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授许纪霖评《往事并不如烟》

历史教授许纪霖评《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阳敏

  许纪霖,195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及思想史。代表著作有:《无穷的困惑:近代中国两个知识分子的历史生涯》、《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中国现代化史》(主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等。

  王元化对文章有很高的评价

  最近章伯钧之女章诒和的著作《往事并不如烟》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回忆的主人公有史良、储安平、罗隆基、张伯驹、康同璧、聂绀驽等民主党派人士,您对这本书有什么评价?

  许纪霖:自陆健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之后,再没看见什么好的传记出版,而这本书一出来就让人眼睛一亮。年长一辈的过来人,比如王元化先生,就对这些文章有很高的评价,常常推荐别人看。那段历史我是很熟的,其中好几个个案我都写过文章,试图去研究他们,但由于资料的缺乏放弃了研究。所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史料的价值,而且它是一个活的史料。

  历史需要想象

  您刚才提到这本书的史料价值,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因为书中大量翔实的细节描写而获得一种现场感,但是也有人会怀疑,章诒和女士能否将几十年前的事情回忆得分毫不差,它的真实性究竟如何?

  许纪霖:从史学家的专业角度来讲,情节越具体,它的可信度越低,这也是我们做史料分辨的基本标准。从这点而言,我们可以怀疑这个场景是否是真实的场景,凭什么你能给人物的话打上双引号,你有录音吗?这种看法背后都有一种历史观支撑的。但是我可能持着另外一种历史观,历史是需要想象、需要重构的,当然这种想象和重构,不是像后现代史学家海登.怀特一样,把历史看作一个文本,可以凭空去建构它。我说的这种想象,是建立在历史上可能有、曾经有这样一种基础之上,这种想象符合已有的史料,符合我们对历史的一般理解。这是司马迁的传统,是《史记》的传统。

  史良与罗隆基的纠葛

  《往事》中的主人公以前多是民主党派高级知识分子,建国初,许多人还曾位居高层,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却命运多厄,您如何评价发生在诸位身上的历史吊诡?

  许纪霖: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些细节。过去,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概念性的理解,现在我们发现,这些人是活灵活现的,他们人性的复杂,他们的明亮点、幽暗点,你很难说里面有什么好人,有什么坏人。我特别想提到史良,章诒和笔下的史良,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她既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她和另一个她所崇拜的男性政治家罗隆基的这层恩怨纠葛,可以看出人性在一个不人性的时代是怎样受到扭曲的,而这种扭曲恰恰又很无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些人的确充当了者,或者者的帮凶,但是我们又何从知道,当史良孤独地从批斗会场回家时,心里又是何种感受?这里面到底是公愤还是私仇,真的很难说清楚,这比小说还要精彩。中国的小说情节往往经不起推敲,历史很丰富,只是过去按照一套所谓“大的叙述模式”把它简化了,而《往事》就把历史很复杂的一面十分细致地勾勒了出来。

  储安平的形象显得很单薄

  这些人物当中,您对于章伯钧、罗隆基和储安平更为熟悉,在看了《往事》对几位的回忆之后,是否有某些触动,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许纪霖:说实话,储安平写得比较失败。章诒和与储安平交往很浅,了解不深,所以储安平的形象在书中显得很单薄,我们只是看到她父亲章伯钧和储安平有一些往来。而罗隆基则不一样,他们之间有很多交往、沟通。这本书是一部政治史,但又是一部活生生的男性或者女性的历史。它里面的图景,有人性的,有情爱的,所以我们就发现,一场反右运动,它背后的场景是十分复杂的,没有一个单向的因素可以解释说,哦,这是因为政治原因。它背后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恩恩怨怨,我们看到的是私人的恩怨怎样以一种公共的名义加以倾诉,而公共的所谓“清算”又如何借助了私人私生活的隐秘话语。我们可以看到,最可悲的是,在那个时代里,公和私之间是没有分界线的。

  超越个人恩怨和政治是非

  《往事》在2004年年初的出版有什么样的意义?

  许纪霖:那段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它更像史前史,像一个很遥远的传说,不管它是喜剧还是悲剧。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中国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都由历史上的一些恩恩怨怨延续过来。要了解中国的未来,就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要了解人性,也应该读历史,今天的人性比起过去的人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另外,早若干年,我们都会捏一把汗,这样一本书能不能出版?但是和这段历史有恩怨的那些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了,我想,现在应该可以超越一些个人的恩怨和政治上的是非了,应该能够比较心平气和地来看待这段历史了。因为我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接触过很多民主党派的家属,希望获得一些真实的材料,但是他们很多人都很恐惧,或者为尊者讳,或者考虑利益的筛选,一定要把自己的父辈描绘为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像。但是,包括章诒和,包括顾颉刚的女儿顾潮、闻一多的孙子闻黎明这批家属,他们能够超越为尊者讳,能够超越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框架,来展现他们自身对于历史的理解。从这点来讲,这些人已经走出了父辈的阴影,已经融入了历史语言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框架,生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