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的起源—严谨版与趣味版

早在古罗马就有一种包税人,他们组织的股份委托公司被经济史专家认为是股份经济的先兆。从14、15世纪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欧洲的一些采矿业中,出现了自由民之间或手工业者之间的以人、财、物各项生产要素的一项或几项为联合内容的合伙经营的经济形式。但在合伙内容、经营方式、分配办法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范,更没有形成严格的股份制度,这是股份经济的原始形式。当时,在德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境内,有农奴和城市破产欠债的小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组织协作的合作社团,用简单的工具采矿,共同劳动,分享产品。后来有些商人以入股的形式参加进来,结果富裕的人把持了资产,使原来的合作发生质变。“原来由合伙的劳动者构成的矿业组合,几乎到处都变成了靠雇佣工人开采的股份公司。”(《资本论》第3卷,第1024页)
  15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大为改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纷纷向海外发展,进行远航贸易,这需要较大数额的资本,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靠单个资本家来经营是无法办到的。于是一种合股经营的叫做“康梅达”的经济组织便产生了。康梅达从事海外贸易,负责筹集资本,由专人经营,利润在集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协商分配。以后,这种组织发展到内陆城市,出现了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如意大利的“大商业公司”,入股者有商人、贵族、教授、廷臣和平民。这种股份经济一般由自由城邦组织,官方进行业务监督。资产阶级国家为了鼓励商人和资本家积累资本向海外扩张,以攫取更多的财富,不仅为股份集资提供了法律保护,并且给予商业独占权和免税优惠等特权,这为股份制的产生创造了外部条件。

-

  股份制是伴随着不得已而产生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改革就是股份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风起云涌地改成股份制。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全世界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在哪里。我和我的一位香港大学同事杨耀辉教授研究的结果是,第一个股份制的公司在英国,差不多等于在中国的大宋王朝时期,英国出现了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制公司的起源很有意思,大约1000年前,英国是个神权的国家,当时的老百姓都相信,为了避免下地狱就要在死前将财产捐给教会。所以,就有很多人死前将土地、房屋捐给教会。等到公元10世纪中叶时,英国差不多有58%的土地是属于教会的。这时问题就来了。教会不是公司,神父也不能经营这些财产,更严重的是,神父不能结婚,因此没有合法的后代,所以这些财产的继承权又是个问题。结果迫使教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来解决经营的问题。股份制是什么意思?第一是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第二是有限责任制。所以这个经营者的出现就带来了股份制。

  我们现在将股份制看作是了不得的改革。但看它的起源: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是教会不得已的选择;之所以有限责任,是因为一旦经营者出了问题,债权人害怕上帝的处罚,不能去教会吵闹,只能放弃追诉权,界定他的有限责任。所以,当时的股份制就是个不得已产生的制度。不过,也正因为教会是神权的中心,这些职业经理人心里面有着对上帝的信托责任,这种以良知为基础的信托责任,也成了股份制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欧洲现代科学以及现代专业知识的基础,基本上来源于教会。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写到,清朝康熙年间,欧洲的传教士引进了数学,康熙本人也很喜欢。又比如,我们现在的“教授”一词也是1000多年来专业名称的延续。专业就是从教会来的,因为教会的传教士掌握着西方的科技文明,他们也有对上帝的信托责任。正是在这种有良知的信托责任的压力之下,股份有限公司得以生存。

  起初教会经营的有限公司很成功,不过,三四百年之后教会开始了。甚至到有人想要捐财产,教会觉得管理起来麻烦,于是要求干脆给现金的地步。于是就有个赎罪券,也就是将财产直接兑换成现金来买一张赎罪券,等于你得救了。再后来,教会嫌这个都麻烦,干脆在每个街口摆摊位,直接出售赎罪券,跟现在的连锁店麦当劳一样便捷,这样教会连接待的辛苦都免去了,直接获得现金。教会拿这些钱吃喝嫖赌,变本加厉地起来。

  有位大主教叫Borgia,很荒淫无度。他手下有个红衣主教名叫卡尔文。有天卡尔文匆匆忙忙冲进大主教教皇的房间要跟他汇报事情,结果看见教皇正跟他的私生女。卡尔文愤怒极了,走到床前拿起教皇的权杖,重重地砸在地上摔得粉碎,说从今天开始我要发动宗教革命,让你永远受地狱之火的煎熬。于是,卡尔文真得发动了宗教革命,告诉那些捐财产的,救赎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也就是你捐多少钱也得不到救赎的意思。这样一来,宗教革命成功了,欧洲的国家兴起了。

  尽管股份制随着教会的没落而搁浅,但1000多年后,它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股份制的起源—严谨版与趣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