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入门:伪类——动态链接

伪类——动态链接 伪类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类选择符,是能被支持CSS的浏览器自动所识别的特殊选择符。它的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对链接在不同状态下定义不同的样式效果。 1. 语法 伪类的语法是在原有的语法里加上一个伪类(pseudo-class): selector: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选择符:伪类 {属性: 值}) 伪类和类不同,是CSS已经定义好的,不能象类选择符一样随意用别的名字,根据上面的语法可以解释为对象(选择符)在某个特殊状态下(伪类)的样式。 类选择符及其他选择符也同样可以和伪类混用: selector.class: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选择符.类:伪类 {属性: 值}) 2. 锚的伪类 我们最常用的是4种a(锚)元素的伪类,它表示动态链接在4种不同的状态:link、visited、active、hover(未访问的链接、已访问的链接、激活链接和鼠标停留在链接上)。我们把它们分别定义不同的效果: a:link {color: #FF0000; text-decoration: none} /* 未访问的链接 */ a:visited {color: #00FF00; text-decoration: none} /* 已访问的链接 */ a:hover {color: #FF00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鼠标在链接上 */ a:active {color: #0000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激活链接 */ (上面这个例子中,这个链接未访问时的颜色是红色并无下划线,访问后是绿色并无下划线,激活链接时为蓝色并有下划线,鼠标在链接上时为紫色并有下划线) 注意:有时这个链接访问前鼠标指向链接时有效果,而链接访问后鼠标再次指向链接时却无效果了。这是因为你把a:hover放在了a:visited的前面,这样的话由于后面的优先级高,当访问链接后就忽略了a:hover的效果。所以根据叠层顺序,我们在定义这些链接样式时,一定要按照a:link, a:visited, a:hover, a:actived的顺序书写。 3. 伪类和类选择符 将伪类和类组合起来用,就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中做几组不同的链接效果了,例如,我们定义一组链接为红色,访问后为蓝色;另一组为绿色,访问后为黄色: a.red:link {color: #FF0000} a.red:visited {color: #0000FF} a.blue:link {color: #00FF00} a.blue:visited {color: #FF00FF} 现在应用在不同的链接上: 这是第一组链接 这是第二组链接 4. 其他伪类 此外CSS2还定义了[u]首字[/u]和[u]首行[/u](first-letter和first-line)的伪类,可以对元素的首字或首行设定不同的样式。 下面看这个例子,我们在段落标记里定义文本首字尺寸为默认大小的3倍: <style type="”text/css”"> p:first-letter {font-size: 300%} </style> ……

这是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的首字被放大了。

我们再定义一个首行样式的例子: <style type="”text/css”"> div:first-line {color: red} </style> ……

这是段落的第一行 这是段落的第二行 这是段落的第三行

(上例中段落的第一行为红色,第二、三行为默认颜色) 注意:首字和首行的伪类需要IE5.5以上的版本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css,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