更能对业务的未来趋势做出估算和预测,为业务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发现藏于浩瀚数据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金钥匙”。
希望中资银行不满足于当前“纸上富贵”的市值虚荣,向国内外先进同行潜心学习市场经营和服务理念,结合这次金融海啸带给银行业风险控制的深刻教训,潮头激浪,云帆沧海,引领世界金融秩序走向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