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 忽悠,继续忽悠,组团忽悠...

to hongsoft
看来你对普元的历史了解还真少,有时间你去看看普元设立初期在程序员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在其他地方的各种宣传吧。某些人早即该反思反思自己的作为。
本身招人这个事情,是一次典型的普元操作的习惯性表演。初始的想法可能是纯真的,希望即找到合适的人,又起到宣传的作用。但是做法是愚蠢的,暴露了公司的勤于吹牛,少于思考的老毛病。而最后的结果也是悲惨的,叫人觉得普元真的真的很傻很天真。其实吹牛本没什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声吹吹也就罢了。你们偏偏要吹的震天响,来考验大家的智商。
还有就是如果你们认为soa的技术因素要占50%,那你们就更加没啥搞头。因为以你们的开发能力,和资源根本就不足以搞这个事情。看看今天的ERP,就明白国外的大型ERP公司由于对国内的环境把握不够,产品没有针对性,基本上在国内的市场上占不了啥便宜。而类似的情况我相信在soa领域内也会再次发生,只不过就是看谁先明白过味道来,主动的先将业务分析这块搞好了。普元的问题在于其一直就没有业务咨询和行业研究这块,所以很多的地方需要补课。当然普元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还看不到啥行动。这个事情也不归你们管,你们也管不了。
然后就是你们必须要明白,中国的环境同国外有巨大的差距,这点IBM之流非常清楚。他们目前的重点还没有放到中国来,因为他们还需要一个研究和考察的过程。因此你会觉得他们的能力也没啥。但是一旦他们研究确定了方向和方法,也就没什么戏留给你们唱了。
还有就是soa其实对技术人员来说要学习的东西少的很,主要还是财务和商业逻辑方面的东西,你们内部搞培训,这个方面一定不会是重点。因为对你们这些技术人员来说,从头开始学一门完全不同的学科是没有太多必要的,但是基本的理念和概念应该清楚。这一点你们做的还很不好,可以说从上到下的不好。而客观的说国内的企业在项目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方面都做的不好,不能给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也是实事。这一点不是普元一家公司独有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还有就是你们的那个工作流很有特点,但是其实它跟soa的关系不大。这个是因为soa的资源更加成元形态,流程更加看重的是可跟踪和扩张行以及高度的伸缩性。而工作流产品的特点在于可以将流程定义的更加便宜,更加舒服。但是soa的流程更加强调其环境适应性,强调的是即时的可调整性和高度的可变性。说白了soa的目标是打破企业以流程定经营,以流程定岗位,以流程定管理的这个经营模式。从而建立其一个类似生物体的,高度协调,高度多进程协作,高度组合型的新类型企业。只不过在国内用户还没这个意识,也没有这个准备搞这个事情。而即使搞,跟工作流产品的关系也不大。而且说白了,soa就是要把工作流产品送回坟墓,而不是加强工作流产品的市场份额。可以说soa的基础技术更多的是商业BI和撮合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生物,IBM,咨询,S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