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
从一端开始,逐个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发现倒序则交换。典型的做法是从后往前,或从下往上逐个比较相邻的元素,发现倒序就进行交换。一轮比较之后,一定可以将最大的元素交换到其最终位置上。
 
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分析:稳定的排序算法

这里说明一下,何为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就是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rj,且ri在rj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仍在rj之前,则称这种算法是稳定的。很明显,冒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exchange(int *a,int *b){
    int c;
    c = *a;
    *a = *b;
    *b = c;
}

void bubble_sort(int *A,int length){      //冒泡排序
    int i,j;
    for(i=1;i=i;j--){
            if(A[j]



这里注意一下,如果某个序列刚开始就是有序的,那么经过一轮循环之后,一次交换也没有执行,那么从直观上来说,就没有必要进行之后的比较了。所以,这里我们提出基于有序序列的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也称为改进后的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很简单,就是设置一个标记为false,一旦发现交换则将标记置为true,经过一轮循环之后,若标记为false,说明没有进行任何的交换,则结束之后的交换。

void bubble_sort(int *A,int length){      //冒泡排序
    int i,j;
    bool flag = false;
    for(i=1;i=i;j--){
            if(A[j]

冒泡排序算法的图形表示就是:

经典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设计,C++,排序)