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五年制高职IT类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物联网,一个让很多人尚感到陌生却又兴趣浓厚的新生事物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专程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无锡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网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11月3日,理再一次指出,要抢占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制高点,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前不久国务院将传感网上升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第二位,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物联网”和“新能源”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可见物联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揭示了在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正在世界信息产业里掀起第三次浪潮,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一样,可以预见,若干年后物联网必将成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因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变革会远远超过互联网。作为无锡的一家主要为无锡地区培养中高级应用人才的高职学校,理应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构、课程设置等入手,提前谋划,及早准备,以迎接中国物联网春天的到来。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专业建设是关系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满足产业分工和就业岗位群用人的需要。追随IT产业的主流技术,并密切关注朝阳技术是IT类企业同时也是IT类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朝阳技术是指有可能推动产业大发展的先进技术,主流技术是指广泛用于产品并占据着庞大市场份额的成熟技术,是由朝阳技术转化的。掌握主流技术的专业人才必然会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依据主流技术优化专业和培养人才,就会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矛盾就会得到解决。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从技术层面分析,通过微纳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因此,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智能交通、环境监控、智能电网、公共安全、健康监测等诸多领域。例如,运用GPS定位技术,在放流湖泊的鱼苗体内植入“芯片”,技术人员只需定期用计算机读取芯片数据,就可以掌握鱼的生长轨迹、吞食蓝藻情况及水污染程度等资料,为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将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联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相比,物联网无论从信息的容量和技术的含量方面均远远的超过互联网。
二、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可以对互联网和物联网作一个简单的比对:
互联网,又称因特网、网际网、万维网,其联结对象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是在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等。其主要产业是:通信制造与服务产业、计算机制造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微电子产业等。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感知网、智慧地球等,其联结对象为人与物、物与物等。是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传递信息,其核心技术是:IPv6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RFID智能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其主要产业是:微纳传感器产业、RFID产业、光电子产业、无线通信产业、物联网运营产业等。
通过比对我们可以看出,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广度和深度应用的基础上进化升级而来,但其联结和信息传递的对象、途径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其核心技术和涉及的主要产业也随之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果说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或是信息处理与应用等IT技术的人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很好地谋职谋生的话,那么,掌握了IPv6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RFID智能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感知”技术的人才,就一定是后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香馍馍”。
三、IT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1、调整专业方向。目前,五年制高职IT专业主要为IT制造业、IT软件业和IT服务业培养掌握IT技术基础理论,具有较强技术开发与应用、操作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从《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来看,五年制高职IT专业相对集中分布在电子信息大类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三个专业类别中,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虽然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网页设计与开发、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及网络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但尚不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FID、传感器、电子“芯片”的生产、安装、调试等工作的能力,需要通过继续学习和再培训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因此,围绕产业正在发生“智变”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加紧培养产业紧缺型人才,为物联网产业时代的到来储备好人才。
2、嵌入物联网技术类课程。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前几年的互联网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有:计算机电路基础,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局域网组建与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基础;专业核心课课程有:微机组成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网络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设备配置,动态网站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
显而易见,以上专业课程均没有涉及到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嵌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如测控技术与仪器;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等课程,提升专业课程对接产业的吻合度,从而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3、补充物联网新技术内容。通常,编写者根据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确定教材的内容,这种编写教材的滞后性使得教材内容常常与生活实际脱节或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应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关于物联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汲取到物联网的最新技术营养,为他们毕业后能够从容地在物联网相关产业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及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教科研,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一方面,学校的可待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改革也是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从增强学校发展能力的角度引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从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物联网专项课题的研究等形式,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以此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促进五年制高职IT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CONTENT]>end-->

来源: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CONTENTSOURCE]>end--><!--<$[PUBLISHDATE]>start--> 陆晓东(副校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互联网,网络协议,网络应用,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